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

2016-02-01陈云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肺疫乳猪副伤寒

陈云华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11)



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

陈云华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11)

2007年5月和8月者海镇拖木村2组蒋某家的猪场陆续出现了两次以初生仔猪发烧,呼吸困难,咽部喉下红肿,坚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发病快,无法采取措施或措施无效,2~4 h即死亡,死亡率为100%。

2007年10月初者海地区气温明显下降,温差较大,致使猪肺疫在部分村零散养猪户中暴发,由于交通不便,预防不到位,群众文化素质偏低,治疗不及时,使架子猪和肥猪出现死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以上两起病情,笔者均参与到现场诊断和治疗,根据其季节和特征症状,认为猪肺疫是主要根源。

1 发病情况

者海镇蒋某家的猪场建于2006年10月,实行科学化饲养方式,封闭式猪舍,乳猪期采用开食颗粒料(通威),中大猪为4%的预混比配制的全价配合饲料。防疫内容包括:猪瘟、仔猪副伤寒、丹毒、肺疫(口服苗),口蹄疫等。生产管理及技术规程十分规范。2007年5月,该场有1头母猪生产的乳猪,在进行免疫后3~4h,整窝乳猪出现了发热(40℃~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呼吸困难,咽喉下部红肿有硬块,口鼻发紫,流白色泡沫样物,耳根、腹侧,四肢内侧出现红斑、青紫,继而出现昏迷,并很快死亡。事后,猪场技术人员怀疑是猪瘟倍量免疫引起的过敏反应,在场负责人同意后,中止了倍量免疫,8月初,一窝没有进行倍量免疫的乳猪,同样出现了此情况,这引起了场内的高度重视。同月,又陆续有1窝乳猪发病并死亡,猪场技术人员根据症状,分别针对几种有类似症状的猪进行治疗,均无效果,后来找到了者海兽医站,经讨论并征得多方意见,即时按照最急性型猪肺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才使疾病逐渐得到控制。

2 流行特点

猪肺疫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牛、马、兔、鸡最易感染。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的春秋季节多发,营养缺乏,通风不良,拥挤、疲劳、长途运输等外界诱因,可致使猪体抵抗力降低,也会发生本病。该病的流行特点,一般为散发,也是地方流行,通常为猪瘟和猪丹毒的继发病。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5d,根据病情经过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有时未见症状迅速死亡,此型因咽喉下部肿胀,呼吸困难,口流涎液,俗称“锁喉疯”。如病程延长,体温41℃~42℃,食欲废绝,脉搏加快,头颈伸展,口鼻黏膜发紫,流涎。犬坐,犬卧,黏膜发绀,耳根、腹侧,四肢内侧有红斑,病程1~2d,病猪数小时死亡,死亡率100%。

3.2 急性型

本型最常见,除具有出血性败血症的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情胸膜肺炎,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初呈短而干的痉挛性咳嗽,后变为温咳,鼻流黏液,胸部叩诊有疼痛感,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呈犬坐,卧地不起,黏膜发绀,初便秘,后腹泻,皮肤瘀血或有小血点,病程5~8天,不死的则转为慢性型。

3.3 慢性型

主要症状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病猪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鼻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触诊胸部敏感,听诊有锣音,摩擦音,精神不振,食欲衰退,下痢,体况消瘦,关节肿胀,发育停滞,如不及时治疗,一般2周以上衰竭而死,死亡率为70%左右。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主要病变为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出血,尤以咽喉炎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为特征,切开颈下咽喉部皮肤,有大量浅黄色胶冻样纤维或混浊液体,全身淋巴结出血,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点,但不肿大,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皮肤有出血性斑点。

4.2 急性型

急性型除全身出血性病变外,主要呈大叶性肺炎,肺有不同程度的肝变,有水肿和气肿,肺气管内含大量泡沫状黏液,黏膜发炎出血,有纤维性附着物,肺小叶间浆液浸润,切面呈大理石状,胸腔及心包积液,气管内有大量包块状黏液,黏膜发炎。

4.3 慢性型

病猪尸体特别消瘦,解剖后肺肝变区扩大,有黄色坏死灶,外被结缔组织包囊,内含干酪样物质或脓液,有的形成空洞与支气管相通。心包和胸腔积水,肺膜和胸膜粗糙,增厚,相互粘连。

5 诊断

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现场诊断

诊断时,参照传染病学及猪常见病的临床症状,要注意猪肺疫与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猪流行性感冒、猪触性传染性胸膜炎,猪弓形虫和猪咽型炭疽的类症鉴别,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猪肺疫与这些疾病的最基本的类型鉴别有三点:一是除咽型猪炭疽外,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猪流行性感冒等临床均不出现咽喉部肿胀症状;二是除猪触性传染性胸膜炎外,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猪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均不出现犬坐犬卧现象;三是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触性传染性胸膜炎在临床上均无流涎症状。

6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了圈舍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消除降低猪抵抗力的因素,防止疾病发生。

(2)加强场内人员管理。饲养员不准相互串岗,兽医技术人员分岗位管理。

(3)禁止从疫区引猪,若必须引进时应严格检疫,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引进,引进后须隔离观察15d以后方可开栏。

(4)搞好环境卫生、圈舍、运动场及饲养管理用具,定期用2%~4%NaOH液进行喷洒消毒。

(6)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在饲料中添2%的多西环素,或利用中药加以预防,如解瘟散(白芨8g、石膏7g、雄黄1g、共研为末,拌入饲料1次喂服,每10d喂1次)。

6.1 治疗

采用20%磺胺噻唑钠或20%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如在第一次注射后,再配合内服长效磺胺片效果更好。内服:小猪2g,中猪4g,大猪6g。治疗18头,治愈16头,治愈率89%。

6.2 中药疗法

中药治疗猪肺疫,以清热解毒,清肺利咽为主,中药注射剂穿心莲注射液,清热解毒注射液肌注。通过学习实践及参照兽医偏方大全其药方为:板蓝根煎水,加大蒜、雄黄、鸡蛋清调服1剂/d,连用3d,治疗10头,治愈率91%。

7 体会

(1)从猪肺疫的发病过程来看,引导饲养员,学会观察猪群十分关键,对疾病及早发现治疗,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猪瘟和丹毒的继发),暴发其他呼吸道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2)正确选择疫苗,注意保存管理及操作,免疫时不漏防,操作得当,技术过关,确保疫苗的全部效价。

(3)必须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高饲养水平,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4)采用中药预防和治疗,经济实惠,原料易购易采,效果不错。尤其是正在建设的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中药预防及防疫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肺疫乳猪副伤寒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诗歌二首
中医从肺疫论治传染性肺炎的思路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牛几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mpN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云南省2005-2012年9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病原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