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貂绿脓杆菌与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治

2016-02-01高雨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绿脓杆菌乳山市水貂

高雨晨

(山东省乳山市午极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乳山 264500)



水貂绿脓杆菌与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治

高雨晨

(山东省乳山市午极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乳山 264500)

2015年8月10日,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寨镇的一水貂养殖场水貂出现发病症状。该场共饲养了水貂800只,饲喂自家配制的混合饲料,将生鱼、鸡架、膨化玉米与未经煮熟的毛蛋拌匀、和稀后进行饲喂。当年小貂与注射激素的水貂发病多,其中有2/3为公貂。发病后,场主曾对病貂进行过2次治疗。第1次,用氨苄西林口服,先锋四号注射,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明显。第2次,场主用氟苯尼考和先锋四号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笔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绿脓杆菌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1 临床症状

患病水貂精神沉郁,不食,拉绿色或白色粪便,个体大的先死,死后倒提后吐血水,口流发黑或深红色的黏液。

2 病理变化

肺脏严重出血,边缘有梗死;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肝脏有少许出血点,肾脏、淋巴结正常。

3 实验室诊断

3.1 绿脓杆菌的检查

3.1.2 生化试验 该细菌不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分解尿素,能形成硫化氢,靛基质试验、M.R.及V-P试验均为阴性。根据以上试验,鉴定细菌为绿脓杆菌。

3.1.3 动物试验 选用10只健康小鼠作动物试验,每组5只,1组用分离的细菌24 h肉汤培养物腹腔注射,另1组注射灭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只0.2 ml。结果显示,注射后对照组全部正常,种细菌培养物的于24 h内全部死亡,剖检后用肺脏和肝脏涂片、镜检,结果检出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经鉴定为绿脓杆菌。

3.1.4 药敏试验 采用10余种抗菌药,结果为环丙沙星,多粘菌素,诺氟沙星,先锋必呈高敏;庆大霉素、复达欣为中敏;其他抗药或耐药。

3.2 细小病毒的检查

病原检测 病貂症状明显的,采集粪便分泌物制成棉拭子,放置于专用稀释液中充分搅拌混合,用滴管抽取上清液,在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样品孔中滴加4滴提取液,5-10 min观察,结果为弱阳性。

4 诊断结果

综合临床诊断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确诊,引发这起水貂发病致死的病原为绿脓杆菌,并继发细小病毒感染。

5 防治措施

(1)立即对病貂和有症状的貂进行隔离,及时消毒貂舍,使用全价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貂的抗病力。

(2)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饲料中按临床常规用量添加恩诺沙星、多粘菌素或诺氟沙星,每天2次,连用5~7d。配合用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进行辅助治疗。严重脱水者可皮下或静注5%葡萄糖液。

6 体会

铜绿假单胞菌惯称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中,在正常人与动物肠道和皮肤上亦有存在,也易从外伤、烧伤及尿道感染等发现。因具有多种致病因子而且有强侵袭力,因此认为本菌并非潜在致病菌而是完全致病菌。水貂绿脓杆菌病传染性强,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为防止本病流行,除对患病或带菌水貂进行严格隔离外,对被污染的笼子、地面和用具,应彻底反复消毒,并注意把绒毛烧净。8月中、下旬是水貂换毛期,水貂抵抗力下降,脱落的毛绒随风飞扬,容易传播疾病,同时这个时期又是季节交替时期,早晚温差大,为该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此期间,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的消毒,不喂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可以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绿脓杆菌很容易通过伤口感染,因此应减少创伤,注射器械应严格消毒。该养殖场暴发本病的起因怀疑是在疫苗种过程中注射器具被污染。另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大量绿脓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导致本病发生。所以,治疗此类疾病时最好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药物,才能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避免浪费药物和延误防治时机,减少损失。

水貂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病貂表现出极度的消化紊乱,以腹泻,肠黏膜出血、坏死、脱落,排除灰白色为特征的急性、触性传染病。预防细小病毒的主要措施是种毛皮动物犬细小病毒弱毒细胞苗。仔貂可在断奶分窝后2~3周,皮下注射2 ml,成年貂1次皮下注射3 ml。注射后2~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12个月。及时免疫紧急免疫种。立即隔离病貂,对无临床症状的同群貂.注射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每只3 ml,要做到一貂一针,并要做好消毒,以防感染。

猜你喜欢

绿脓杆菌乳山市水貂
笼养数量对育成期水貂行为的时间分配的影响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支气管扩张患者最怕这种细菌
做好水貂冬毛生长期的管理工作
一例水貂肺炎克雷伯氏菌与绿脓杆菌混合感染的确诊
水貂犬瘟热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一例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研究
治失眠验方
治小儿腹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