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初中生歌唱技巧的教学方法

2016-02-02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方法

肖 霞

(江苏省张家港市少年宫,江苏 苏州 215600)



新形势下初中生歌唱技巧的教学方法

肖 霞

(江苏省张家港市少年宫,江苏 苏州 215600)

【摘要】新课改的发展给初中音乐课堂的课堂发展形式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以新形势下初中生的歌唱技巧为研究对象,具体采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等具体方法展开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的现状分析,其次分析了完善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最后,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在于教会初中生歌唱技巧的方法,旨在为以后的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歌唱技巧;教学方法

当前,逐渐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音乐课堂的对歌唱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在此背景下,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初中生的参与度,完善初中生的歌唱技巧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初中生音乐课堂表现的现状分析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主要以唱歌教学为主,以舞蹈、器乐等其他形式为辅,新的教学大纲也把歌唱教学放在凸出的位置,歌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一)初中生在音乐课堂的表现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百分之九十五都能积极认真的参与,合唱的时候声音洪亮,整齐划一,但是缺乏张力以及渲染力,只是简单的重复老师的教的歌词内容,另外百分之五左右的学生因为羞涩、内心排斥唱歌或者唱歌走调不想让其他同学听到等原因不愿意参与到唱歌课当中。初中生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渐步入青春期,男生的声音开始变粗变沉,女生的声音开始变细变尖,学生的情绪更加敏感,因为不想让其他同学发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细微变化,所以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开口唱歌,或者尽管开口唱,声音也特别小。到了初中三年级,学生音乐课堂上对唱歌的参与度更低,音乐表现能力差强人意。

(二)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形式化的音乐课越来越多,一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只简单的采用播放课件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失去了初中音乐课堂应该具有的生动性、活泼性以及趣味性。

二、完善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新课改的要求

基于“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上世纪末推进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将歌唱技巧融于音乐教学的各个层面。

(二)音乐具有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价值

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价值,它不仅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提高人的修养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更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各方面协调发展。“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境界迸发出火花”,健康优秀的音乐会使人积极乐观向上,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完善音乐教学,对促进初中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帮助意义。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三、初中生的歌唱技巧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将歌唱技巧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采用“发挥教师的范唱作用”,“利用录音的模唱功能”,“融入学生的灵魂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一)发挥教师的范唱作用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唱歌曲时要进行有表现力的示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切身体会自己应该如何表现歌曲的意境和感情。教师在范唱时应有饱满的热情,面部表情要活泼生动,另外在需要的时候要根据歌曲的具体需要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例如,在教师教学生唱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选曲的时候,要富含浓厚的感情和恢宏的气势。在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时候,教师在做示范的时候要运用真实的情感,表情要出现惟妙惟肖的变化,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的浩荡的气势和宽阔的胸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和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利用录音的模唱功能

从课堂教学实际的现实中来看,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录音的方式掌握旋律的起伏走向和音高变化,从而唱出歌曲的特色。例如,《喀什的春天》、《新疆之春》等少数民族歌曲的旋律,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在聆听范唱的过程中,教师请学生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条,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跟随录音模唱时要关注旋律线的走向,重点练习变化音出现时的音准,如升fa降si,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特色,通过这种反复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美妙旋律的过程中提高歌唱技巧。

(三)融入学生的灵魂情感

在歌唱的过程中只有融入声音和感情,才能正确揭示歌曲的蕴含的内部感情,才能产生丰富的艺术渲染力和创造力,才能打动周围的人,从而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通过不同的情感来演绎和表达。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音乐作品,寻找诱发声乐表演的内在体验依据,唤起类似于歌曲创作者的情感世界,用自己的再认识激发出主体心中“情感的火焰”。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生歌唱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首先明白歌曲背后想要传达出的感情与真谛。例如,在人教版初一上册的《东方之珠》,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曲,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在中英两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开始长达数年的移民风潮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歌主要表达的是香港的悲哀和苦难。教师在教学生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一定要在让充分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的基础上,逐句教学生歌词,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复杂的感情,从而增加歌曲的张力以及感染力,更能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结论

当前,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初中音乐教师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从发挥教师的范唱作用,利用录音的模唱功能,融入学生的灵魂情感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初中学生的歌唱技巧。最后,期待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初中生歌唱技巧的教学方法等够愈加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孝余.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丁秀玲.初中音乐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J].文教资料,2012,13:103-104+108.

[3]张立.关于初中唱歌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