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基础
2016-02-02向玉乔
向玉乔
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基础
向玉乔
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的国情现实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深刻认识和把握的结果。从我国的国情现实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但因此而形成的丰硕社会发展成果并没有在国民中间得到很好地共享,贫富悬殊、机会欠均等、公共权力监督不力等问题的严重存在说明当今中国在维护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走共享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社会主义中国应该顺势而为。
“共享发展”是自原始社会以来就一直与人类相伴相随的一个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人类在原始社会的生存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共享发展特征,但它所达到的共享发展程度是原始的、低级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一切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森严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的烙印,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无法调和,共享发展的空间非常狭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由于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价值观念开始比较广泛地深入人心,并且借助于社会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现实化,共享发展的空间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当今中国正迈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阳光大道上,它能否在共享发展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这是我国在当前必须着力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完成这一重大课题是我国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更是我国学术界不可推卸的光荣使命。
党中央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之际开始大力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在党中央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是最高理念。具体地说,它是其它四个发展理念旨在实现的终极价值目标,并且对其它四个发展理念发挥着价值统领作用。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对五大发展理念作出了不同表述:(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有之路;(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显而易见,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四大理念都是以实现共享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它们都是作为手段善或工具善而存在,只有共享发展理念是作为目的善而存在。换言之,当今中国坚持创新发展是为了共享发展,坚持协调发展是为了共享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是为了共享发展,坚持开放发展也是为了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这四个发展理念共同拱卫的终极价值目标。
共享发展理念是由“共享发展”这一概念及其现实化表现构成的一个观念。它涵盖“共享”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丰富涵义和实践特性,反映党中央和当代中华民族对共享问题和发展问题的观念性把握。在共享发展理念中,“共享”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丰富涵义和实践特性具有内在贯通性和一致性。这意指,共享是发展的精义所在和价值目标,发展是共享的要义所在和内在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化表现就是党中央所说的“获得感”。它指人们在生活现实中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占有感”或“享有感”。当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他们的心灵世界或心理世界就会形成满足的充实感,这就是他们对社会发展成果的“获得感”;或者说,它是人们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合理占有或享有社会发展成果而形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生活于社会状态下的人类本质上是政治动物、经济动物和文化动物,因为他们不能须臾脱离特定的国家或社会而独善其身,而国家和社会的存在总是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经济性和文化性。在有国家的社会状态中,人类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都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制约,并且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特定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由于所有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由它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来标示的,当今中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必定以政治权利共享、经济利益共享和文化精神共享为现实表现形式。
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基础是共享伦理。共享伦理是以“共享”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伦理思想、伦理精神、伦理原则和伦理行为统一而成的一个伦理价值体系。它将“共享”视为一种美德,反对社会发展成果在一个国家或社会被少数人支配或占有的状况,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所谓共享,就是为大家共同享有,就是让所有社会成员有强烈的获得感,就是让所有国民能够从国家或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受益。
共享伦理是支撑共享发展理念的道德力量。“发展”无疑被世界各民族普遍视为第一要务,足见其重要性;然而,如果发展不能带来发展成果被人们共享的结果,则所取得的发展只能是没有道德价值的增长。具体地说,它只能造就类似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类的不公正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充当着促进社会发展和创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但他们并不能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相反,虽然奴隶主、封建贵族、资本家等仅仅是在社会人口中占据少数的统治者,但是他们凭借手中的统治权不合理地享受着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成果。共享伦理从道德上拒斥严重缺乏共享性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要求人类社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如果没有共享伦理作为支撑,共享发展理念必定会因为缺乏伦理基础而难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一个理念。什么是共享伦理?它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特别宽广的伦理价值体系,彰显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深刻道德价值认识、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定位和道德价值选择,反映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给予道德尊重、道德支持和道德关怀的伦理空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奋斗目标,这一时代背景不仅仅要求我们一如既往地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致力于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小康社会不是一小部分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社会,而是绝大多数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社会,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大力推进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即走共享发展之路。
走共享发展之路并非易事,因为要求人们共享发展成果历来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既涉及人们的个人道德修养,也涉及国家的社会制度设计和安排状况。显然,如果个人道德修养不够,要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共享发展成果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制度设计和安排提出强制性要求,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很可能最终选择不与他人共享发展成果。这些现象既可能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中国,但它们不应该成为阻碍社会主义中国走共享发展之路的障碍。
坚持共享发展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在哪里?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比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更高的共享性!如果说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少数人压迫和剥削多数人的不公正社会制度,那么,社会主义中国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社会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致力于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之处。走共享发展之路是当今中国必须作出的道德选择。
在共享伦理的引导下走共享发展之路是当今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的最高伦理价值目标。这是对当今中国发展作出伦理定性的伦理价值目标。当今中国不应该仅仅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应该为了实现共享发展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只有基于共享伦理基础上的发展才具有道德价值或伦理意义。
共享伦理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国内外学术界倡导的公共服务伦理、教育伦理、医学伦理、财富伦理、慈善伦理、扶贫伦理、社会保障伦理、环境伦理、制度伦理等伦理形态本质上都属于共享伦理的范围。
公共服务伦理是一个通过解决社会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彰显政府道德关怀的伦理价值体系,其主要伦理要求是政府必须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和承担公共服务责任,以增强公共服务在当今中国的普惠性。在一个坚持共享发展的国家里,向广大社会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则是广大社会民众的基本权利。建构和倡导公共服务伦理既有助于推进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也有助于提高广大社会民众对我国社会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财富伦理是支配财富创造、财富交换、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的伦理思想、伦理规范、伦理精神和伦理行为整合而成的一个伦理价值体系。建构和倡导财富伦理旨在引导人们用合乎伦理的方式创造财富、交换财富、分配财富和消费财富。建构和倡导财富伦理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各界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和财富伦理观,尤其是正确财富伦理观的形成能够对人们看待物质财富的思维方式、评判物质财富的价值观念和对待物质财富的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伦理引导作用。具有正确财富伦理观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共享他们的物质财富。
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社会资源。研究教育伦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道德价值认识、道德价值定位、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价值选择,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共享性。教育的共享性主要是通过教育公平来体现的。在一个坚持共享发展的国家,教育不仅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而且被视为一种基于平等基础上的人权。教育公平拒斥教育资源被少数人垄断的现象,主张教育资源应该被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倡导教育伦理有助于提高当今中国社会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共享性。
医疗是我国社会民众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医学伦理是一个以研究医患关系、医疗的道德价值、医疗保险的道德合理性等为主要内容而形成的伦理价值体系。在当今中国加强医学伦理的研究和倡导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和质量,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药费贵、看病难等现实问题。医学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强调医疗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在一个坚持共享发展的国家里,医疗不仅作为一种公共性社会资源而存在,而且视为一种应该被人们普遍享受的公共性社会资源。医疗的道德价值主要是通过医疗资源的共享性来体现的。
慈善伦理是一个以弘扬慈善的道德价值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伦理价值体系,它主要包括个人慈善和企业慈善两种形式。个人慈善通过个人为慈善主体发挥作用;企业慈善通过企业为慈善主体发挥作用。个人慈善和企业慈善有时候是借助于专门的慈善组织间接发挥作用的。在一个坚持共享发展的国家里,慈善必定是相当发达的。慈善伦理的本质就在于财富共享。在慈善伦理的框架内,个人或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可能很强,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或它具有独立承担创造财富的能力;所有财富都是基于社会合作基础上被创造的,因而拥有较多财富的个人和企业用财富回馈社会是必要的,更是应该的;财富的共享性越强,它的道德价值越多。
在一个坚持共享发展的国家里,贫困是应该消除的社会丑陋现象。如果一个国家的贫困人口非常庞大,那么它一定是一个社会发展成果缺乏共享性的国家,也一定是一个极其不公正的国家。因此,扶贫伦理将贫困视为道德上的恶,要求人们消灭它。当今中国还存在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帮助农村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艰巨任务;因此,在当今中国倡导扶贫伦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扶贫伦理是一个关于如何从伦理的角度解决贫困问题的伦理价值体系。倡导扶贫伦理,从扶贫伦理的角度研究我国的扶贫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倡导社会保障伦理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性标志。社会保障伦理是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伦理反思而形成的一个伦理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保障伦理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各界强化社会保障意识,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整体发展。一个坚持共享发展的国家必须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它是广大社会民众能够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然环境是一种公共环境,自然资源则是一种公共物品,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既是一个生态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环境伦理就是以倡导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一个伦理价值体系。倡导环境伦理不仅能够为我国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伦理学理论支持,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自然资源的共享性。当今中国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洁净、健康的自然环境,以确保他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美丽中国里。
社会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公共性社会规范;因此,它是一种可以为广大社会民众共享的社会资源。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社会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社会发展成果或社会资源在国民中间的分配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性。如果能够设计和安排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我国广大社会民众就能够过上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生活。制度伦理是共享伦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借助于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我们不仅可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成果或社会资源在广大社会民众中间的共享性。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即公正社会制度,它能够使社会发展成果或社会资源分配的正义天平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而一旦达到这种效果,则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就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共享伦理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支撑。它对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共享伦理将“共享”作为一个道德价值观念来限定“发展”的内涵,从而使共享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变成了一个伦理理念,这一方面使共享发展理念获得了深厚的伦理意蕴,另一方面也为当今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道德信念。
第二,共享伦理将“共享”作为一个伦理原则来限制当代中华民族追求发展的具体行为,从而使共享发展理念成为了规范他们谋求政治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为准则,这一方面将当今中国坚持共享发展的社会实践置于了道德理性的支配之下,另一方面也使之获得了道德价值。
第三,共享伦理将“共享”作为一个伦理价值目标来规定当代中华民族追求发展的目的性,从而使共享发展理念变成了能够引导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导航仪,这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道德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目的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共享发展”还是一个具有国际伦理意蕴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致力于在国内提高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而且致力于提升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成果在国际社会的共享性。当代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利己主义价值观,更反对为了本国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而损害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做法,坚持走世界各国协同进步、同生共荣、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它不仅说明当代中华民族具有在国际社会倡导和坚持共享发展的道德信念,而且说明当代中华民族具有用自己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造福其它世界和民族的道德实践精神。
向玉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