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精神的集体旅行
2016-02-01彭丹
彭丹
有句话说,“精神与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阅读就像一趟精神的旅行,尽管全班学生的目的地是相同的,但每个人在路上看到的不同,感受也不同。笔者理解的高效语文阅读教学,就类似于一趟精神的集体旅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是基于个性而教,并且让学生各有所得。以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灵魂》一课为例,说明这种阅读教学理念如何实践。
课前独学如旅行前的准备。旅行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未知的人、事、物,这就让旅行充满了惊喜与乐趣。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前提就是把知识还原为意义开放的文本,知识是个体建构的结果,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上阅读课前要做相应的准备,但不要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教师对学生的课前独学应该有指导,但这种指导不应是某种思维定势。如果一开始就硬性将学生的思维情感定位于某一个方面,那就束缚住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本课中,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介绍武汉市道德模范事迹的视频, 并设疑提问“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人”,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在学生独学之前, 教给学生阅读哲理性议论文的方法。有了这些旅行前的准备,就等于是发给了学生一本诸如旅行须知之类的小册子,学生在后面的旅行中就有了拐杖与方向。
小组群学如旅途上同伴互助。为什么要小组合作?因为根据社会建构主义,人的高级心理只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比如道德、概念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等。在小组群学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们共同阅读,互相帮助,交流答案与心得,好像一个旅行团的人在分享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在本环节中,学生第一步将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内互助解决,第二步将小组内实在解决不了的或者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交给老师。这一环节最大的亮点就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就像在旅途中需要一场篝火晚会来把气氛推向高潮一样,阅读教学中也需要把全班学生调动起来,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相互学习的契机。因此,教师要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共同解决。经过前面的独学思考、群学讨论,笔者将学生的疑问进行归纳,最终在课堂上展示了四个问题:
①文中的灵魂生活指的是什么?②为什么作者如今已是知名作家,却还羡慕那个埋头苦读的少女呢?③全文三个例子表意大致相同,是否各有侧重点?是否证明不同的分论点?④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与平庸,请结合实际谈谈。
这四个问题从整体感知到重点把握,层层深入。在小组展示时,笔者将展示环节设计成为“擂台战”,确定“擂主”与“挑战者”,一个小组摆擂,其他小组进行挑战。此外,还有更灵活的书面展示——漂流本。各个小组将本组的学习心得整理后,记录在漂流本上,然后将漂流本交给其他小组传阅。
学后反思如沉淀旅行的收获。个体由于经验、思维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关注重点不同,建构出来的理解也不同,世界因此而多元、精彩。阅读教学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从同一个文本中收获相同的东西;相反,应基于个性,各有所得,就像旅行后每个人写的日志都会不同一样。可能有的学生从文中体会到的是要关注自己的灵魂生活,具有高贵灵魂的人是有思想品格和精神追求的人;可能有的学生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方法,例如结合作者的情感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可能有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了学习的自信与动力;可能还有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步骤总结出学习阅读哲理性议论文的方法,即从整体把握到难点探究等等。学生只要在本节课上有一个方面的所得,那么这就是有收获的,有价值的学习。
在旅行中,少不了导游的组织、引导、照顾。导游需要首先了解游客的情况、需求,然后合理安排行程,一路上补充相关知识,活跃气氛,促进交流,为大家提供帮助。但谁也不需要把导游当成知识的唯一来源,不需要和导游的理解一模一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好像一个导游,最重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注重方法指导。语文课堂重要的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交给了学生多少阅读的方法,这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旭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