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认知冲突” 打造活力课堂
2016-01-31欧晓方
欧晓方
[摘 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种“冲突”,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争议,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打造活力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认知冲突 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82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性矛盾,通常表现为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知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失衡。在学生学习新知之前,已经对不同事物有了初步的认知,当所学的新知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产生了“认知冲突”。教师如果善于运用这种“认知冲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化平淡为精彩,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捕捉知识易错点,诱发争议,在“冲突”中变错误为醒悟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易错的知识点,教师不能仅仅依靠示范讲解或者反复练习来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问题的目的,而要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与质疑、争议中变错误为醒悟,达到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
如教学“年,月,日”时,在关于平年与闰年的判断上,以1980~2000年为例,让学生按照学过的方法进行判断。在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得出2000年为闰年后,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整百年都是闰年?”有的学生认为是,有学生认为不是,然后教师又让学生判断 “1900年是闰年吗?”在教师有意制造的“冲突”中,学生总结出了“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才闰”的常用规律,加深了对闰年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易错点制造认知冲突,在学生的争议中,在大量的、具体的验证中,学生的思维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对“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有了更本质的认识。
二、触摸思维临界点,推波助澜,在“冲突”中变模糊为清晰
学生在面临认知冲突时会出现一种紧张而郁闷的胶着状态,这表明学生的思维已进入了思维的临界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维的临界点制造认知冲突,推波助澜,让学生在冲突中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变为清晰。
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当学生对小数除法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时,为了促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小数除法的过程中,当我们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时,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同样多;二是被除数的位数比除数的位数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况吗?是不是就这两种情况?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有学生认为,还可能会出现被除数比除数位数少的情况,例如1÷2.5、8.4÷0.56等,此时,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得出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小数除法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况,而对于其他情况则以激发学生思维冲突的方式来进行,如此一来,学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并能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三、挖掘教材拓展点,乘胜追击,在“冲突”中变完成为完善
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终结,在很多时候,这个结束点也是走向另一个新知识的起点。因此,在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之后,教师要注重乘胜追击,制造冲突,在冲突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完善与补充,进而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与认识趋向完美、全面。
如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首先从学生常见的天气预报入手,让学生说说“零下摄氏度”是怎么回事,使学生明白零下摄氏度是相较于零上摄氏度数而言的,它们分别代表着天气情况的两级现象,也可称之为相反现象,由此引出负数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再通过数轴、图例等直观具体的数据使学生对负数形成更深的认识。最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负数是不是只在一些数据统计、天气情况或者海拔情况上有用处,在其他地方还有用吗?或者说你能从生活中找出关于互为相反的两个量的情况吗?”在理论和生活的冲突中,学生学会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电梯的上下运行,开车时的方向相反,存钱与取钱,等等方面获得了新的认知,对负数的了解与认识更加全面。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认知局限于课本上仅有的一些例子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了解负数意义——建构负数特征——重构负数集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巧用认知冲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产生和化解的过程中获得全新的提升和深刻的体验,在这个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是波澜起伏的,也可能是波涛汹涌的,但肯定是活跃的,这样才构成了学生所喜爱和接受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