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2-02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生培养小学音乐创新能力

谢 俊

(杭州师范大学 第一附属小学,浙江 杭州 310000)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谢 俊

(杭州师范大学 第一附属小学,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作为业界比较权威的小学音乐教材之一,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从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上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应有之义,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讨论,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出贡献,为推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能层次和水平作出努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现状

小学音乐课是小学课程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的教学来说,音乐课的课堂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性,而学生的审美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性则恰恰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尤其是人音版音乐教材改革以来,对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音乐老师来说,像以往那样在音乐课堂上单纯教会学生如何唱歌的做法,已经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了,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音乐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得到双重的成长和提升。

当前来看,特别是在城市当中,许多家庭为小学生在课外安排了许多音乐特长课,在诸如钢琴、小提琴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很多学生的音乐思维并没有被真正打开,学生在课外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逐渐趋向于技术型,其思维正在不断的僵化,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力和创造力正在不断地被抹杀,而音乐课外班那种单纯教会学生掌握一门技术的音乐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正规的小学音乐课课堂上,小学音乐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扭转课外班老师给学生造成的僵化的音乐思想,帮助学生解放思想的同时,提升创造力、增强创新能力。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流于表面化

随着人音版教材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行,迫于学校和教学体制的压力,很多学校的音乐老师在对小学音乐课堂上,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教学方法也有了一些调整,但是根据调查和实践我们发现,很多音乐老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流于表面化,只是在僵化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并没有认真地践行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相关要求。

分析这种错误倾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共同造成的,从主观上来看,当前的小学音乐老师常常还承担着课外的,辅导班的相关教学工作,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情况,从老师的个人精力上来看,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进行课程内部的大调整和大改革,而是习惯性地沿用以往的音乐教学方法,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常常会怀有应付的心理,这种懒惰的心理特征,造就了当前老师针对学生音乐课音乐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上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从客观上来看,当前随着教育精英化的倾向日趋明显,各个小学在文化课成绩的竞争上日趋激烈,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科目的学习,而对作为非主干课程的音乐课的教学则显得不是非常重视。所以针对许多音乐老师消极应付课程改革相关标准变动的时候,许多学校则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强烈反对教师的此种做法,也不对教师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种种行为和成果作出硬性的规定。

(二)音乐教学的延展性不好,与舞蹈的结合不全面

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很多音乐老师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课堂上,只是僵化地教会小学生如何去唱一首歌,而不去对于音乐的外延进行讲解,也不对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与引导,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这将会使学生针对音乐方面的想象力消失殆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创新能力成为一句空谈。

音乐表现了一种节奏,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能够更加强烈地体现音乐本身的韵律感,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与舞蹈相结合是音乐课堂上一直沿用的一个教学方法,通过推行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的密切结合当中不断的律动,不断的打开自己针对音乐的思维,在左右脑同时锻炼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但是分析当前小学音乐的教学情况,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老师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并不鼓励学生动起来,没有将音乐的教学与舞蹈相结合,没有体现音乐教学的延展性。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音乐老师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作出的保守选择。随着小学生人身安全各种问题的持续发酵,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在对小学生的相关活动的安排上,都愈发秉持更加严谨的态度,都竭力避免小学生在在校期间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肢体活动,以避免小学生出现人身安全方面的问题,避免让学校承担相关的责任。这种矫枉过正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当前小学生音乐教学课堂上舞蹈相关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教学没有系统性规范

尽管当前人音版新课标已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创新能力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就课程的实际操作方面上来看,其相关的系统性规范还没有形成,很多老师在针对小学生音乐课堂上的创新教学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总体的整体的认识,在实际操作当中,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性规范。

应该认识到,任何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完善都是一个不断前进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没有任何一项改革是一蹴而就的,当前,创新性教学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其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延伸研究上还有很多不足,这一方面需要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同时也需要相关的学者和上级部门予以有效的规划,并且在理论研究上予以合理的指导。

当前的问题在于,上级主管部门在针对小学音乐课教学过程当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上,倾向于“提要求,而不提供方法”的错误做法,只对小学音乐老师在践行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上提出要求,而不对基层的小学音乐老师提出方法和技能上的有效实现途径,这种错误的倾向会导致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相关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上无所适从,无法真正领会上级主管单位的意图,也就无法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对于需要作出的改变和相关的工作作出卓有成效的革新和改进,也就会阻碍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事业的进行。

三、解决当前困境的几个手段

(一)将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面已经提到,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的左右脑同时运动,也就能够加强学生脑运动的活力增强学生思考的强度,此种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力的困境。因此要创造条件,着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例1:在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5年级下册中《铃儿响叮当》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针对这首歌节奏感强,比较欢快的特点,音乐老师就可以将舞蹈教学引入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来,教会学生在唱歌的同时也进行一定程度的身体上的律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编排舞蹈,在课程的前半程进行相关的启发性的教学之后,在课程的后半段也可以让那些在课堂舞蹈活动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走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舞蹈律动方面的心得和感觉。启发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过程当中,真正达到提高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感性认识的能力的目的,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许多老师和学校担心的影响学生人身安全的问题,由音乐老师牵头对教室进行相关的布置,取消传统课堂上的桌椅配置,让学生在比较空旷安全的空间内进行舞蹈的锻炼,最大限度地避免磕碰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进行的过程当中,老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防止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打闹,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学生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于学生的创作作品当中,为了考察和检验学生在小学音乐课教学课堂上所获得的创新能力上的提升,锻炼学生创新创造的思维,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自己主动的思考的情况之下,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2:在进行人音版教材5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春》系列主题的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在春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帮助和启发学生针对自己对于春天的感觉来进行一小段旋律的创作。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发育的特点,老师应该对学生所创作出的作品持有鼓励和褒奖的态度,不要对小学生所创造出来的某些旋律进行贬损式的点评,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初期阶段,智商和情商都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小学生其创作的某些旋律和作品一定在音乐水平上是非常低级的,小学音乐老师所面对的教授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个群体,这一点,需要小学音乐老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一定不要针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贬低式的点评,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在鼓励小学生进行音乐课的创作的时候,还可以将小学生创造的对象和事业延展到户外,音乐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经常提醒学生,尝试用音乐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给学生培养出一个乐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能够促进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积极的思考、勇敢的表达,而积极的思考和勇敢的表达这两点,能够大力地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三)全面改革旧有的教学方针

教学方针对于教学结果的呈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旧有的体制机制之下,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不可能产生更好的影响,也不可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对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全面革新旧有的教学方针,能够帮助老师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集中注意力在课堂的教学上,促进老师深入地思考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而言,首先应该严格限制老师在课堂之外的地点进行收费时的教学活动,让老师能够集中注意力,将自己的视线和思考重点集中在“如何上好学校里的音乐课”这个问题上;同时,还要重点出台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相关的教学方针,指导老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例3:针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当中《渔舟唱晚》赏析一课的教学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将教学的要求细致到课堂编排上,让老师在进行相关的课堂改革创新的时候有据可寻。

需要注意到的是,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小学音乐课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不是要将僵化的思想带入到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而是要用规范化的理念和思想,规范教师的行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并进而推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针对小学音乐课的改革和推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学校老师和上级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不断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上,各方一定要坚持围绕小学生的诉求展开工作,让小学生真正能在音乐课堂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谢家成,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需要注意的问题[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4,(3):72-73.

[2]崔梅.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几个应用途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13.

[3]梁茂成,文中.新课标实施教程[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胡宝.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李德超,王克非.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2012, (2):7-9.

[6]佟贺,尹爱青.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打字机》现场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4(01):15-16.

猜你喜欢

学生培养小学音乐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