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2例耳鸣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6-01-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会护理

陈 辉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 辽源 136200)



232例耳鸣患者的护理体会

陈 辉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目的 针对232例耳鸣患者发病的原因及影响耳鸣的因素,运用治疗护理相结合等方法,使患者尽快康复。方法 护理上加强心理疗法、松弛训练、饮食、睡眠指导,使患者转移注意力,加强患者对耳鸣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方式和方法。结果 对232例耳鸣患者的心理调查显示患者在焦虑、恐惧、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提高临床护理方法和改进护理措施,加强宣教使患者对耳鸣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应用松弛、心理疗法,从而改变了对治疗护理的态度,减少了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耳鸣;护理;体会

耳鸣是在无外界相应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1]。发生机制病因复杂,临床上常见,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现阶段人们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也逐渐增多,耳呜一旦出现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2],现将我科护理耳鸣患者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辽源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的232例患者,其中男性121例,女111例,年龄20~65岁,平均45.7岁,职业:干部165例,工农59例,学生8例。病程1个月~3.5年。患者均经过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往往表现紧张、焦虑、身体不适、抑郁、厌烦生活、不能精神集中等。

2 护 理

2.1 松弛训练:身心疲惫和精神紧张可以加重耳鸣,所以护士应指导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或抑郁情绪,让患者保持身心松弛,闭目养神或静卧,以减轻身心紧张状态。护士要积极与患者交流,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一旦出现耳鸣要稳住心态,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看书、听音乐、唱歌、但不要去太刺激喧闹的场所,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高兴的事情转移分散思想,不要让耳鸣成为患者心烦事,转移注意力这对患者有非常好的效果。

2.2 心理护理:自觉性耳鸣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很难作出正确的病变部位的诊断,一般患者常常会有耳鸣不控制,要终生携带的观念,心理因素也是造成耳鸣的原因[3]。护士首先要讲解听觉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可能影响耳鸣的不利因素,要鼓励患者自我调节低落情绪,避免急躁、激动、上火等不良个性带来的负面情绪,转移患者的不良心理,如让患者不要怕吵闹,整日闷闷不乐,寻求安静处,这样反而加重心理负担,可以组织一些娱乐活动,给患者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娱乐节目,下棋、讲故事,使患者转变情绪,有效的忘记自己的病症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所以为提升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必须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4]。护士在护理上一定要注重倾听,耐心细致的和患者解释并进行护理指导,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情感与想法,帮助患者找到恐惧、焦虑的病因所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护患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自身心理防御能力,努力消除影响耳鸣的心理因素。

2.3 加强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和交流经验,具备反应敏捷、动作娴熟,护理操作业务熟练、沉着准确,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积极向患者介绍科室在全市的治疗与护理水平,负责医师、护士的特长和电话,便于及时沟通,注意安排病室的环境整洁干净,室温调节舒适,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入睡,明显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报道舒适性护理疗法对提高耳鸣耳聋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疗效[5]。提高护士的心理专业知识,尽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做好每个患者的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烦躁、焦虑的心理变化,并能够向患者提供告知耳鸣相关的药物治疗、心理、环境等方面指导。增加自身责任感,密切巡视、观察患者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压力疏导,消除其思想顾虑。

2.4 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消除影响耳鸣的因素,嘱患者一定不要过度紧张,要根据医嘱用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健康干预,鼓励培养兴趣点,采取听音乐、唱歌松弛疗法,缓解紧张的情绪。尤其年轻患者应注意饮食、睡眠,不要饮酒,培养高尚的情操,少食用动物内脏,限制钠盐和高脂,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疲劳,注意精神状态,保持良好乐观心态,避免氨基糖甙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使用,要叮嘱患者学会查看药物成分使用说明书,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应用含有此类药物成分的药,并积极提高自我预防导致耳鸣疾病发生的因素。

3 结 果

临床对232例耳鸣患者的心理调查显示发现,本组患者有一半以上出现紧张、烦躁、焦虑、失眠状况,良好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精神不能集中、焦虑、恐惧、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明显减少,患者睡眠改善明显,临床治疗效果好转率由78%提高到91%,患者满意率达到9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 结 论

耳鸣病因复杂,很多患者出现恐怖不安和焦虑等心理障碍,患者常常出现精神不集中、头昏等症状,一般休息睡眠不好。一旦患病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年轻患者,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一般年轻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在心理影响方面,以抑郁、厌烦患者所占比例较多,在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以对生活失去乐趣、精神不能集中、身体不适患者居多[6]。

通过对232例耳鸣患者的有效护理,及时改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态度,使患者积极配合尽早治疗,护士密切与耳鸣患者合作,提高临床护理方法和改进护理措施,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饮食、睡眠、运动等综合方法,加强宣教,普及耳鸣的相关知识讲座,使患者对耳鸣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改变了对治疗护理的态度,指导患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消除患者错误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并积极消除心理的障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患者的负性心理,护士注意沟通的技巧,应用使其接受的治疗护理方法,使患者高兴放松,护士应用松弛、心理护理疗法,帮助患者摆脱耳鸣带来的痛苦,使其增强信心,缓解心理障碍,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对我科满意率明显提高,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玉.耳鸣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 (8):1271.

[2] 田金梅,金耀华.耳鸣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23-24.

[3] 王洪田,周颖,翟所强,等.耳鸣心理学问题[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3,17:14-15.

[4] 冯喜慧.耳鸣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思路构建[J].中外健康文摘,2013,(45):43-44.

[5] 梁思杏,侯晓慧,魏丽芳,等.舒适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690-692.

[6] 冯喜慧.耳鸣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及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4,(14):374-375.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58-02

猜你喜欢

体会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