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研究
2016-02-02王誉晔
王誉晔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研究
王誉晔
冷战时期,为了尽最大可能拉拢东欧国家与人民接受美国价值观念,尽早加入到自己的阵营,美国在对苏东国家进行军事、经济遏制的同时,利用文化的力量,凭借舆论宣传和情报搜集等方式发动了一场针对苏联和共产主义“极权政权”的文化之战。他们通过各种文化途径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妖魔化”宣传,以达到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本文选择艾森豪威尔政府作为研究角度,分析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
文化冷战;美国;苏东国家
文化冷战,是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为了保护自己在西欧的阵营不受共产主义影响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拉拢东欧国家加入到自己的阵营,在进行军事、经济遏制的同时,利用文化的力量,凭借舆论宣传和情报搜罗等方式发动的一场针对苏联和共产主义“极权政权”的意识形态之战。他们通过各种文化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制度进行“妖魔化”宣传,以达到推翻社会主义的目的*胡文涛在《冷战期间美国文化外交的演变》(《史学集刊》2007年1月第1期)一文中定义:“文化冷战(cultural cold war)是指冷战开始后,美苏两国运用文化交流手段(即文化成为准军事资产,文化名流成为宣传工具)来赢得人心与思想(to win heart and mind),它是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红琼在《文化冷战与作家命运——以俄罗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为例》(《文化与言说》2008年12月)一文中定义为:“文化冷战则是冷战的最主要特征,其实质是两种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争夺,通过对对方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否定来否定对方存在的合法性,进而通过对对方精神空间的控制以颠覆对方存在的合理性。文化冷战具有一个庞大的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刊物、图书、会议、音乐会、授奖等。”。关于文化冷战的研究,国内尚未出现专著,在一些论述冷战期间美苏关系的著作及论文中,美国对苏联的文化冷战有所提及,而美国在冷战时期对东欧的文化交流也大多依附于对苏联的研究之上,“苏联东欧”在研究中往往作为一个整体*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韩召颖:《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众外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郭又新:《穿越“铁幕”:美国对“苏东国家”的冷战宣传(1945—196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冯玲玲:《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文化政策》,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方立:《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一)美国“文化外交”的历史面》,《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二)美国对外文化交流在“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三)美国“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第3、4、5期;张晓霞:《进攻性心理战到渐进的文化渗透——评冷战初期美国对苏东宣传政策的演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李新华:《美国文化外交浅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1期;金元浦:《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4期;杨友孙:《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波兰的运用》,《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胡文涛:《冷战期间美国文化外交的演变》,《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郭又新:《东西方交流与艾森豪威尔的冷战宣传攻势》,《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4期;杨友孙:《论美国东欧裔人在冷战中的政治活动与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2期;许加梅:《冷战时期美国对东欧政策述评(1949—1969)》,《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许加梅:《评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5期;路红霞:《冷战期间美苏文化交流研究综述》,《沧桑》2009年第5期。。与国内研究情况相比,国外的关于文化冷战的研究相对取得了一些成果*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Hampshire:Macmillan Press,1998.Russ Crawford Benjamin G.Rader:The Use of Sports to Promote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 During the Cold War:Cultural Propaganda,1945—1963,Edwin Mellen Press Ltd.,2008.Michael E.Latham,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edy Era,New York:St.Marting’s Press,1997.(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Scott Lucas,Freedom’s War:The American Crusade Againset The Soviet Uni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9.Richmond Yale,U.S.—Soviet Cultural Relations,1958—1986,+Who Wins? ,Westview Press,Boulder,Co.,1987.Green,Fitzhugh,American Propaganda Abroad,New York:Hippocrene Books,1988.Sorensen,Thomas C,The Word War:The Story of American Propaganda,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s,1968.Jack Masey,Conway Lloyd Morgan:Cold War Confrontations:US Exhibitio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Lars Muller Publishers,2008.Nicholas J.Cull,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American Propaganda and Public Diplomacy,1945—198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Donna Alvah,Unofficial Ambassadors:American Military Families Overseas and the Cold War,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Osgood,Kenneth Alan,Total Cold War:United States Propaganda in the Free World,1953—196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Ph.D.,2001.Stern,John Allen,Propaganda in the Employ of Democracy:Fighting the Cold War with Words(Dwight D.Eisenhower,C.D.Jackson),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Ph.D.,2002.Tudda,Christopher J,The Truth is Our Weap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etoric and Policy in Eisenhower Administration Diplomacy,1953—1959,The American University,Ph.D.,2002.Ruth Emily McMurry and Muna Lee,The Cultural Approach:Another Way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47.Frank A.Ninkovich,The Diplomacy of Ideas:U.S.,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1938—1950,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Frank A.Ninkovich,U.S.Information Poli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New York: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1996.Richard T.Arndt,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y Century,Washington DC:Potomac Books,2005.。
不得不说,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很有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试从国际形势、国家内部情况以及艾森豪威尔个人三个层面上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文化冷战的背景,对美国政府为文化冷战做的准备进行简要论述,最后将重点落在美国对苏东国家文化冷战实施这一问题上,进而得出,无论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有多么重大的作用,其最终目的仍旧是为了促进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
一、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文化冷战的背景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在内政外交上开始进行调整。基于稳定国内形势的需要,苏联新一届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缓和的方针,向美国发出了和平共处的呼声,宣称现存一切的国际问题“应该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并且准备与美国就“和解”问题进行谈判,一改昔日斯大林的强硬政策。苏联新领导人有意向松动对东西方文化、人员交往的限制,以获得西方国家民众对于苏联的好感。这种意向很快付诸实际行动:苏联的广播节目中开始播放西方音乐,在苏联的展览会上开始出现西方造型艺术品。苏联派遣科学家和工程师到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苏联的学者可以到西方国家参加国际会议,以获得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苏联的艺术家可以去西方国家演出,苏联允许西方的记者到苏联采访旅游,以促进西方人对苏联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苏联政府的国际威望。
美国政府注意到此时苏联对西方的友好表示比其他任何时期都多。美国政府同样意识到,尽管苏联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友好的态度对待西方国家,但是与西方国家争夺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因此艾森豪威尔政府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解决冷战冲突的机会,甚至将苏联的善意看作威胁。随着后斯大林时代苏联外交的改善以及苏联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苏联的国际形象得到改善。不仅仅东欧国家,甚至西欧、日本和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共产主义思想,这让美国政府更加不安。1953年5月11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公开呼吁高层峰会,使得美国认为丘吉尔已经受到苏联的影响,进而担心苏联的影响会破坏美国跟欧洲盟国的关系。在美国看来,斯大林去世本是在苏联阵营内部制造分裂的大好时机,然而苏联“看似和平”的文化攻势促使自由世界的分歧加大。对艾森豪威尔政府来说,这是一种威胁更大的进攻。于是,在仍然将苏联政府作为主要的敌对国家之余,美国也开始采取灵活的和平方式外交,以适应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要求。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苏联的威胁不仅仅来自军事尤其是核武器领域,还有来自更深层次更难以对付的文化领域——苏联对西方文化的心理攻势和宣传攻势以及情报工作,来自苏联的“大量的政治、经济和心理攻势”*NSC Planning Minute,FRUS,1955—1957,Vol.19,pp.193-196.会极大削弱非共产主义世界的凝聚力,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艾森豪威尔个人对于文化冷战也非常重视,虽然在当时并没有“文化冷战”这个词汇出现,但是不论是“心理战”、“意识形态战”还是“宣传攻势”、“文化攻势”都是文化冷战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文化攻势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增强了他在和平时期利用文化战胜敌人的兴趣和信心,战后他曾组织募捐活动以支持欧洲自由电台。担任北约总司令期间的经历更是让他坚信文化在对抗苏联的冷战中有着巨大的战斗力。在他看来,文化在巩固联盟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欧洲国家对美国历来的文化偏见很容易使其“轻信”苏联的宣传,被灌输“错误的”观念,意大利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文化冷战在这场斗争中既可以达到反抗苏联的作用,又可以实现扩大美国影响力的目的,可谓一举双得。
不得不说,斯大林去世后新一届政府的新政策改变了苏联的国际形象,马克思主义在西欧也得到了传播。苏联的文化成就更是让西欧国家人民意识到共产主义制度下也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这让艾森豪威尔政府深刻意识到美国必须向西方表明美国文化的先进性、“揭露”苏联的欺骗假象,使得美国在这场文化冷战中占优势。于是,美国开始调整政策。
二、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苏东文化冷战的政府准备
艾森豪威尔执政伊始,便对文化冷战给予了高度重视,虽然在当时文件中并没有出现“文化冷战”一词,但是“文化”或与之相关的词汇已经频频出现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文件中了,而且重视的程度也逐步提高。可以说,美国在文化冷战上煞费心思。
1953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刚入主白宫就宣布成立总统国际情报委员会(the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任命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威廉·杰克逊(William Jackson)为主席,所以又称杰克逊委员会(Jackson Committee)。整个委员会成员都是资深的文化战斗士,他们有着多年的情报战和心理战经验,他们的任务是“分析所有的秘密和公开的冷战政策”、“研究冷战行动的所有方面”*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Hampshire:Macmillan Press,1998 ,p.24.。1月30日,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在历时五个月的访问调查后,6月30日,向艾森豪威尔政府提交了正式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政策基础是苏联人真有控制世界的意图,基于对美国实际安全的考虑和自由世界的发展,建议在军事策略之外还要考虑其他有利于自由世界发展的策略,同时,美国要在巩固现有的联盟之外发展新的盟友,最终通过削弱苏联的影响促使其政权发生变革,进而“选择有利于美国的形式”。要达到这些目的,美国要改进海外情报、宣传行动,“情报和宣传材料在国外要准备充足”且要“满足当地需要”,充分利用私人组织在铁幕之后的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给予铁幕之后的国家以解放的希望”。在国内,报告提出要争取美国民众的支持,动员美国人民加入文化冷战中,推动“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计划(People-to-people Partnership Program)”的实现*Report to the President by the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 ,June 30,1953,FRUS,1952—1954,Vol.2,Part 2,pp.1797-1874.。该报告还指出一个问题,即传统宣传策略存在华而不实的地方,使得西欧国家厌烦了美国的宣传,不仅远远达不到文化冷战的要求,甚至让西方国家反感,所以需要把心理战纳入其中,并指出,心理战与文化冷战不可分割。该文件指出,所有的媒介——电台、报纸、刊物、图书馆、情报中心以及人员交流都应该以宣传美国政策以获得他国民众的信赖和支持为目的。
1956年7月18日通过的NSC5608/1号文件提出了美国对抗苏东地区的主要策略,就是利用反共主义、民族主义进行宣传,并且该文件将“铁托主义”树立为“反抗克里姆林宫的榜样”,以表明美国将支持共产党领导人摆脱莫斯科的控制。同时,该文件也提出了发展美国与东欧国家民间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的构想*NSC5608/1,U.S.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Satellites in the Eastern Europe,July 18,1956,FRUS,1952—1954,Vol.25,pp.216-221.。
1953年7月30日,总统艾森豪威尔任命西奥多·斯特莱伯特(Theodore C.Streibert)为第一任美国新闻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USIA)署长。8月1日,国会批准第8号改组计划,美国新闻署成立。美国之音、美国海外图书馆、情报中心、新闻出版社、电影电视传媒机构都归其领导,可以说美国新闻署自从策划组建时起,就承担着美国文化冷战的大部分责任,总统的要求是“有正确可靠的政策……让全世界所有人熟悉、了解这些政策”*Thomas C.Sorensen,the Word War:the Story of American Propaganda,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68,p.47.。在10月22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7次会议上,关于美国新闻署工作使命的NSC165/1号文件被批准通过。该文件规定,美国新闻署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宣传,让其他国家民众明白美国的政策目标就是他们对自由、进步与平等的要求,并且美国将促使他们这些要求的实现。文件规定了具体的活动内容,即向他国人民表明和解释美国政策的目的,告知他们美国政策与他们的期望之间的关系;揭露、抨击对美国政策的种种扭曲;通过宣传帮助他们理解美国政府政策的美国生活和文化等*Mission of the USIA stated by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FRUS,1952—1954,Vol.2,Part 2,pp.1753-1754.。1955年3月通过的NSC5509号文件《美国新闻署计划的地位》中指出,美国新闻署要“向公众提供更积极的理念,说明美国不仅关心反共事业,而且代表人类所共同重视的所有事务,并且美国一直致力于人类的进步”。要表明“美国代表积极的价值观,也有着高度的自由——学习、工作、享受生活和享受服务的自由”。
1953年9月3日,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授意下,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国家安全政策的草案,即NSC162号文件。10月30日,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了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United States Objectives and Strategy for National Security)为题的NSC162/2号文件,以此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指导。该文件建议美国政府建立和完善能够评估苏联意图的“情报系统”,以最大限度提供预测报告*NSC162/2,“Basic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October 30,1953,FRUS,1952—1954,Vol.2,p.595.。对于东欧国家,则不再是单纯的遏制而是在于尽最大可能减少苏联的影响力。该文件还指出“苏联攻击美国的能力一直在增长……将利用自由世界的分歧等达到操控舆论、操控政府的目的”,而且这种威胁将持续下去,甚至愈发严重。在文件中对于苏联的“和平攻势”也进行了分析,指出苏联提出和平攻势的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唤醒虚无的希望和使美国显示出顽固状态来分裂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NSC162/2,“Basic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October 30,1953,FRUS,1952—1954,Vol.2,pp.577-579.。同年,作为对东德骚乱总结性的NSC174号文件更是将“最终消除苏联对东欧卫星国的影响”作为冷战的长期目标*NSC174,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Satellites in the Eastern Europe,December 11,1953,FRUS,1952—1954,Vol.8,p.113.。1953年12月23日,总统签署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美国对东欧苏联卫星国政策的声明》(Statement of Policy Proposed by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on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the Soviet Satellites in Eastern Europe),对美国的东欧政策做了文件上的规定。该文件指出“逐渐并最终削弱苏联在东欧的影响是美国在东欧寻求的基本的外交政策”,而与此相对应的各种手段都是“给苏联制造麻烦,使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更加复杂”。该文件明确说明在近期内卫星国家出现铁托式的非苏政权的不可行性,但是美国不排除“利用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东德骚乱的行动”作为“解放”东欧的主要途径之一。该文件进一步指出,应当避免煽动时机不成熟的“造反运动”以导致与其相反的结果*NSC174,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Satellites in the Eastern Europe,December 11,1953,FRUS,1952—1954,Vol.8,pp.112-114.。
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在苏东国家文化冷战的实施
1.对苏联的文化冷战
斯大林去世后,虽然美苏摆出了“和平”的姿态,但是双方在文化上开始了争夺,在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艺术、政治制度等方面开始竞争,在新面貌政策的指导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于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是力图以最大的可能扩大美国的影响力,以使得东欧国家接受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并最终加入自由世界的阵营。不管方式如何,在这一时期,文化冷战愈演愈烈,文化因素不仅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主要工具而且也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夺人心和思想成了冷战主要方向。
日内瓦峰会上的较量 1955年7月18日到23日,美、苏、英、法四国在日内瓦举行峰会,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会议的议题主要有战后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裁军问题以及发展东西方交流的问题。在这次峰会上东西方都表现出缓和的倾向,许多媒体都称“日内瓦精神(Geneva Sprit)”。在7月21日的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总统针对苏联代表团突然提出“开放天空”的提议,理由是两国都是公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他建议双方采取行动进行空中检查,例如允许在对方国家空中摄影,以“让世界人民相信我们在为避免核武器的攻击做准备,以减少威胁、缓和紧张”*“Statement on Disarmament Presented at the Geneva Conference,July 21,1955”,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Dwight D.Eisenhower,1955,p.715.。艾森豪威尔还提出这只是美国单方面的要求,要求苏联开放领空以满足美国空中侦察的需要。苏联当然不会同意美国的提议,也正中了美国的陷阱——用苏联的拒绝来揭露苏联呼吁和平的“虚伪”。利用这个机会,美国从苏联手中夺回了宣传和平的主动权。峰会后,美国文化冷战斗士开始围绕“开放天空”这个建议进行宣传,广泛地利用电影、新闻、传单等方式向人们灌输这个建议,从而对苏联产生压力。然而日内瓦峰会后,国际舆论出现了一种缓和的趋势,世界人民开始接受苏联的和平意图以及逐步相信战争不可能爆发。这让美国政府感到了危险,也感到了巨大的挑战。1955年美国新闻署代理署长沃什伯恩(Washburn)向美国驻各国的新闻处发布了通知,称美国的情报活动不仅是为了满足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需要,也是在国际事务中表达美国观点的有效工具,要确保美国所实行的政策和行动能够赢得他国人民的支持。“虽然近期苏联领导人做出了和解的姿态,但是过去斯大林的好战性言论和行为让人们能够辨认出国际正义和邪恶,我们工作比较容易”;近期苏联的“和平共处”态势“使我们的工作变得艰难,也更加有必要”。“美国设想的和平是解放东欧卫星国,使其免遭国际共产主义的暴力和压迫。美国将寻求正义和和平的自由,致力于整个人类真正利益的国家间的自由。”*Circular Letter from the Acting Director of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About Washburn) to all USIS Posts,August 24,1955,FRUS,1955—1957,Vol.9,pp.526-528.
东西方文化交流 1955年7月18日,日内瓦峰会开幕。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言,提出东西方人员、信息交流应当成为会议的议题,对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表示完全赞同这一提议。日内瓦峰会结束后不久,杜勒斯就指出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利于苏联人民通过了解外部世界来识破苏联的谎言,最终削弱甚至颠覆苏联共产党政权、解放苏东国家人民。1956年6月29日NSC5607号文件指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是通过“促使苏联卫星国家人民对于个人自由、福利和安全保证的向往来削弱共产党政权”*NSC5607,“Statement of Policy on East-west Exchanges”,June 29,1956,FRUS,1955—1957,Vol.24,pp.243-246.,建议美国采取新的方式来促进美国与苏东国家之间的交往。10月9日,美苏达成期刊交换的协议,美国在苏联每年发行五万本俄语杂志《美国》,苏联在美国发行五万本英语杂志《苏联》。同年11月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耽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美国在此之前的交流计划流产,艾森豪威尔总统甚至取消了派往莫斯科参加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代表团。虽然美国国务院在13日宣布暂时停止交流计划,但并不代表美国政府放弃了东西方交流。在匈牙利事件上,美国政府一致认为苏东国家之间的隔阂已经产生,并且越来越大。东西方的交流尤其是苏东国家对于西方文化的渴望将不断增强,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短暂搁置后,美国开始谋求更广泛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第二届任期,美国政府在与苏东关系上,更注重文化交流的发展,并要与苏东国家建立更积极的文化关系。美国与苏联的文化交流虽然不怎么顺利,但是经过一番波折,从1957年10月28日开始了新的谈判,到1958年签署的《美国和苏联在文化、技术和教育方面交流的协议》(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on of Soviet Republic on Exchange in the Cultural,Technical and Educational Fields)提出的互换留学生、学者以及电视节目等,双方在“原则上认为展览会是一种有效促进互相理解的方式”,而且《美国》与《苏联》两本杂志继续在对方国家发行*Time,February 10,1958,pp.19-20.。美国之所以签署这个协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第一个目的也是最直接的要求,是希望美国的文化能够直接到达苏联,使得苏联人民能够从“正面”了解美国真实情况,接受美国文化;其次,就是做出一副自由的假象,让世界人民看到美国政府支持美国人民、私人团体自由地了解苏联的文化,在强化美国人参与政府外交事务的热情之余,向世界人民尤其是苏东人民展示美国并非苏联宣传的那样。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美国政府就派专人与苏联谈判电影的事宜。此前在苏联很受欢迎的好莱坞电影曾一度被苏联禁止进口,在美国看来作为“促使关于美国生活方式在苏联保持活力最佳方式”*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Hampshire:Macmillan Press,1998,p.154.的好莱坞电影能否再次顺利进入苏联至关重要。协议的签订使这一切成为现实。1958年,好莱坞电影进入苏联市场。随着协议的签订,美苏之间类似的协议逐渐增多,这些协议无疑使美国文化“穿越铁幕”直接接近苏东人民,可以说是美国文化冷战上的一次巨大胜利。随后,苏联在曼哈顿纽约市立大博物馆举行了展览会,但是美国在莫斯科的展览会地点等问题上出现了争执。在美国看来,在莫斯科举行展览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并且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59年7月25日至9月4日,美国在莫斯科的索克尼克公园(Sokolniki Park)举行了展览会,其主题为“选择和表达的自由”,宣扬美国是进步的、爱好和平的、自由的国家,强调“各种货物和观念的自由流动是美国经济和文化流动的源泉”,以“增加苏联人民对美国的了解,反击苏联对美国的歪曲”*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Hampshire:Macmillan Press,1998,p.167.。此外,为了促使“苏联的觉醒”,美国积极推动两国学者和学生的交流活动,美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15日成立了国际文化关系局(the Bureau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专门处理文化外交事务。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加,美苏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的这种交流无疑只是想向苏东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以获得文化冷战的胜利,而对苏联向美国进行的文化渗透则坚决杜绝。东西方文化交流协议的签订以及美国在莫斯科举办展览会,直接面向苏东人民,这也表明,美国政府成功“穿越铁幕”,将自己的文化成功传播到“铁幕后”的国家。
“人民资本主义” 美国新闻署成立后,艾森豪威尔总统一直支持美国新闻署的工作。美国新闻署对苏宣传的主题是谴责共产主义、赞美资本主义以及推进民主的普及。美国在苏联的活动分为秘密和公开的方式,要使“美国新闻署赞助的每一部电影、图片、展览、广播都与这些主题有关”。在这三个主题中,优先进行的是赞美资本主义,其次是谴责共产主义,最后是推进民主的普及。经过调查*主要是曾任美国广告委员会主席和艾森豪威尔总统顾问的雷普利尔组织的调查。,艾森豪威尔总统指出共产党人盗走了“美国所有的好的词语”,那么美国就挪用共产党的词语重新宣传美国资本主义,于是美国提出了“人民资本主义(People’s Capitalism)”,来回击苏联的宣传,宣称美国人民就是资本家,美国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在做苏联承诺的事情。“人民资本主义”强调美国正在变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为了配合“人民资本主义”的宣传,美国新闻署利用读物、电影、展览、交易会和交流来塑造美国的典型形象。美国对外宣称“人民资本主义”下的美国已经出现了最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的社会安全、公费医疗、公共教育以及大学制度都是世界上最一流的。为了宣传“人民资本主义”,一些赞美美国先进性的文章、图片、传单等材料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在东欧国家广泛散布,这些材料主要包括美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劳工待遇、妇女问题、文化事务、体育事业以及好莱坞电影等等,鼓吹美国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美国新闻署的宣传则把美国描述成没有阶级的社会,而称苏联的经济则是建立在剥削“奴隶般的劳工”的基础上。从1956年起,美国开始策划“人民资本主义”展览会,1956年2月,美国新闻署在华盛顿举办了“人民资本主义——新的生活方式”的展览会,以两个普通家庭的装饰为典型,以证明在美国,人民就是资本家。在这场展览会上,美国还展出了新设计的汽车、家具以及图书馆的照片和美国生活的纪录片。展览会结束后美国派出工作者进行访谈以检查展览的效果,大多数参与者表示出了好的意思,与美国既定目标一致。在这次展览会的鼓舞下,美国开始在各地进行展览,尤其是在东欧国家,以增强美国对苏东国家人民的吸引力。
人民与人民的伙伴关系计划(People-to-People Partnership Program) 1955年美国新闻署署长斯特莱伯特在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请资金支持时,提出了让美国人民参加到美国的文化冷战中来的建议。艾森豪威尔也认为“人民与人民”的交往会扩大美国的影响。在他看来,这个计划是通过人民之间的联系来改善美国和美国人的形象,私人组织之间的交往比政府间的交往更有利于传播美国文化,称“信任将是获得冷战成功的有益的工作”,“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最终的胜利……要有千万个独立的私人组织和数百万美国人民在国外进行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流以获得支持”。个人从事外交是每个“美国公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是能够做到的”,并且宣称这是“让更多外国人知道美国追求和平以及尊重民众的事实”*Eisenhower Letter,GR 59,Lot 66 D257,Box7,People-to-People Partnership Program,Dwight D.Eisenhower Library.。意识到这一点,美国新闻署开始策划大规模的文化冷战活动,号召美国人民、私人组织等加入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中来。1956年5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拜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发表演说正式揭开了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的序幕,9月12日,成立了“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委员会(a People-to-People Committee)”,由美国新闻署私人合作办公室(Office of Private Cooperation)指导工作。在成立会上,艾森豪威尔总统呼吁所有美国人民包括官员、医生甚至学生,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行动”中来,以消除世界人民心中美国的负面印象。开展这一项活动,美国鼓励美国人民通过自己私人关系与苏东国家人民建立友谊,在恰当的时候宣传美国的文化、制度,使他们对美国产生向往;同时,这样做也是鼓励美国人民参与到国家外交事务中来,使他们对于美国的文化冷战产生兴趣并且自觉参与其中。活动开展以来,美国政府支持成立将近40个以兴趣和专业组织起来的机构,比如美术、电影、音乐、体育等兴趣以及广告、保险、医疗等专业,组织甚至深入残疾人、退伍军人、妇女等组织当中。在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活动中,美国政府在意的并不是美国人民进行的活动到底对苏东国家人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活动使美国的民众关注美国的文化冷战并且参与到美国的文化冷战中来,通过民众的渠道以减轻共产主义对苏东人民的吸引,同时加强对美国形象的树立,更重要的是,在国内获得了支持。
2.对东欧国家的文化冷战
谴责苏联的宣传,助推东欧骚乱 1953年6月,东德发生骚乱,虽然很快被平息,但是引起了美国的特别重视。美国将东德骚乱作为“解放”政策的实践场地。美国政府认为“东德人民的英勇抵抗”以及为此的“牺牲将有助于被共产主义奴役的国家获得自由”。鉴于此,美国将目标定为“破坏和削弱卫星国政权,创造有利于卫星国家人民最终解放的条件”,其行动方针是“鼓励和帮助卫星国家抵抗苏联,使他们保持摆脱苏联获得自由的希望”。当东德刚出现骚动迹象的时候,西柏林的“美占区电台”就广播了建筑工人反对提高劳动定额的要求和议论;骚动开始之后,“美占区电台”详细报道了市民游行的情况,并且在广播中添油加醋地大肆渲染;即使在晚上也一样工作,散布了鼓动东柏林市民于第二天去广场集会的广播以及罢工的要求。美国政府高度评价了“美占区电台”等机构对东德人民的宣传,正是因为这些机构的活动“培养了苏占区德国人民的反抗精神”。美国支持驻西德工作人员向东德人民免费发放政治读物,以使东德人民“维持抵抗集权主义的意志、坚持最终获得解放的希望”。美国政府资助出版商对东德发行了一本宣传西方科学成就和哲学观点的刊物,声称是用来“弥补共产党对东德宣传在这一领域的空白”*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Respect to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FRUS,1952—1954,Vol.7,pp.1576-1579.。但是美国政府尚未弄清东德骚乱的情势,骚乱已被苏联军队镇压下去。阿登纳用呼吁大家克制的语气发表了表示对东德人民同情的演说,而且他写信给美、英、法等国家领导人要求他们关注东德事件。艾森豪威尔回信表示美国将与西德共同促使“东德人民寻求自由和统一这一正当愿望”的实现,并提出了对东德进行食品援助的计划。东德骚乱平息后,美国开始在西欧组织“奴役周”活动,在舆论上对苏联展开攻势,同时支持西德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举行“纪念自由的殉难者”活动。“自由欧洲电台”、“美占区电台”等机构继续向东德地区进行反共广播,鼓励东德工人继续抗议。当然,美国政府要求广播以对东德政治形势的事实报道为主,而且要避免使用煽动性语言。
欧洲自由电台在1953年7月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一场煽动性文化冷战,用广播和空投传单来鼓动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用非暴力的形式与政府对立。1954年1月,欧洲自由电台又以“人民反对派”的名义煽动人民的反政府情绪、组织反政府势力以及鼓励人民叛逃。这样使苏东人民看到共产主义政权不得人心,进一步加剧其国内人民对政府的怀疑和反叛。美国之音对匈牙利的宣传重点从1954年到1955年一直是宣称美国将“维持铁幕之后的自由和希望”,并强调美国不认可苏联对东欧卫星国家的统治。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在会上出人意料地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及其政策提出了批评。这个报告很快被美国得到并且在西方国家报纸刊登,美国之音更是不间断地用43种语言向全球播放,引起了世界的震惊。赫鲁晓夫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更使美国看到了“解放”的希望,美国也开始考虑将南斯拉夫树立成为一个样板,对东欧国家的援助也开始由南斯拉夫向其他国家扩散。1956年东欧国家发生的政治事变虽然主要是由其国内矛盾所致,但美国的宣传无疑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助推波兰事件 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市发生骚乱,斯大林机械厂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这场本不带有政治性质的、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很快扩大为要求自由的政治运动,而且运动影响到波兰全国,各种矛盾的激化促使要求改革的全国人民运动的发生。面对波兰动荡的局面,苏联承认了波兰高层的调整,认可了波兰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没有调用武力镇压。
美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美国可以对波兰施加压力,其手段主要是宣传,揭露苏联的险恶用心,煽动波兰人民的情绪。为了维持波兰对苏联的不满情绪,美国在利用波兹南事件进行反苏宣传之余,还为波兰提供粮食援助。而且杜勒斯发表演说,声称美国将无偿援助处于“经济调整”的任何一个东欧国家*Polish Crisis,Hungarian Rebellion,FRUS,1955—1957,Vol.25,pp.317-318.。艾森豪威尔总统也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声称就援助问题已经开始与波兰进行协商,同时,声明美国的援助只是为了“自由”而没有其他要求*Polish Crisis,Hungarian Rebellion,FRUS,1955—1957,Vol.25,pp.351-352.。但是,美国的热情并没有得到波兰的积极回应。哥穆尔卡称美国误解了波兰局势,波兰仍然是苏联的盟友,不需要美国特殊的照顾。波兰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一旦波美关系紧密,苏联可能会大加干涉的考虑。而且,美国方面也有这样的顾虑。波兰事件最后的结果让美国失望,波兰并没有脱离苏联阵营,但是苏联对波兰调整的承认也让美国看到了希望——波兰存在对苏联的不满情绪,这对于美国颠覆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波兰事件尚未平息之时,美国政府制订了NSC5616号文件《对波兰和匈牙利政策的草案》(Draft Statement of Policy by the Planning Board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提出将“民族共产主义政府”的出现作为促使波兰和匈牙利实现独立自主的第一步。要求美国的新闻媒体只向其他东欧国家如实报道波兰的局势,不添加任何形式的评论以避免刺激苏联。文件指出了美国对波兰的具体政策,在对波兰经济上放宽限制之外,强调加强美国同波兰的文化交流。该文件明确强调,美国对波兰政策的目的是促使波兰向美国所期待的目的“演变”*Polish Crisis,Hungarian Rebellion,FRUS,1955—1957,Vol.25,p.355.。但是对于美国的援助,波兰仍然表示接受不带任何政治目的的援助。1956年11月19日出台的NSC5616/2号文件《美国对波匈发展的临时政策》(Interim U.S.Policy on Developments in Poland and Hungary)提出增加美国与波兰之间的文化、科学等交流,但是要避免对哥穆尔卡政权的正面肯定,要影响其深化改革*Aftermath of Polish Crisis and Hungarian Rebellion,FRUS,1955—1957,Vol.25,p.466.。波兰事件之后,波兰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开始缓解。波兰成了继南斯拉夫之后又一个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东欧国家,也是第一个与美国交往的被美国看重的“卫星国家”。美国通过与波兰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向波兰人民展示美国经济的美好前景和文化的自由,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以期影响国内人民的思想,促使波兰逐渐、和平地摆脱苏联阵营。同时,波兰结束了对西方电台广播的电波干扰。
助推匈牙利事件 波兰事件尚未平息,匈牙利开始骚乱。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学生和市民的游行很快发展成武装反抗,并且很快蔓延到全国。匈牙利领导人纳吉无法控制局势,甚至他本人也滑向了骚乱方。11月1日,匈牙利宣布废除一党制,实行民主选举并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要求苏联撤军并请求西方国家给予保护。4日,苏联军队进驻布达佩斯,平息了骚乱,扶植了卡达尔政府。匈牙利的骚乱对美国而言似乎来得有点突然,然而这股突然而来的骚乱却让美国一部分政客看到了东欧“解放”的希望。杜勒斯称波兰和匈牙利的领导已经注意到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可能,美国应该鼓励这种希望,他认为铁板一块的共产主义世界已经开始崩溃*Bennett Kovrig,The Myth of Liberation:East-Central Europe in U.S.Diplomacy and Politics since 1941,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p.178.。但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却一直保持了一种谨慎观望的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对一旦美国行动不慎刺激了苏联进而引发新的战争的担心和顾忌。即使在纳吉宣布退出华约并向国际社会寻求保护的时候,不管杜勒斯怎样兴奋地评价匈牙利事件是一个“奇迹”,美国政府依然无动于衷,唯一做的就是进行道义上的支持和援助。苏联出动军队进驻了布达佩斯,美国国内要求美国干涉,艾森豪威尔政府依旧否决了武力干涉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接收、安置匈牙利难民的方式。美国政府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修复自己因“解放”政策而毁坏的形象,唤起人们对于美国自由社会的向往,增加美国吸引力。匈牙利事件最后的结果却是美国遭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指责——美国煽起了匈牙利骚乱,却又放弃了匈牙利。尤其是在这场骚乱中起重大作用的自由欧洲电台,被视为由于其误导性的宣传影响了匈牙利人民,使他们相信如果他们与苏联发生了冲突,美国会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结果却出人意料,美国没有任何行动。美国大使也认为美国之前的宣传是造成骚乱后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美国应该对铁幕后的国家阐明自己的计划。即使谨慎行事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受到了指责。面对指责的增多,美国无奈地进行辩解和调查,先将一切责任推到了这个所谓“私人操作”的自由欧洲电台,声称这一切与美国无关。而事实上,没有中央情报局的资助,美国政府的许可,自由欧洲电台这个文化冷战主要工具怎么可能如此宣传。随着舆论对自由欧洲电台的不利发展,美国政府又不得不为其辩解,认为匈牙利事件发展与自由欧洲电台无关,它既没有进行军事援助也没有煽动人民采取行动,而且所广播的内容与政策要求一致*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Albania,Bulgaria,Czechoslovakia,Hungary,Poland,and Romania,FRUS,1955-1957,Vol.25,p.437.。同时也洗刷了美国之音的嫌疑,称“美国之音没有煽动人民起义,也没有承诺美国会采取行动去帮助恢复苏联卫星国家的自由”*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Albania,Bulgaria,Czechoslovakia,Hungary,Poland,and Romania,FRUS,1955-1957,Vol.25,p.470.。美国官方称匈牙利事件是匈牙利人民反抗外来压迫的起义,而自由欧洲电台的作用是宣传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匈牙利事件也让美国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如果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应该具备一个完善的政策来应付这种情况。NSC5616/2号文件指明了要与匈牙利政府加强经济、文化与科学的交流。
发展与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 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指责苏联对东欧国家严厉控制的同时,积极与东欧国家建立各种官方的和私人的文化关系,宗教文化联系、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教师学生交换等项目开始建立,企图通过这些方式打破苏联对“被奴役人民”的封锁,因此美国与波兰等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工作。
50年代初期,美国提出资助东欧国家学者展开赴美文化交流活动,这一活动对东欧国家尤其是对匈牙利民众影响较大,甚至对匈牙利事件起了助推作用。波匈事件后,东欧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东西方交流开始缓慢增强。作为美国引诱其他卫星国家的“榜样”,南斯拉夫和波兰两国的作用对于美国至关重大。在NSC5805号文件的指导下美国加强与南斯拉夫之间文化往来,增加政府官员之间互访。在与波兰关系上,经过波兰事件,美国更加主动地加强与波兰之间的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联系,并且加强了对波兰的援助,声称是为了提高波兰人民的生活水平。1957年春天,美国在波兰开始扩大各种出版物、电影电视等的传播,并且计划在波兰举行展览会和建立“美国书店”、“美国图书馆”。在私人交流事务上,美国公开支持各种基金会以资助双方之间的私人交流。仅仅用来资助学生学者文化交流的基金就达50多万美元,该基金由福特基金会提供。福特基金会还允诺资助波兰的大学和图书馆建设。随后同样目的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也资助了40多万美元。到1957年秋天的时候,美国的公民已经可以到波兰旅游了。在美国政府看来,其在波兰削弱苏联影响的效果比东欧其他国家都明显。不得不提的是,美国对波兰的政策也是有保留的,既想与波兰政府交流又要保持其反共的姿态,既想与波兰扩大交流又怕交往过密影响双边关系。而且波兰仍然是苏联“卫星国”,很大程度上还倾向和依赖苏联。即使这些顾虑存在,美国依然在文化上加强了东西方的交流,并且鼓励私人媒体的文化活动,美国政府通过资助民间文化、宗教、艺术、商业等领域的团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很明显的是,东西方学者学生交换交流频繁、旅游往来增强、亲朋好友间的互访增多。美国政府深信,人员往来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使被奴役的人民铭记美国对他们自由的支持,并改正共产主义宣传所塑造的西方的不良形象”*Foreign Economic Policy,Foreign Information Program,FRUS,1955—1957,Vol.9,pp.550-555.。
但是,波匈事件对发展势态本来良好的美匈文化交流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甚至一度停止。美国为了争取与匈牙利关系的改善,积极推动非官方性质的文化交流,例如主动放宽美国人到匈牙利旅行的限制。在美国与匈牙利的文化关系中,有一部分人起到了很大作用,就是在匈牙利事件中逃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精英分子。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发展成为了美国一些大学的学者,他们与匈牙利国内的学者进行接触,为以后的美国与匈牙利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1958年,美匈文化交流才开始重新启动,主要内容是以富布莱特项目为主的文化教育交流。
1960年美国与罗马尼亚签订了关于交换电影、书籍等的协议,使得美国政府更加支持美国在苏东地区此类的文化冷战形式,在他们看来任何有利于美国的政策都应当给予高度的支持。一直在文化冷战战场前沿的宣传工具——自由欧洲电台和美国之音的活动依旧频繁,唯一不同的是不再进行强烈的东西方差距的宣传,而是更多地进行自由民主的宣扬。这一切为东欧人民提供了与之前他们所了解的不同的信息,增强了他们对于美国的友好态度,企图在这种友好交流中促使东欧国家向自由国家和平演变。
不得不说,文化冷战是为冷战服务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文化冷战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隔绝和敌对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首先,文化冷战是思想和意识形态之争,不论在冷战局势多么紧张的情况下,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热战,但是基于美苏两国对人心争夺的目标,美国更愿意以“爱好和平”的形象与苏联在文化领域进行博弈,虽然文化冷战的前提仍然是军事实力的保证,但是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其次,美苏文化冷战客观上促使了冷战时期不同阵营国家间的交流,促进了国家间的了解和认识。冷战时期阵营的划分明显,东西方交流几乎隔绝,甚至不同阵营国家之间出现了相互仇视的情况。随着文化冷战的深入,美国出于冷战目标的需要,支持西方国家与东欧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虽然主观上仍是为了从意识形态上瓦解共产主义阵营,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也增进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理解和认识。最后,美苏文化冷战促进了科学技术和学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学术、教师学生的交流,美国对于东欧国家教育资金、资源和设施的援助,在客观上促进了苏东国家科学技术和学术的发展,为世界科技和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基于冷战背景下的文化冷战,其目的更多是为了促进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
(王誉晔,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