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伦理与分配正义
——第九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2-02何建华

伦理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伦理学正义伦理

方 正,何建华

经济伦理与分配正义
——第九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方 正,何建华

2015年11月14-15日,由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浙江省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九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西、陕西、宁厦、福建等地约5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济伦理与分配正义”,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配正义思想、中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分配正义与社会治理以及其他经济伦理问题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

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情况、研究重点与前沿问题进行客观的考察和分析,是经济伦理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上海社科院陆晓禾研究员对经济伦理学近五年的发展进行详尽考察和全面的梳理,认为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前沿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和重要问题,二是近年来提出并已经或将会重点研究的问题或观点,三是已经引起广泛争议或尖锐分歧的问题或观点。当前对经济伦理学科基本理论及其框架的研究、对经济伦理基本问题的研究、对有关“道德生产力”和“道德资本”的争论以及资本-财富伦理的研究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前沿问题,都是经济伦理创新的重要问题,并希望学界的年轻人踏实科研、不断创新、继续推进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从“道德”这一基本概念入手探索伦理学基础理论问题。他认为,道德是人立身处世、集体生存发展之“应该”和“实然”的统一体,只有作为道德本体依据之应该通过确立明确的道德目标及规范,并落实具体道德行动,才能实现道德之“应该”自身的逻辑回归。湖北大学强以华教授认为,与传统伦理学只有一个目标不同,经济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应当具有“经济”与“伦理”两个学科的目标,或者说应当具备“效率”与“美德”的双重目标。他认为,经济伦理学既要促进经济活动合乎道德、促进美德,又要让经济活动在合乎道德的氛围中顺利进行、促进效率,就是要集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于一身。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认为,伦理学研究“什么是好的生活?为了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好的社会?为了好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她指出,当代伦理学包括美德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而应用伦理学(包括经济伦理学)实际上就是规范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发展的新形态。湖南师范大学向玉乔教授对西方伦理学学科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为20世纪前的西方伦理学没有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之分,但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探讨。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伦理学出现了应用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并存的格局。虽然应用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在学科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在许多问题上是相通的,如三者都研究“规范”这一共同问题。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提出要重视建立市场经济的伦理秩序,对资本的两重性、资本与道德、道义论和功利论等问题进行阐述,并探索了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道德知识体系方面的问题,提出经济伦理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的问题。曲阜师范大学赵昆副教授对“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思潮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元绝对的方法论、唯经济原则的行为选择论和泛市场价值观念等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在伦理学视阈下的主要问题。《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俞伯灵研究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来的伦理课题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事经济伦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应该继续努力。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正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正义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正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何建华教授指出,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实践背景的。马克思不是一味地构建一种公平正义理论,而是把自己的理论关注点投放在达到社会正义目标的实现途径上。她认为正是在对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现实社会实践的深刻剖析中,马克思展现了他的公平正义思想的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并由此使自己的正义理论有了与其他西方道德哲学家所不具备的独特品格,即实践性的理论品格,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南昌工程学院汪荣有教授从初次分配公正的前提基础、实现形式和基本原则几方面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初次分配公正思想,他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初次分配公正的前提基础,按劳分配是初次分配公正的实现形式,效率与公平相协调是实现初次分配公正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上海师范大学周书俊教授则将马克思的政治解放与分配正义结合起来,他引述马克思的观点指出,只有在“人的解放”实现的情况下,分配正义才能最终实现。他指出,政治解放为人的解放的实现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解放的进程促进了分配正义的实现。华中科技大学韩东屏教授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利润构成理论进行研究,他从所有制与产权的关系、所有制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私有制是指高效率的产权制,并把剥削定义为单方面决定的交易,据此提出不消灭私有制也能彻底消灭剥削,认为可以通过协商、法规、税收等方式来消灭剥削。上海社科院任政副研究员认为,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独特的辩证特质,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批判维度与规范维度、历史制约与现实可能的辩证统一。湖北师范学院江峰教授则探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反贫困的思想。他通过梳理《资本论》中反贫困思想的理路、规律、内容、逻辑和价值,对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诠释。

三、中西方分配正义思想

在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分配正义思想。研究中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对我国当代分配正义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都有所裨益。

东南大学许建良教授对中华传统美德公正德目进行研究,认为公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固有德目,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公正是在承认私利前提下的行为规则。这一前提的确立是公正生发价值的保证,也是社会走向富强文明的基本条件。在中华美德体系中,公正是中华文化中固有的美德规范,也是其他美德的营养源。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中,如果没有公正,就可能导致对其他美德的曲解。值得注意的是,公正不是作为事实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价值观在文化的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位置的。西南财经大学付志宇教授则对我国古代财政制度进行了梳理,认为民主财政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提出我国当前的民主财政建设应该以史为鉴,从而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武汉大学乔洪武教授对西塞罗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探析,认为西塞罗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以自然正义、社会正义为基础的公平正义观、利从属和包容于义的义利观、至善和至恶两重性并存的财富观等,这些观点对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华中师范大学龙静云教授通过布劳提出的“异质性”和“不平等”理论探析了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源及解决之道,她认为,这一理论是当下研究道德冲突的重要视角,也可以解释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治理和化解道德冲突的对策,如:正确发挥主体性、强化异质性交叉、培育社会中层等。武汉理工大学张三萍教授对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森的正义理论采取了现实主义研究方法,容纳了多元主义的正义观,体现了对全球正义的关切,同时也存在着中立性和客观性不足、理论论证性较弱等问题。

四、分配正义与社会治理

分配正义与社会治理是密切相关的。本次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学者围绕着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上海师范大学高惠珠教授在剖析了“基于绝对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基于差别原则的分配正义理论”等分配正义理论后,认为分配正义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经过数次分配的综合才能达到完整意义上的公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追求利益的均衡与合理、关照社会弱势群体。河北大学黄云明教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效率和公平政策进行了深刻的伦理反思,在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效率和公平关系处理的历史轨迹后,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不断调整政策,这些政策具有伦理合理性,适应了改革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伦理道德价值。浙江理工大学陈雷教授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劳资关系的伦理调适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劳资关系的调适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确立企业伦理主体性、构建企业伦理规范体系等。上海交通大学鲍金副教授对财富和幸福的关系进行探索,认为财富对于幸福有着内在的限度,要走出“财富与幸福的悖论”,必须确立以“人本身的财富”为导向的物质生产观、以主体方式体现的财富观和精神财富意义上的幸福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贺汉魂教授等从伦理角度对财富分配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在按照“贡献”来分配财富时,必须兼顾正义和平等的原则,同时还提出反腐败对财富公平分配的意义。江西宜春学院涂平荣副教授则重点关注了农民工群体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他认为,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农民工自身素质、弱势地位以及市民获取工资的社会成本悬殊差异是导致农民工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可以通过建设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规、增强农民工获取工资能力、实施农民工与市民同工同酬、拓展农民工增收渠道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五、其他经济伦理问题

本次会议还研讨了众多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商务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指出,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动和诚信文化的建设使得商务诚信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文化要素之一,但我国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失信问题。她认为,我国的商务诚信文化应当建设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要将商务诚信文化与企业经营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企业商务诚信文化的建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朱金瑞教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道德观的演进特点及价值要求进行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道德问题不断,但整体上呈进步态势。在道德意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不断进步的同时,企业道德建设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企业道德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武汉科技大学周勇教授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组织形成和发展的伦理基础,并提出要构建责任型的企业。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提出,在生产力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必须重新审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重视消费伦理观念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不仅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制度,也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还应将鼓励消费与引导消费相结合,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杭州师范大学汤剑波教授则重点关注了走向生态福利主义的社会保障,认为生态主义是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福利意识形态,它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考虑范围,也对福利价值观提出了根本性的变革要求;强调要打破经济永恒增长的信念,树立生态环境道德观,克服人类无限的物质欲望冲动,保证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还就儒家适度消费伦理思想、城镇化的“双向伦理”维度、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失序问题、对相对贫困的伦理关怀问题、食品安全治理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中医疗伦理问题等展开了研讨。

(方 正,何建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伦理学正义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