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压药及其用药原则和合理使用
2016-01-31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王 岩(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常用降压药及其用药原则和合理使用
王 岩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降压药;用药原则;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是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2级或以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心、脑、肾损害和并发症患者,以及高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的患者,必须根据其病情合理应用降压药物,逐步提高高血压及其所致疾病的治愈率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此,笔者在分析常见降压药物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1 常用降压药物
1.1利尿剂: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同时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部分患者单独应用即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效果不佳时加用利尿剂可发挥协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药物。
1.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由于基本不影响心排血量,很少引起心动过速,降压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
β受体阻断剂能安全有效降压,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慢阻肺、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长期服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
1.3钙通道阻滞药:该类药物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经细胞膜钙通道进入细胞内,松弛血管平滑肌,减少末梢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目的,但不减少脑、冠状动脉和肾脏的血流量。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1.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能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量和缓激肽的降解速度,扩张血管而达到降压目的。由于降压效果较好,还能降低心力衰竭、肾脏疾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临床利用较为广泛。
1.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这类药物包括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适用于各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可用这类药物替代。
2 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2.1初始药物个体化:第一次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应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情况选用有效的降压药物,避免并发症的加重,防止损害靶器官。
2.2针对发病机制用药:如能确定高血压的病因和机制,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
2.3应用长效制剂平稳降压:缓释或长效类抗高血压药物服用方便,比短效制剂降压更持久更平稳,可以有效控制夜间与晨峰血压,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4小剂量联合用药:对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时通常应该服用比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患者对小剂量单一药物反应较好,但血压未达到目标水平,应在良好耐受情况下逐渐增加该药剂量。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常需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最大程度降低血压,降低与剂量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2.5预防首剂综合征:患者初次应用某种降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不适应,可能会出现心慌、气促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因此,初服剂量宜小,采用较小有效剂量获得疗效,防止低血压综合征。
2.6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患者入睡后新陈代谢减慢,血压相应降低。如在睡前服用降压药物,药物作用高峰期可大幅度降低血压,减少血流量,血管内膜上可吸附有凝血物质并聚集成凝块,可引发缺血性脑中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7坚持长期治疗:在确定有效治疗方案并在血压控制后仍需继续用药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频繁改变用药方案,这是长期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3 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3.1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选用药物: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首选单药治疗。但由于长期单独应用降压药物后或降低降压效果,故临床厂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患者,宜静脉应用硝普钠、呋塞米等药物迅速降压。
3.2根据并发症选用药物:高血压合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者,不宜选用β受体阻断剂;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者,宜选用利尿剂、卡托普利、哌唑嗪等药物;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年龄在50岁以下者,宜选用β受体阻断剂;高血压合并肾功不良者,宜选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高血压合并消化道溃疡者,宜选用可乐定,不能使用利血平;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痛风者不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可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利血平、甲基多巴;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宜选用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高血压合并妊娠者不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可用甲基多巴。
3.3合理联合用药
3.3.1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根据病情、药物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等实际情况,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5大类药物,通常由两类小剂量的降压药组成,以选择长效、缓释制剂为主。
主要联合方案有:利尿剂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者可防止前者所致钾流失;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前者可抵消后者的心率减慢作用;钙通道阻滞药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者能抵消前者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断剂,前者可抵消后者的减慢心率作用。
这些联合用药实际是一种阶梯疗法,减少药物剂量、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1-2]。
3.3.2与非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常与他汀类降血脂药、阿司匹林等合用,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动脉硬化和血管栓塞的发生,有益于高血压的治疗。
3.3.3与降压中药联合应用:可联合应用珍菊降压片、地奥心血康等中成药,减少西药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3.4降压周期的设定:应尽快及时将血压降至目标血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应用降压药物,大部分经数周到数月将血压降至目标值;年轻和较轻病情患者可适当缩短周期;病情严重、病程较长、老年患者和有靶器官损伤、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适当延长降压周期,讲求个体化。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一种顽固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实践中应抓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纠正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在利用药物进行降压时要坚持平稳降压,持之以恒。高血压患者必须了解自身疾病,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这不但可平稳控制血压水平,避免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
[1] 雷勇.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黄璇.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153-154.
R972+.4
A
1671-8194(2016)20-0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