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救治经验
2016-01-31张晓萍
张晓萍
(辽宁省鞍山市妇儿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4)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救治经验
张晓萍
(辽宁省鞍山市妇儿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4)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救治;经验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的病死率与伤残率占我国新生儿病死率与伤残率的主要部分[1]。如何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病死率,提高其存活率与生存质量,是儿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9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62例,女36例。入院日龄为生后10 min~18 d,平均3.1d,胎龄28~34周,平均(32.6±2.1)周。出生体质量600~1489 g,平均为(1314.6±162)g,其中<1000 g 6例。自然分娩57例(58.4%),剖宫产41例(41.6%)。
1.2 主要并发症:包括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53例,低体温,硬肿症15例,肺炎16例,肺透明膜病29例,贫血17例,多血症28例,低血糖症34例,高血糖症13例,颅内出血21例,肺出血6例,并发呼吸衰竭5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
1.3 主要治疗措施:①体温管理:有并发症的重症患儿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放在预热至中性环境温度的辐射式抢救台保温。其他婴儿置自控式早产儿暖箱内。②呼吸管理: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同时去除引起呼吸暂停的继发因素。严重者给予(CPAP、IPPV)正压给氧。本文有33例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其中17例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本文有29例合并肺透明膜病,其中18例在生后6 h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③营养与喂养:生后4~6 h开始静脉输液,输注5%葡萄糖溶液,用输液泵24 h维持,速度为4~6 mg/(kg·min)。必要时第2、3天分别加用6.9%氨基酸、20%脂肪乳液静点。剂量均从0.5 g/kg开始,每日增加0.5 g/kg,逐渐增至2.0~3.0 g/(kg·d),至肠道喂养时停用。生后1~2 d开始喂养,采用早产儿配方液,可依不同情况应用连续性或间断性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肠管喂养。④预防感染:静点丙种球蛋白(IVIG),剂量为400~500 mg/(kg·d),1~3次。
2 结 果
2.1 预后:治愈及出院时好转74例,治愈率为75.2%,死亡24例,病死率24.8%。死于重症RDS 9例,颅内出血5例,硬肿症肺出血4例,吸入及感染性肺炎呼吸衰竭6例,,MAS并发肺高压4例。1例600 g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70 d,出院时一般情况好,呼吸佳,出院体质量为1955 g。
2.2 随访:对其中22例患儿经3个月~2年的随访,1例600 g超低出生低重儿,6个月时体质量达4695 g,未见智力及运动发育异常情况。2岁时,智力及运动发育均正常。6例至1岁时诊断为脑瘫后遗症,15例经1年随访未见智力与运动发育异常。
3 讨 论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以及医护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病死率已稳步下降,极低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提高,文献报道高达66.6%~95%[2],超低体质量儿的存活率亦提高。如何加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管理与并发症的防治仍是我国新生儿医学主要任务之一。我们的体会如下:①体温管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因为身体小,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快,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热低,靠自身很难维持正常体温。所以维持恒定的中性环境温度对极低出生儿至关重要。我们的经验是对ELBWI生后先置于辐射式抢救台上,便于处理操作,用塑料薄膜遮盖婴儿体表,以减少热量损失和不显性失水。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可置于双面闭式暖箱内。维持体表温度在36~36.5 ℃[3]。初生3 d内暖箱湿度维持在90%,生后1周湿度可降为40%~60%。②呼吸管理:据统计出生体质量<1800 g(妊娠周龄<34周者)至少有25%发生呼吸暂停[4],而<1000 g几乎100%有呼吸暂停发作[5]。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如处理不当可因脑缺氧性损害造成脑瘫。在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时我们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例600 g ELBWI生后6 h出现呼吸暂停共持续35 d,未给予呼吸机通气,而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达到治疗效果。③ELBWI的喂养:为了提高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肠道动力模式的成熟,减少胆汁淤积并尽快适应胃肠道喂养,我们采用早期微量喂养[5]。在喂养过程中出现呕吐、腹胀、胃内残留等,可暂时改用十二指肠喂养,以解决喂养不耐受现象。本组结果表明,经早期喂养的③ELBWI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累积光疗时间、建立吸吮吞咽时间及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均明显缩短。说明早期喂养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完善有促进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④感染的防治:ELBWI病死率高,其中感染是主要原因。有报道ELBWI的感染发生率高达50%[6-8]。我们采取了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同时合用丙种球蛋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0-184.
[2] 金汉诊,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1.
[3] Hauth J,Merenstein G.Guidelines for perinatal care[M].4thEd.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1997:167.
[4] Cloherty JP,Stark AR.Manual of Neonatal Care[M].4thEd.Philadelphia:Lippincott,1998:374-378.
[5] Avery GB, Fletcher MA, MacDonald MG,et al.Neonatology pathophysiology management of the newborn[M].5thEd. 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1999:464-465.
[6] Barton L,Hodgman JE,Pavlova Z.Causes of death in the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J].Pediatr,1999,103(2):446-451.
[7] 顾志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56-157.
[8] 李素萍.免疫强化营养治疗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3):63-65.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