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际避税地问题

2016-02-01

法制博览 2016年16期
关键词:税收国家

张 悦

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275



浅析国际避税地问题

张悦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国际避税地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常见的国际避税方式,对国际避税行为产生的后果作出简要分析,最后列举部分现有的对国际避税行为的规制手段,探讨国际避税地存在的利弊及影响。

关键词:国际避税;问题

一、国际避税地概述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运用公开合法的手段,通过对纳税主体及客体的转移或不转移,实现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减轻或消除所需缴税款的行为。”[1]其与国际节税的区别在于前者所为不符合立法精神。避税地是指一国为吸引外国资本到本国进行经济活动而在在本国一定区域划定一定范围适用特殊的税收政策。近年来,国际避税的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通常被称为避税天堂,是指完全不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国际和地区。典型的有巴哈马和百慕大。第二种是征收某些所得税且不征收一般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如利比里亚和爱尔兰,纳税人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些地区进行避税。第三种常被称为税收遮蔽地,是指征收远远低于一般国际水平的所得税与财产税的地区,如瑞士及卢森堡。

二、利用避税地避税的常用方法

(一)设立常设机构

设立常设机构是指一个跨国公司在避税地设常设机构以拓展其国际业务,同时向该机构转移应税所得或其他税收客体,通过对总分公司的收入与费用进行人为分配来控制应缴税款额。常色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办事处、分厂、分店等等。

(二)设立基地公司

基地公司是指在避税地建立的,以转移利润、规避纳税为目的的公司。基地公司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组建,例如,可以以实业公司的形式建立,进行一些实体商业经营活动;也可以以控股公司的方式设立,进行投资管理活动。而更为特殊的一种是被称为“文件公司”的仅完成法律上规定的登记注册手续,完备法律所要求的组织形式和文件,却没有实体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唯一重要的活动是开具各种发票单据以转移利润,为高税国公司避税提供便利。此外还有中介公司、信箱公司等等形式的基地公司。

三、利用避税地的影响

避税地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此外,避税地的存在带动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增加了外汇收入,避税地日益繁荣。但是在更多经济学家的眼中,国际避税地的这些避税行为带来了更多的不利影响:

(一)巨额税款的流失

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将直接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不利于国家财政在国家发展需要领域发挥作用。美国100强企业中就有80%以上在各个避税地设立了控股公司,基地公司等类型的避税公司或办事机构,每年造成的美国政府税款亏损搞到一千亿美元以上,约占没够年均军费的四分之一。

(二)诱发国际洗钱犯罪

避税地通常有着完备的商业银行保密体系,同时制定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这就为其他国家到此为犯罪所得赃款进行“洗钱”活动提供了条件,也为他国税务机关到此进行调查造成了重重阻碍,不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三)导致资金的不合理流动

国际避税往往具有面积狭小、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等特点,虽然大量的外资流入能带动部分行业如服务业在避税地的发展,但是以大多数避税地的经济状况并不能使这些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在此形成了资金沉淀,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反国际避税

(一)国家单边反国际避税

1.制定反避税国内法律法规

例如,为保证德国在对外投资活动中税收平等及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联邦德国在1972年颁布了《对外关系税收法》。此类反避税法中通常包含规定反避税报告的义务,对国家所反对的避税行为做出规定以及界定滥用税法的违法行为。

2.加强税务行政管理

此外,为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对避税行为的禁止,税务部门常采用跟踪监控、传唤调查、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可能有问题的纳税人进行调查。同时税务部门也会集中地对某些出现国际避税行为较多的行业进行审计,采用包括自雇审计和雇佣民间国际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对纳税人及第三方提供的资料进行审计。

(二)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1.国际组织协同进行情报交换

协助进行国际反避税的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联盟及联合国等等。国际组织为国际反避税做出的努力包括为国家间双边协定制定范本,促进国家间进行反避税合作,召开会议交流反国际避税的方法和措施。

2.国家间的税收协定

“国家间的税收协定包括双边税收协定与多边税收协定。双边税收协定的内容通常包括交换税收情报,“包括交换居民和非居民可能逃避税收的信息、交换防止利用转移定价等手段进行避税的资料以及在双方进行税务调查时提供必要的帮助等等。”[2]此外,现在不仅仅是在岸国之间签订税收协定,在岸国与避税地之间也开始签订一些税收协定。

[参考文献]

[1]葛憔喜.国际税收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刘隽亭,刘李胜.纳税、避税与反避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D9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6-0296-01

作者简介:张悦(1996-),女,广东清远人,汉族,中山大学,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税收国家
国家公祭日
国家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把国家“租”出去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