APP下载

苏州市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措施

2016-02-02曹一达郁斌蒋小弟

自然保护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林火苏州市林区

曹一达 郁斌 蒋小弟

(江苏省苏州市森林防火办公室 215128)

苏州市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措施

曹一达 郁斌 蒋小弟

(江苏省苏州市森林防火办公室 215128)

通过对近年来苏州市森林防火实际情况的调查,从责任制落实、防范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处置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森林防火现状,指出当前苏州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狠抓责任制落实、强化各项措施、提升处置能力等加快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的建议。

森林防火;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苏州市森林防火工作在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预防控制和扑救森林火灾水平不高,相对于森林资源迅速增长,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明显滞后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森林防火工作,分析查找问题,研究落实对策措施,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安全已迫在眉睫。

1 苏州市森林防火现状

苏州市的森林防火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初步走上了法治化、科学化发展轨道,基本实现了由部门防火向社会防火,由人人有责向人人尽责,由被动扑火向主动防火,由临机抽组人员向专业队伍,由传统扑救向科学扑救的历史性转变。2010-2015年,全市共发生火灾79次,过火面积15.51公顷,受害面积2.62公顷,火灾发生次数与上五年基本持平,但火灾过火面积和森林受害面积大幅度下降,同时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实现了连续10年无较大森林火灾的目标,这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防火责任层层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高度重视,分管领导深入林区一线检查指导,突出加强重点时期森林火灾的防范,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增加资金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全面开展。各地按照《森林防火责任状》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市(区)、镇(街道)、林场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做到事情有人做,责任有人担,形成了森林防火政府负总责、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

1.2 防范措施从严有力

重点在林区火源管理上加大了力度,切实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对市民祭奠采取集中焚烧的方式,一改清明、冬至时节狼烟四起的情形,及时组织力量清除上山道路、铁丝隔离网两侧、散坟、旅游景点周围的可燃物,并按每500亩林地配备不少于一人的标准落实护林人员。重大节日期间和敏感时段,各级领导深入林区一线检查指导,林区镇村干部直接到山头地块巡查守护。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主动抓好相关措施的落实,严格执行火灾报告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落实预警响应,为及时处置森林火灾夯实了基础。

1.3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苏州各县(市、区)按照高效实用、先急后缓的原则,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全市现有森林防火监控指挥中心6座、了望台6座、防火隔离带237公里,建成消防通道163.14公里,消防管道79.5公里,修建森林消防蓄水池217个,配备消防水泵19套,贮备了必要的水带、水枪、灭火机、灭火弹等扑火器具。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与完善,为及时扑灭森林火灾、减少火灾损失提供了有力保障。

1.4 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形成了合力。全市已建专业森林消防队9支、半专业森林消防队10支,消防人员达284人。为检验全市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技术水平和应急作战能力,努力练就过硬的林火扑救本领,苏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市总工会联合每年举办森林消防专业技能比武竞赛,从业务理论到负重越野、灭火弹投掷、水泵接力、扑火技能进行技艺切磋,锻炼了作风,增强了信心,提升了综合扑救能力,为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防御战和攻坚战,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2 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火灾的潜在隐患越来越大

林区内人员活动频繁,上山的游客、香客、坟客、外来民工、中小学生逐年增多,上坟烧纸、燃放爆竹、游客吸烟、林中赌博吸烟、小孩玩火、精神病人弄火、电线老化、狩猎人员电捕野生动物、放孔明灯等行为难以管控。

2.2 林火扑救的风险越来越高

经过三十多年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林地面积有了较大的增加,林区内可燃物大量增多,七子山、穹窿山、西碛山等林木茂密的地方,可燃物堆积有30多厘米厚,茂密的植被条件增加了组织扑救的困难,给扑救人员带来很大的伤亡风险。

2.3 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不平衡性,如阳山、穹窿山、西山等面积达2万亩以上的林区,森林防火通道、消防蓄水池还不够,林火阻隔应急保障能力低。吴中区东山、七子山等森林防火设施虽初成体系,但消防通道、蓄水池还有部分地方是盲区,火险预测预报网点偏少,无法满足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需要。

2.4 消防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全市消防队伍不断壮大,但新队员比例偏高,对火场救火、装备使用、地理地形等方面经验不足,加上现有基层领导、老队员流动性大,针对性训练落实不够,没有良好的激励体制,导致队员的积极性不够,队伍的战斗力偏弱。现有护林员年龄偏大、体质较差、能力较弱,较难发挥第一道防火墙作用。

3 加强森林防火的对策措施

3.1 顺应形势,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工作法规体系

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及国家、省有关森林防火工作要求,结合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实际,坚持预防为主、防救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突出抓好“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林火预防、预警监测、信息通讯、指挥扑救、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六大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各项制度保障体系,研究制定森林防火“十三五”规划,修订处置森林火灾预案,完善森林消防队和护林员、林区火源和可燃物管理办法,形成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森林防火工作法规体系。

3.2 对照职责,狠抓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落实

一是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定期召开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表彰年度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签定年度森林防火工作责任状。各市(区)、镇(街道)、村要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把森林防火目标、任务、要求、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到具体人员、到山头、到地块、到项目,做到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全覆盖。

二是落实部门负责制。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森林防火工作职责,主动抓好各项森林防火措施的落实。防火关键期间,联合民政、宗教、国土、气象等职能部门领导深入基层联系点调研指导森林防火工作。

三是落实防火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重要节假日期间及三级以上高火险天气,增加值班力量,并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火情,做到信息、政令畅通,为有序、快速处置森林火灾提供有力保障。

3.3 标本兼治,强化防范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平台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森林防火公益广告等内容,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根据村民、中小学生、游客、坟客活动特点,采取送公开信、上安全课、张贴公告、播放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在林区进山路口、道路两侧增设森林防火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二是强化火源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林区火源管理,改变祭奠方式,禁止火种上山。大力推广送花或集中焚烧纸币的祭奠方式,并做好送花、提供纸袋等服务工作。

三是强化可燃物清除力度。清除重点地区的可燃物是减少森林火灾隐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及时组织力量清除上山道路、铁丝隔离网两侧、散坟、旅游点周围的可燃物,并在重点林区建设永久性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减少火险隐患。

四是强化护林员责任。根据防火工作要求,制定“定人、定地段、定责任、定报酬、定奖惩”的五定护林责任制,建立详细的管理和考核办法,既增强护林员的责任心,又调动工作积极性。

3.4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处置森林火灾能力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认真总结近年来扑救森林火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管用、有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市、县(市、区)、镇、村四级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将扑救队伍调度、物资运输、交通管制、通信联络、医护保障等各项应急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

二是加强扑救队伍建设。一方面,继续加强专业与半专业消防、护林员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防火扑火知识、实战演练等培训,做到随时拉得出、打得响、救得下。另一方面,针对森林火灾突发性强、扑救难度和危险性大的情况,必须加强安全扑火训练,按照“以人为本、专业扑救”的要求,做到安全扑救、有效扑救。

三是加快推进重点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推进以水灭火、道路、林火阻隔、围栏隔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防火装备更新力度。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林火监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已建成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构建覆盖全区森林防火综合指挥体系,基本实现火情监视预警、地理信息、目标定位、语音播放、通信联络、指挥指令发布一体化,为及时发现林火、组织快速扑灭、减少火灾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1]聂华.试论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决定[J].林业经济,1994,(04).

[2]郑景明,曾德慧,姜凤岐.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及其评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03).

[3]仲志勤,郑怀兵.森林防火手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森林防火办公室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5]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森林防火领导干部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6]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森林消防专业队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S762.3

B

1004-7743(2016)04-0060-03

2016-07-04

猜你喜欢

林火苏州市林区
无锡惠山区坚持“六抓六强” 构建林火防治铜墙铁壁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林火监测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发展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半边天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柳林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