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寒、饮郁热临证举隅*

2016-02-01徐义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风湿热辛温红肿

李 清,徐义勇

(1.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南昌 330006)

湿、寒、饮郁热临证举隅*

李 清1,徐义勇2

(1.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南昌 330006)

中医的病机概念不仅见于各种情志疾病,临床亦常见于各种继发性病因的产生过程中,多见各种阴邪如湿、寒、饮等,郁而压抑阳气,派生出新的病因,多为火或热,治疗时应以原发性病因为主,即以温药为主,兼以泻火或者清热,如果寒凉药用量过重则不利于湿、寒、饮等阴邪的温化。只有当继发性因素占压倒性优势且原发因素基本消失殆尽时,才能用治疗继发性因素为主的方剂。故以临床痹病为例,阐述风湿热证与风湿郁热证的鉴别诊断要点。

湿;寒;饮;郁;热

郁作为中医的病机名称,不但多见于肝气郁,而且常见于各种继发性病因的产生过程中。中医是多因素、多系统的考虑问题,系统有一个时间轴,各种病因之间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温病学家所言“湿遏热伏”就是湿邪郁热。“湿遏”好像在浅层次或者周围,而热就伏在里。热是由湿派生的,热产生后成为一种新的病因与湿同时作用于一个或多个病所,即倒果为因。如何鉴别热是原发还是继发,试从风湿热痹病与风湿郁热痹病的鉴别要点谈起。

1 湿邪郁热

临床常有患者吹冷风后出现关节酸痛,晨起第2天关节红肿。从理论上可以这样认为,风邪“干忤”[1]经脉,经脉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聚而成湿,湿郁经脉,经脉气血欲祛除湿邪、疏通经脉而不能,气血与湿相搏故酸痛,湿停不去,机体只能调动自身阳气前来相助。阳性温煦可以燥湿,但阳气堆积于关节不得散发,局部阳气过旺转而化热,即风湿郁热。在此过程中湿由风继发而来,湿又生热,故病因病机为风湿郁热,热为派生出的继发因素。

诊断的目的是治疗。以上述痹病为例,诊断为风湿郁热与感受风湿热邪,二者的治则治法是不一样的。风湿郁热的痹病治疗首先需祛风湿,其次才能清热,即风湿才是主要矛盾。其次,在药物的选择上,应首选作用较强而非作用较为温和的祛风湿药物,即首选带有通达、疏散甚至解表作用的药物羌活、独活、细辛、桂枝等,而非汉防己之类,在此基础上配以清热轻剂即可。辛温祛风湿、燥湿药用量需较大,清热药用量需较轻。因为此时若重用清热药,则表面红肿热痛会明显减轻,但凉药易聚湿留湿,很快就容易复发。而治疗感受风湿热邪之痹病时,选择祛风湿药物就应以药性平和者为佳,避免温燥助热,如四妙勇安汤以忍冬藤易金银花,既祛风除湿又清热。

风湿热之痹病与风湿郁热之痹病,临床上患者都可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热既是症状,即患者自觉局部发热,又是体征,即关节局部触之较热。那么风湿热之痹病与风湿郁热之痹病如何鉴别?首先,风湿郁热之痹病,热是继发因素,所以症状出现有先后次序,多为先关节疼痛怯寒酸痛,继而出现关节红肿,如急性发作时次日晨起才出现关节红肿,慢性发作时可以半个月甚至1个月以后才出现关节红肿,足以证明从时序来说,热是继发病因,这是鉴别要点之一,即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

其次,第2个鉴别要点是郁象。风湿热之痹病郁象就不明显,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喜凉,甚至喜冰敷冷敷,全身汗出,脉多浮弦数不流利。风湿郁热之痹病,风湿郁象较明显,局部关节甚至全身怯寒,而且是关节红肿热痛的同时关节怯寒,局部不敢冷敷,常见无汗或汗出不彻,即只有当关节痛烦明显时阵作汗出,旋即汗收,脉多浮弦涩略数。郁作为病机,一般仅指气分,所以郁热即气分热,如果影响到血分便为瘀热,可以表现为夜间痛甚,痛如针刺,抽掣作痛,伴面色紫暗、舌边见瘀斑、脉多细,在女子则可月经色暗或月经血块较多。

2 寒邪郁热

《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即是典型的风寒郁热重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证明表寒闭,烦躁证明里有热,“不汗出而烦躁”即越不汗出烦躁越加重,可见热为继发,所以大青龙汤中辛温药用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凉药用石膏而非其他苦寒之品,防止闭遏阳气。石膏用量如鸡子大,有学者计算鸡子大石膏重约90 g[3],笔者利用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的原理,用排水法测量石膏的体积,在500 ml的量筒中加入150 ml水,随机选择一块质量为47 g的石膏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入量筒中,从水液体积的增大值测出该石膏体积为25 ml,从而计算出石膏密度为1.88 g/ml,再用相同排水法测得鸡蛋体积为50 ml,乘以石膏密度1.88 g/ml,最终得出如鸡子大石膏质量约为94 g。上述辛温药共计十一两,依据东汉度量衡相关考证,一两等于15.625 g[4],可见大青龙汤中辛温药用量远远大于凉药用量,这是治疗风寒郁热病证的关键。

3 寒风夹饮郁热

《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手少阳三焦腑位于半表半里,为人体营、卫、气、血、阴、阳表里出入的地带,寒闭卫、气、阳于腠理与焦膜即恶寒,卫、气、阳出于表与寒邪相争较剧,即发热而不恶寒,如此进退相争即往来寒热。“嘿嘿不欲饮食”即不欲饮不欲食,且患者多闷闷不乐心烦,此为土虚伏火,心烦即郁热所致,君药柴胡辛温升散符合“火郁发之”之义。“喜呕”是因饮郁在焦膜[5],不易呕出,患者常欲痛快呕出,甚至主动用手抠咽喉助呕。饮郁少阳焦膜,胸胁胀满不适,故用生姜、半夏辛开温化饮邪。

可见,郁作为病机的诊断有其鉴别要点,多见各种阴邪如湿寒饮压抑阳气致郁,并派生出新的病因,多为火或热,治疗时应以原发病因为主,兼顾继发病因。只有当继发因素占压倒性的优势、原发因素基本消失殆尽时,才能使用治疗继发因素为主的方剂。

[1]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2]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郭明章,孙燕,李宇航,等.仲景方中“石膏如鸡子大”的折算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7):1385-1386.

[4]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48-51.

[5]姚荷生.三焦辨证——焦膜病辨治[J].姚梅龄,姚芷龄,整理.江西中医药,2009(1):5-9.

R254

:A

:1006-3250(2016)04-0420-02

2015-07-20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2010BS2023)-郁证证候分类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李 清(1982-),女,辽宁人,讲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风湿热辛温红肿
《温病条辨》辛温芳香药应用探讨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喝香薷水祛热伤风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抗DNA酶B对小儿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价值
齐文升辛温法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
预防儿童风湿热 关键防上感
精彩片段
预防风心病,重在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