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6-01-31代琳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应用

代琳琳

(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代琳琳

(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及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身体功能降低,呼吸功能受损,肺功能衰竭等,使其生存质量明显降低[1]。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关系密切,早期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笔者以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例,采取优质护理,其效果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技术诊断,与中华医学会[2]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相符;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55~80岁,平均(66.7±6.8)岁;病程3~18年,平均(9.3±2.4)年;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变化,向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因、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叮嘱患者谨遵医嘱用药,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①创建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护士需转变护理理念,树立优质护理责任意识。以高度热情、亲切友好的态度迎接患者,积极向患者讲解该病发生原因、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等,护士应一路引导患者至病床,向患者做10 min自我介绍,掌握患者基本资料,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创建相互信任、友好的护患关系。②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努力改善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交流,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适当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得到最佳护理。③康复护理。患者康复护理期间,需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和体力情况,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改善患者通气状况。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锻炼,如慢跑、打太极、快走、瑜伽、五禽戏等,以此提高机体免疫力。④去除病因。患者治疗和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诱发该病的因素,叮嘱患者戒烟,注意防寒保暖,改善居住环境,尽量减少粉尘刺激,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在疾病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记得戴好口罩。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住院期间及日常生活中以清热化痰、滋养润肤食物为主,多进食清淡、易消化、丰富维生素、足够热量食物,以水果、蔬菜为主,尽量减少海鲜类食物。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包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以及FEV1%。

1.4 评价指标:采取SF-36量表[3]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包括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中的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s)在检验时采取t,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对比:观察组护理前FEV1(1.51±0.41)L、FEV1/FVC(42.3±8.9)%、FEV1%(50.3±4.8)%;护理后FEV1(1.80±0.51)L、FEV1/FVC(68.9±10.1)%、FEV1%(68.9± 8.6)%;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FEV1(1.50±0.40)L、FEV1/FVC (43.1±9.0)%、FEV1%(51.0±5.1)%;护理后FEV1(1.67±0.49)L、FEV1/FVC(59.3±9.5)%、FEV1%(57.8±6.3)%;两组护理前后及组间护理后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观察组日常生活(81.3±9.6)分、精神状态(84.3±12.4)分、社会功能(82.7±9.6)分、躯体功能(84.9 ±8.7)分;对照组日常生活(69.3±11.5)分、精神状态(71.2± 12.8)分、社会功能(72.0±13.8)分、躯体功能(71.5±14.9)分;两组对比,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4],表现为胸闷、气短、食欲降低、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呼吸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老年人为高危人群,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减弱,免疫功能降低,身体耐受力差,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病原体易侵袭;另外,肺泡间质纤维化严重,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减少,肺功能明显降低[5],使患者治疗难度明显增加。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的显著提高,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日渐深入发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改善离不开有效的治疗措施,而科学的护理措施也与患者肺功能改善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促进意义。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心,强化患者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水平[6]。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都需要为患者着想,将患者放在首位,紧密围绕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而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重视患者疾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和康复指导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及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重视患者疾病情况及个体性差异,采取针对性护理,以此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优质护理的实施,重视患者情绪变化,采取必要心理疏导及康复指导,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优质护理的开展使医疗人员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使其主动深入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启芬.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85.

[2] 周雪琴.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5):179-180.

[3] 卢兴黎.优质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响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11):180-181.

[4] 周丽平,董秀华,陈闰闰.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2):205-206.

[5] 刘贤亮,关风光.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09-110.

[6] 李雪萍,李永燕,罗琼.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 26-2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30-02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