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2016-01-31朱小宁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羔布病布鲁氏菌

朱小宁

(湖南省湘乡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湘乡 411400)

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朱小宁

(湖南省湘乡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湘乡4114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养羊业大力发展,市场交易频繁,该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论述了布鲁氏菌的理化特性以及布鲁氏菌病对羊和人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这对于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促进养羊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羊布鲁氏菌病危害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主要包括羊种、 牛种、 猪种、犬种、绵羊附睾种和沙林鼠种等6个种。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对人均有很强的致病性,其中尤以羊种的致病力最强,且大约 80% 的感染由羊种布鲁菌引起。近年来,养羊业大力发展,由于引种和牲畜调运频繁、检疫不严格等原因导致该病在我国有蔓延趋势,对我国的养羊业发展和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 病原体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球状、球杆状或短杆状细菌。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水及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 1~4 个月,皮毛上2~4个月,鲜乳中8d,肉食品中2 个月,粪便中120d,流产胎儿中至少75d,子宫渗出物中200d。对干热、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冷冻状态下可存活数月。

布鲁氏菌对光、热、紫外线、常用的各种消毒剂、抗生素等比较敏感。日光直射数分钟,最长4h,紫外线直射 5~10 min,湿热 100 ℃ 1~4 min,0.2%~2.5% 的漂白粉 2 min以内均可将其杀死。

2 危害

2.1 羊

羊布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生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感染的,一些吸血昆虫也可传播该病。羊感染布鲁氏菌后会严重影响其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进而制约畜牧业、乳业、肉业和皮毛加工业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般母羊比公羊易感染,成年羊比羔羊易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为妊娠母羊流产,一般流产母羊常发生在妊娠后的 3~4 个月,母羊在流产前表现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起卧不安、生殖道内流出黄色和灰黄色黏液,且流产母羊多并发有生殖器官和子宫内膜炎,并排出污秽恶露。而呈布鲁氏杆菌病慢性经过的病羊则常常表现为妊娠母羊发生早产、产死胎、乳腺炎、胎衣不下、 关节炎和跛行,公羊则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不育和多发性关节炎等。少部分病羊继发有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2.2 人

布鲁氏菌病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蚊虫叮咬等途径感染人,人对羊布氏杆菌最易感。主要通过接触病羊,如饲养、助产、屠宰等,或者是直接食用未煮熟的羊肉所致。据报道,人间病例与动物病例呈正相关。养殖户、屠宰加工人员和兽医工作人员等特定人群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遭受感染的风险最大。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生殖系统疾病、关节痛、肝脾肿大,以及肌肉 - 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力。临床上与感冒和风湿病的症状相似,是城市中少见的一种病,一般综合医院的医生很难想到或认识到这种病,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布病在急性期是可以治愈的,一旦转为慢性,治愈难度较大,也可能终生不愈。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养殖管理

3.1.1 科学选址

养羊场的场址选择应远离人口密集的村庄、学校、医院和主要交通干线等,尽可能地将羊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且处于人居主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并严禁在人口密集地附近放养羊群,便于防疫隔离,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如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

3.1.2 慎重引种

对从未发生过布鲁氏杆菌病的羊群,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羊,严防疫病的传入。如养羊场确需进行羊群的品种调配、和补充种源引种时,应到具有县级以上畜牧部门认定,并核发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场家引种,调种时应通过引种地严格检疫,并证明该种羊健康后方可调入,调出方应向调入方出具《种畜禽合格证》、《兽医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件。种羊引入后应严格复查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半月,经确诊健康无疑后,方可转入栏舍内正常饲养,以防范引种带入疫病而引起羊群感染疫病流行。此外,养羊场在引种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明原因死亡的羊只,则需严格消毒后再进行焚烧、掩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和随处乱扔,以防范病源扩散。

3.1.3 加强饲养管理

规模养羊场应注意及时调整羊群,尤其在母羊发情配种期、母羊妊娠期、母羊产羔期,严禁不同生长时期的羊群混牧混养,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在羊群中横向传染。建立母羊产羔舍,母羊在产羔前 15d应及时转入消毒后的产羔舍内待产,坚决杜绝母羊在大群羊舍内产羔。经常注意清扫羊舍和产羔舍,保持羊舍内清洁卫生,并加强对羊舍、饲喂用具等的消毒,特别是在母羊产羔期间更应注意清扫和消毒。对母羊正常分娩或母羊发生意外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以及产道分泌物等用来苏儿溶液、石灰乳10%~20% 、氢氧化钠 2% 溶液等进行彻底消毒,再深埋无害化处理。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在母羊产羔排菌最盛时期传染给健康羊和与羊群接触密切的一些特定人群。

3.2 加强布病监测

建立布病防控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卫生、兽医技术队伍建设和培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卫生和兽医技术队伍,充实必要的监测化验仪器,开展布病防控技术研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定期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抽样检测,扩大监测覆盖面,对布病疫情形势和流行趋势进行评估,形成预测预警评估报告,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对确诊有羊感染布鲁氏菌的规模养羊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等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强制扑杀感染羊,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彻底消毒,净化病原。

3.3 加强检疫监管

加强检疫监管,杜绝病羊及其产品流通或上市交易。异地调运羊,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凭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对调运

的种羊、奶羊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调入后应隔离饲养30d,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养羊场调入调出羊时不申报检疫和隔离观察、有非正常死亡牲畜乱扔乱弃甚至非法出售等行为,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或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并不得享受一切畜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3.4 加强宣传培训

加大对各级卫生、兽医技术人员的布鲁氏分枝杆菌病防控知识更新培训。建立卫生、畜牧兽医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让广大养殖户及易感人群了解布病的危害性,提高兽医、养殖户、屠宰人员、动物产品加工人员等特定人群对布病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常规消毒,使其保持健康正确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减少布鲁氏分枝杆菌病感染。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5-271.

[2] 任丽萍,斯张国.羊布鲁氏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5):121-122.

[3] 李莉芬.羊布病对羊产业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的推广[J].当代畜牧,2016,(5):84.

[4] 周莉,候权书.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与个人防护[J].中国动物检疫,2016,(6):52-54.

猜你喜欢

产羔布病布鲁氏菌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研究发现湖羊产羔数存在近交衰退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崇明白山羊母羊繁殖性能研究
绒山羊产羔强度对母羊发情的影响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