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卡风险分析及安全使用防范

2016-02-02章明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6期
关键词:持卡人欺诈商户

章明

信用卡风险分析及安全使用防范

章明

各银行纷纷跑马圈地式的抢占市场。信用卡微信银行、网上营销、虚拟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亮点纷呈。然而,激烈的竞争和纷繁亮点的背后是信用卡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信用卡的风险也越来越被银行和社会公众所关注。

虚拟信用;竞争;用卡安全;风险

1 风险分析

当前信用卡风险主要特点是:一是信用卡欺诈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增长速度加快;二是信用卡欺诈手段智能化加强,运用高科技且常常随“机”应变、推“陈”出新;三是信用卡欺诈往往以团伙作案为主,并形成了以地缘性、家族性、跨境犯罪团伙为骨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犯罪团体;四是信用卡欺诈产业化运作分工明确,形成了从源头到批发零售、从现实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五是利用网络、家庭自助终端、手机支付、互联网金融、微支付等新型支付平台进行的信用卡欺诈呈多发态势;六是跨行、跨地区、跨境的作案手段成为信用卡欺诈的重要特点,我国逐渐从跨国、跨境欺诈犯罪的后台加工基地演变为前端实施地。

目前信用卡的风险主要集中表现在发卡及应用两个重要环节。发卡风险主要是虚假申请、伪卡欺诈、非法冒用、卡片未达等,应用风险主要是恶意套现、恶意倒闭、违规移机、洗单、侧录、伪冒交易、网上欺诈等。

信用卡风险主要涉及持卡人、商户、第三方以及银行四个方面。持卡人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持卡人恶意套现,持卡人利用POS机超额进行消费透支或ATM机取现,长期不归还透支款;二是持卡人虚假申请,持卡人利用虚假招聘骗取应聘人员资料,利用职务之便或亲友关系获取员工或亲友的资料,或通过互联网购买身份资料利用虚假身份或冒用他人身份获取银行卡进行交易的欺诈行为。窃取他人信息主要是利用代办卡片的机会,秘密留存被代办人申请资料进行欺诈;三是伪卡欺诈,伪卡欺诈分为账号生成欺诈、变造卡欺诈以及侧录克隆卡欺诈。账号生成欺诈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对合法银行卡卡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借助账号生成软件模拟和伪造银行卡进行欺诈;变造卡欺诈主要是指通过对丢失、被盗卡、未达卡、过期卡等银行卡进行改造重新制卡或写磁后进行交易的欺诈行为;侧录克隆卡是不法分子通过一种可读取并储存持卡人资料及磁条信息设备安装在ATM机或POS机具上,秘密窃取卡片信息,然后利用空白卡、作废的储蓄卡进行磁条信息重制的伪造卡。

商家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片,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不法雇员可能使用客户信用卡进行侧录或消费,将侧录信息制作克隆卡,将非法签购单放在签购单下面让客户套签;二是伪冒交易,主要是不法分子在商户POS机上使用伪卡或失盗卡购买易变现商品;三是恶意倒闭,主要是指不法商户在收单机构开设了看似合法经营的账户,利用POS机受理银行卡消费,但当收到大笔清算款项或差错款后立即转移资金,相关人员也销声匿迹,使收单机构承担相关退单或差错损失;四是洗单风险,主要是指与收单机构签署有效协议的商户,将其它未签约商户的交易在本商户POS机上刷卡,假冒本店交易与收单机构清算,通过洗单,可能将欺诈或非法交易合法化;五是商户恶意移机风险,通过将POS机跨区移动进行非法交易或从事洗钱活动。

来自第三方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盗刷,不法分子将盗窃或克隆的卡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至用完或挂失冻结;二是ATM欺诈,主要是ATM机侧录或暴力抢劫;三是伪造,不法分子通过盗取、键盘输入设备或刷卡器等非法设备获取信用卡信息,再伪造信用卡进行套现;四是虚假申报,不法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然后进行套现;五是网上欺诈,不法分子利用钓鱼网站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通过克隆卡或无卡交易盗取资金;六是截取信用卡,卡片在邮寄过程中被截取,之后被欺诈使用。卡片可能在邮寄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被截取,此环节通常是发卡行的分发中心、快递的运输过程中、邮件的分检系统、持卡人所在处。来自银行的风险主要是银行个别不法人员利用职权方便作案,擅自制作信用卡或盗窃已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或者后台有权的维护人员随意修改客户资料,擅自提高信用卡授信额度或消费积分,造成一定的风险。随着银行信用卡管理日趋规范,此类风险将逐渐减小。

2 风险成因

信用卡风险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导致信用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2.1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征信系统仍需进一步加强

良好的信用是市场秩序的根本保障,也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要环境。一方面银行是讲究信用的,另一方面也要求持卡人都必须讲究信用。目前,虽然制订和发布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征信管理办法》以及《中国征信系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且个人征信查询向社会开发,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征信评估市场化、征信违约处罚以及信用卡诈骗罪处罚和执行难等仍亟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由于征信系统不完善、公民征信意识淡薄以及违约成本过低等因素,导致社会居心不良者有可乘之机和作案动机。

2.2欺诈成本低,法律处理轻

人行和最高法院先后出台了一些信用卡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司法解释以及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界定,这些对规范信用卡业务、抑制信用卡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细致的法律、法规。对信用卡及套现行为,法律上仍存在部分空白,仍需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并进行司法解释和定义。对信用卡欺诈的定义及属性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因此,建立和健全信用卡适用法律十分必要,它是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内在因素和最后的防线。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规必究、欺诈从严、处罚到位,扰乱金融秩序的信用卡欺诈才能得以有效遏制。

2.3经办人员培训不够,用卡环境尚待优化

目前,除一些大宾馆、大商场的少数专业收银人员具有较好的信用卡受理能力外,大部分特约商户的收银人员对信用卡支付业务比较生疏,他们往往不熟悉如何识别假冒、伪造信用卡。之所以如此,一是培训不力,不少特约商户收银员调动频繁,新手多,大部分没经过系统培训;二是管理不严,大部分商户对收银员管理和要求不严;三是环境不优,农村地区信用卡受理机具稀少,交易不多,操作人员实践机会有限,用卡环境尚待改善。

2.4部分银行信用卡管理不严,审查不力

部分发卡机构为争夺信用卡市场份额,一味追求发卡数量,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核不严。个别营销人员为了完成发卡任务只注意发卡数量,而忽视质量,不同程度存在“人情卡”和“任务卡”。

2.5POS商户审核不严

部分银行对POS商户审核不严,导致不法商户利用POS机进行恶意套现,造成信用卡风险。

3 防范对策及建议

3.1养成谨慎取款或消费的习惯

一是在柜员机取款的时候,要养成预先观察柜员机插卡处、出钞口以及柜员机顶部是否有可疑装置的习惯,如果发现可疑装置,应立即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二是取款时间最好在白天,不宜在晚间单独取款;三是取款时注意身边是否有可疑人员;四是刷卡消费时,信用卡不离开视野,输入密码前审核消费金额是否一致,签单时需注意是否存在套写情况。

3.2养成保护密码的习惯

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和输入密码时,用手或者遮挡物遮盖密码,避免旁人通过各种方式偷窥或者记忆密码,不在网吧或公众电脑登录网银或进行互联网支付,以免钓鱼网站盗取信用卡有关信息。

3.3养成保管好个人信息的习惯

养成将个人和家庭信息妥善保管的习惯。身份证、护照、户口簿、工作证等不轻易借给他人使用。养成不在聊天软件、手机短信中传递银行卡和密码的良好习惯。因为电脑或手机软件的漏洞和木马病毒很容易盗取用户密码。养成妥善保管或者彻底销毁交易单据的习惯,不随意简单丢弃,防止犯罪分子通过此类单据掌握用户信息。

3.4养成经常修改密码的习惯

频繁刷卡时,需经常进行密码更新。网上银行的密码最好采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式。

3.5定制短信提醒

建议信用卡开通短信提醒功能,借助短信提醒,用户能够及时掌握信用卡资金变动情况。

Credit card risk analysis and safe use

Zhang Ming

Banks have to race to race to seize the market. Credit card WeChat bank, online marketing, virtual credit card, WeChat pay and other highlights. However,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numerous bright spots behind the credit card security incidents are not uncommon. The risk of credit card is also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by the bank and the public.

Virtual credit; competition; security; risk

猜你喜欢

持卡人欺诈商户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新车售前维修未告知消费者是否构成欺诈
独立保函欺诈举证问题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法理分析
银行卡盗刷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浅谈商户对信用卡业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