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表演与教学中的创造性

2016-02-02叶伟英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音乐教学创造性

叶伟英

(浙江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浙江 衢州 324302)



音乐表演与教学中的创造性

叶伟英

(浙江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浙江 衢州 324302)

【摘要】音乐表演就是聆听者在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活动。然而,提及这一话题,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音乐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的表演,很少会关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音乐教师来说,也容易忽略对音乐表演中创造性问题的探索。本文就音乐表演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表演者的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作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音乐表演;音乐教学;创造性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其一就在于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音乐表演作为一种再现的艺术活动,它不仅要学生充分地理解、表达作品的本意,而且还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紧紧围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一基本理念,通过欣赏、歌唱、乐器演奏等各个环节的音乐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从而为创造性教学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音乐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如何把音乐表演及创造性有效结合,关键要掌握以下两点:

一、表演与创造性教学应注意的方法

(一)由模仿提升到创造

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学生进行模仿,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等艺术活动,积累感性经验,我们知道,音乐创作活动往往是要通过模仿开始的,模仿是音乐创作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学生才可能从简单模仿走向创作的过程。如在笛子教学中,学习吹奏“do re do”三个音时,老师不断的在单个音上吹出不同的节奏,学生便进行模仿吹奏;然后老师吹出一小节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的旋律,学生也模仿吹奏。学习了re和do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和变化的练习。学生先模仿,接着即兴变化两小节,如:1 2 ︱ 12 12︱等。

(二)由即兴编创提升到创作

即兴编创是聆听者对作品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即兴引发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记得有一次上音乐课,我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让学生进行即兴编创的练习,采用接龙续唱《两只老虎》儿歌,同学们从三只老虎开始唱,一直唱到八、九只,兴趣非常浓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即兴编创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

而创作或改编乐曲则需要在有准备的前提下来进行。如学唱《军民大生产》这首陇东民歌,在熟悉旋律唱会歌词后,我让他们在不改变旋律的前提下把歌词进行再创作,记得有一组同学创作得非常不错,他们创作的歌词能结合班里的大扫除,把劳动的场景表现得非常到位和精彩。

(三)由培养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像影视音乐的配音师一样,依据内心听觉联想、创造音响效果。例如,欣赏无伴奏合唱《春晓》这一作品,欣赏此曲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曾在自然界中所听到的风声、雨声、鸟鸣声等,这些声音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现?用晃动枝叶发出象声词:“呜、呜”表示风声、用抖动纸张发出声音表现雨声、用吹口哨表示鸟鸣等。接着老师让学生聆听感受无伴奏合唱《春晓》里面的风声、雨声、鸟鸣声,与之对照。然后老师又去掉音乐作品中原有音响效果,用学生刚才想到的表现方法来替代,完成整首作品。此时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对大自然的声音敞开想象与联想,挖掘自己的创造性潜能。

二、表演与创造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实际轻浮夸

创造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把握好创作作品的难易程度。活动的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他们感兴趣的、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作品,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创造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使他们体验到创造的喜悦和满足。例如,学习歌曲《军民大生产》,在不改变旋律的前提下进行创编歌词,就不会难度太大,不切实际。

(二)重过程轻结果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只要努力的做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至于结果如何,就不那么重要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能力。学生的年龄、认知以及掌握的初级技能的基础,决定了他们创作的“成果”可能难以达到成年人或教师心目中“完善”的要求,但创作出“好作品”也不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其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创作质量的依据。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创作的过程,就能从中获得审美体验、音乐表现及创造的“效果”。

(三)应贯穿始终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都要考虑有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机会的可能。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比如基本训练、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等,都应该体现创造精神的培养。要改变或减少老师给学生“标准答案”,力求多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自己去探索最佳艺术表现。

音乐是表演艺术,音乐课堂就是音乐教师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培养创造性想象力的舞台。音乐教育,应当而且可能为培养下一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思路,为音乐课堂创造性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6.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7-139.

[3]高拂晓.超越音符的想象[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136:138-143.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音乐教学创造性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