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记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音乐人生

2016-02-02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

林 红

(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记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音乐人生

林 红

(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课题名称:黄虎威音乐研究 课题号:w13131058。

【摘要】黄虎威是我国民族化音乐理论研究与风格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造的音乐不仅有绝对的质量保证,还是位多产创作者。另外,在以和声学为核心的音乐理论研究中,黄虎威教授做出来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从黄虎威教授的创作经历及在音乐理论研究等方面出发,进行他硕果丰盛的音乐艺术人生分析,并将他的创作理念和音乐风格等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黄虎威;音乐创作;理论研究音乐理念

黄虎威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是虽然在我国音乐界中有不少音乐理论研究者兼作曲家的状况,但是像黄虎威教授这样在两个领域均取得斐然的成绩,并且还有一定分量的相关专著和作品问世的学者型音乐家却也是极少数的。自上世纪50年代起,黄虎威教授的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开始面世,其以民族音乐创作源泉,曲风多清新明快,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此同时,更带有着自身创作的个性化以及鲜明的时代风貌特征。此外,自70年代至今,黄虎威教授的音乐论文发表数篇,并且还在音乐理论研究过程中撰写了多部著作。据了解,迄今为止,黄虎威教授正式发行和出版的成果已有150余件,这其中包含有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等出版的14种音乐作品单行本和作品选集以及专著等,另外,还有在《音乐创作》、《音乐探索》、《歌曲》、《人民音乐》等音乐性的期刊上所发表的近80件数的音乐成果。他创作的《阳光灿烂照上天》、《巴蜀之画》、《峨眉山月歌》等已经备载入我国的音乐发展史,而且还被多数作品选集,如备列为国家级重要图书系列的《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所收录。

一、音乐情缘

1932年,黄虎威教授出生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金堂县 ,三岁时随父母搬迁回老家内江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样的便表述在黄虎威教授身上有明显的印记,故乡的不带污染印记的青山绿水,所有的一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沉静而唯美、静谧而清丽,更有极富巴蜀风格的古刹庙会和喧闹的码头船渡,还有晨钟暮鼓和不绝于耳的川江船工号子,这样极富画面感和声乐感的生活环境深深的影响着黄虎威教授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黄虎威教授出身于书香世家,有着良好的启蒙教育,对中国自然的山山水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音乐是他的父亲的爱好,经常在家里用风琴演奏,在生活环境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那丰满透润的音响曲调留在心间,所以,年少时的黄虎威教授曾经梦想着将来要成为作曲家、音乐家。大学时期,怀着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黄虎威教授考入了四川大学森林系,但是从小与音乐结缘的他也将诸多的经历放在了音乐学习方面,奠定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二、巴蜀情结的民族化音乐创作

黄虎威教授的音乐创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他的作品形式多样体裁丰富,且创作量众多。就基本的创造年代来看,可以清晰的划分为三个阶段,展现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意识。

第一阶段是1954年之前,这个阶段的作品主要是大学时期所进行的创造,这是黄虎威教授作为音乐作曲家创作生涯的起步阶段,《工人打先锋》是这个时期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进行音乐创作的开端,钢琴曲《乡村的节日》和重奏曲《牧歌》是这一阶段他毕业时的作品。这个时期黄虎威教授的音乐创作带有者鲜明的时代面貌,并且已经初初线路了民族化的整体风格,具有极为流畅的旋律优美感,极为创作才气[1]。

毕业之后到1976年,是黄虎威教授的创作的第二阶段,也是创作的黄金时期,并且在前期的创作中出现了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期。《进军号》这一在《四川群众》上发表的歌曲便是该时期的创作,也是他在音乐创作领域所获得的第一份荣耀和对创作活动的认可。此后,他作品不断,且获得了民众的喜爱和音乐界的瞩目和好评。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打乱了这样的节奏,黄虎威教授的作品不仅受到了不公正的评判,还停止了一直为之奋斗的创造生涯,但是挚爱音乐的种子一致在心间停留,1972年“五七艺校”的一位学生为黄虎威教授的创作提供了偶然的契机,使他的钢琴曲《欢乐的牧童》现世。

第三阶段的创作开始于“十年文革”之后,在长久的压抑之后,他开始了另一个创作的高峰期,并且逐渐的将创作方向转移到儿童歌曲的创作领域,比如《我爱雪莲花》等极为优秀的作品,不仅如此,他还在《四川音乐》上撰文提倡儿童歌曲的创作。90年代之后,他的整体音乐发展事业开始了向音乐理论研究方向的倾斜,但并没有放弃对作品的创作,这个时期发表了他艺术代表作《永恒的歌》。

三、以和声为纽带的音乐理论研究

就音乐理论的研究特点来看,黄虎威教授的各项成果涉及范围相对广泛,在其研究中极为重视民族化的和声处理方法,这是他在研究中的重要特色之一。他在《转调法》的众多章节中均由精辟性的论述和研究表述,这对于我国的民族式的和声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极具指导性和学术价值,而黄虎威教授在这方面完成了学术理论和研究方向的空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结束语

黄虎威教授的音乐艺术人生体现了老一代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学术造诣,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艰苦卓越的创作精神。他在音乐的实践创作和基本的理论研究等方面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就如他的音乐作品一样,带着轻快和欢乐的整体风格,在互为表里的支撑下为音乐领域的发展带来一股清风。

参考文献

[1]魏晓兰.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记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音乐人生[J].音乐创作,2014,06:22-28.

作者简介:林红(1964—),性别:女,籍贯:四川资中, 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学。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武满彻电影音乐创作中的主题模式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音乐创作骨干培训班”圆满结课
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路径探析
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