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明:人求上进先读书
2016-02-01姜楚华
姜楚华
王汉明的办公室是一个书的世界。不大的空间里,居中并排放着两张办公桌,上面堆满了一尺来高的书;左右两边,各放着一排书柜,里面挨挨挤挤地装满了各种书籍;办公桌后面、两个书柜之间的地上,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码着十几种专业期刊。回顾30多年来从普通老师到语文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到党组成员的发展历程,王汉明深有感触:阅读能促使人不断超越自我,并让人生变得丰富。
把时间花费在阅读上,是最有意义的事
王汉明对读书的爱好完全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他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是一个图书极度贫乏,甚至连纸张也少见的时代。上小学时,他意外地从亲戚家发现一本《毛泽东选集》(袖珍本),就借过来,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整整翻了一个月。上中学时,只要发现别人手中有“闲书”,他总要想方设法弄到手。有一次,听说同村一位大叔家有一部《水浒传》,他连忙跑去,软磨硬缠了半个月,终于把书借到手。尽管竖排的格式一时难以适应,尽管三分之一的繁体字加上文言的表述影响了理解,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阅读的兴趣。王汉明挤出一切时间反复阅读,常常耽搁了父亲安排的农活和母亲吩咐的家务。
高中毕业后,熟知王汉明喜欢读书的一位村干部举荐他到一所村办学校当民办老师。他先是教五年级语文,接着教初一数学,后来又教初二语文。学着教,教着学,期间既品尝到了教书、读书的快乐,又常常滋生出教不好书、读不懂书的懊恼,这让他萌生出继续求学的愿望。1980年,王汉明参加高考,并被通城县师范录取,再次当起了学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磨桥公社教小学。一学期后,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磨桥中学带毕业班。中考时,这届毕业班的语文成绩“一枝独秀”。位于城郊的五里中学发现了这根“苗子”,经过多方运作,最终以提高两档工资的条件,硬是把他“挖”走了。
名气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荣光的同时,也带给人巨大的压力。王汉明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他突围的办法仍然是读书。这期间,他着重做了两件事:一是参加了本科函授学习,并顺利毕业;二是对初中、高中的12本语文教材进行了5轮系统的梳理。
第一轮理结构,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浓缩为某种结构图示,即板书设计。第二轮捋内容,就是把12册课文的内容全部变成问题填空的样式,每篇课文不少于20个问题,问与答融为一体;内容既涉及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涉及文本形式的感知,既包括整体感悟,又包括重点句段的分析。第三轮抓语段,就是把基本篇目和重点课文中的重难点语段提取出来,每段拟多道训练题;题型灵活多样,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主。第四轮列表格,就是把12本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分别设计成一份综合比较表,表项包括课题、课型、作者、体裁、事件、人物、景物、中心、线索、顺序、描写、修辞、重点词语、主要特点、语言风格、名言警句等。五轮制卡片,就是把教材中100多篇基本(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法制作成简明扼要的知识卡片;它的特点是略于板书而详于提要,既便于教学,又易于运用和记忆。
这五轮梳理花费了11年时间,但王汉明认为“很值得”:从显性效果来看,积累下130余万字的资料。更主要的是,在梳理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扩展阅读;这样的阅读增强了对教材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因此,教学时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运用。
没有阅读的实践会流之于浅,没有实践的阅读会失之于空
有人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总会显出来。
第一个发现王汉明“才气”的人是时任咸宁市教研室副主任易助炎。调到五里中学后,王汉明“暗地里”给自己定下了“三不”教学原则:一是不写程式化的教案,二是不上模式化的课,三是不下公式化的批语。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他开始寻求专业刊物的帮助。王汉明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当时全国公开发行的5份中学语文专业期刊,从中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融会贯通的学习让他的课堂丰富起来了,梳理型教学法、训练型教学法、比较型教学法、愉快型教学法……有的是他的首创,有的是移植和借鉴。
阅读量的增加,实践经验的丰富,激发了王汉明写作的冲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他就坐下来,把思考化成文字,再工工整整地誊写到稿纸上,邮寄给报刊社,或者寄给业务部门参加评奖。那几年,偶尔也有几块“豆腐块”变成铅字,这虽然对王汉明有一定的激励,但现在回想起来,他感觉文章的“价值不大”,所以大多都“忘记了”。有一件事却一直留在他的记忆深处:有一天中午,校长“神秘兮兮”地把王汉明叫进接待室,说有人找他。这人正是易助炎,他多次读到王汉明上交的文章,每次都带给他新的惊喜,所以专程到学校来见见“这个年轻人”。那次见面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紧张”,见面的情景也“想不起来了”,但它对王汉明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一直到现在,易主任期待的目光仍时时浮现在眼前,让我不敢懈怠!”王汉明深情地说。
易助炎的专程来访,传递给王汉明一个清晰的信号:自己所走的路是正确的,是有前景的。于是,他以更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去。当时,满堂灌、五段型、题海战术充斥着课堂,学生学得苦,学得累,而且效率低。心中已经装进了斯霞、霍懋征、钱梦龙、魏书生等一大批教学名家的王汉明不愿“随波逐流”,自觉地开始探求一条“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教研教改之路。
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教无序,学无门”的“老大难”问题,王汉明首创了“乐学”机制,让课堂教学遵循初探——深究——升华三个认识等级,并按照启发诱导——研究讨论——练习巩固的流程展开。这样教学既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性,又凸显了教师教的高效性,让语文教学变得快乐起来。针对文言文教学篇目多、背诵难度大的问题,他总结归纳出妙背文言文“九法”:分析背诵法、批注背诵法、口诀背诵法、整体背诵法、拈连背诵法、梳理背诵法、句式背诵法、特征背诵法、标点背诵法。这些方法把读与理解联系起来,通过读带动理解,通过理解提升读的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针对作文教学无序无法的问题,他尝试并提炼出“科学的宏观布局,有序的套路训练,长期的美文熏陶”教学策略。宏观布局上,他把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按序列、层次分解到初一至初三的48次作文训练中,每次训练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套路训练上,按照由单项到多项,由记叙文到说明文再到议论文的程序逐步推进;美文熏陶上,每次根据训练要求精选2—3篇优秀美文,指导学生抄录、诵读、品析,让他们在美文的濡染中认识生活,领悟作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