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腹泻的诊疗体会

2016-01-31纪林林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诃子蛔虫绦虫

纪林林

(甘肃省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1300)

犊牛腹泻的诊疗体会

纪林林

(甘肃省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1300)

犊牛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1-3月龄的犊牛,以腹疼、腹泻、脱水、酸中毒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则出现体温下降,眼窝下陷,结膜发绀,痉挛瘫痪及神经症状,严重者因脱水、酸中毒3至7天死亡。近年来,笔者收治犊牛腹泻60例,治愈57例,死亡3例,治愈率与死亡率分别为95%和5%,疗效极为满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不妥之处,请同行斧正。

1 病因

1.1初乳饲喂不足。犊牛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免疫力降低,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另外,犊牛体质虚弱,饲喂过晚,铁盐不足等引起肠胃蠕动迟缓,胎粪迟迟不能排除,初乳不能很好消化,停留时间过长,并分解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刺激肠胃黏膜,也是造成腹泻的主要原因。

1.2饲养管理不当。哺乳母牛和犊牛饲养环境潮湿,牛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剧变,寒冷等也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3细菌感染引起发病,饲养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感染也可以引起犊牛腹泻。

1.4寄生虫导致发病,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犊牛新蛔虫和莫尼茨绦虫。

2 病状

2.1消化不良性腹泻,病初无明显的前期症状,而突然发生腹泻,体温、呼吸、脉搏多无变化。特征是排水样带酸臭味粪便,粪便中混有消化不全的乳凝块,呈乳白色或黄绿色,排便频繁。3日后全身症状明显,迅速出现脱水和自体中毒症状表现眼球下陷,消瘦,卧地不起,心跳快而无力,达125次/分钟,呼吸疾速60次/分钟,呼出气有冷感,体温下降,有时可降至36℃以下,昏睡不能起立,四肢抽搐,最终因机体脱水、酸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

2.2微生物所致的腹泻,开始体温升高,可达40-42℃,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和反刍停止,呼吸和心跳亢进,继而出现腹泻,粪便呈恶臭的稀糊状,混有大量的粘液、血液、脓汁,排粪次数增多,呈里急后重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加重,多数死于自体中毒和败血症。耐过的患犊恢复很慢,生长发育迟缓。

2.3寄生虫导致的腹泻,拉灰白色糊状腥臭粪便,粪中混有蛔虫体或绦虫孕卵结节,实验室检查,粪便中查出虫卵。犊牛新蛔虫病多为急性经过,莫尼茨绦虫临床症状多为慢性,两者均以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缓慢为特征。

3 剖检

犊牛腹泻死亡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胃黏膜充血水肿,混有胶状液体,胃内有大量乳凝块,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肠内混有血凝

4和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胆囊充满黏稠暗绿色胆汁,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

4 诊断

根据病因分析、临床症状、病尸剖检,即可作出诊断。

5 治疗

犊牛腹泻的治疗应除去病因,辨证施治,中西结合,增强机体抵抗为原则。

5.1消化不良性腹泻

5.1.1胃蛋白酶10片稀盐酸5ml大蒜酊30ml多维素片15片,加常水适量,一次灌服,每日两次。

5.1.2用0.2%亚硒酸钠6ml肌肉注射,早晚各一次。

5.1.3中药方剂用乌梅散(原方见《元亨疗马集》)加味:乌梅20g、柿蒂15g、黄芩15g、姜黄10g、诃子10g、党参15g、焦白术15g、茯苓10g、炙甘草10g、炒山药10g、炒扁豆10g、炒薏仁10g、莲肉10g、大枣3枚,以上中药混合,一剂早中晚三煎,取汁候温灌服。

5.2细菌及其毒素性腹泻

5.2.1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5%碳酸氢钠200ml,10%安钠咖10ml,地塞米松5mg,分组一次静脉注射,每日静注一次。

5.2.2自拟四黄解毒汤:黄连20g、黄芩15g、黄柏15g、大黄15g、焦山枙15g、乌梅15g、诃子15g、干柿饼半个(捣碎),水煎取汁,候温加鸡蛋清一枚早晚灌服。

5.3寄生虫性腹泻

5.3.1犊牛新蛔虫引起的腹泻,丙硫咪唑片10-15mg/kg体重灌服驱虫。

5.3.2莫尼茨绦虫引起的腹泻,10%硫酸铜100-150ml,灌服驱虫。

5.3.3加味万应汤(见《医学正传》):槟榔10g、大黄20g、皂角10g、苦楝根皮20g、黑丑20g、雷丸10g、使君子20g、木香10g、贯众10g、乌梅10g、百部10g,上药水煎取汁,候温空腹灌服,服后1小时再灌植物油200ml蛔虫、绦虫随粪便排出。

6 病例

城关镇红沟村陈录保家一头3月龄红白花公犊,粪便稀溏,经多次灌服西药疗效甚微,且日渐消瘦,于2015年6月15日来我站就诊。经检查:该牛喜卧,懒动,皮毛粗乱,眼窝下陷,可视黏膜发绀,饮水欲废绝,肠鸣腹泻,排黄绿水样粪便,尾脉细弱,呼吸38次/分钟,脉搏120次/分钟,体温38℃,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

治疗:(1)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氯化钠300ml,5%碳酸氢钠 200ml,10%安钠咖10ml,地塞米松5mg,四环素100万单位,分组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注射3日。

(2)中药:黄连10g、姜黄10g、黄芩15g、黄柏15g、大黄15g、焦山枙15g、乌梅(去核)20g、诃子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草10g、炒山药10g、炒扁豆10g、炒薏仁5g、莲子肉5g、大枣3枚,干柿饼半个(捣碎),水煎灌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剂。6月18日,该犊复诊,该犊精神略有好转,吮乳有力,排粪次数减少,粪便转稠,唯食欲依旧不佳。治疗西药同前,中药继上方减去黄连、姜黄、诃子,加炒麦芽30g、焦山楂15g、神曲20g,连续治疗3日。6月21日再诊,该犊精神良好,饮食欲倍增,大便成形,腹泻终止,嘱畜主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多营养饲料和清洁饮水,半月后随诊走访,开始增膘复壮。

7 体会

7.1该病多发于3月龄左右的犊牛,有明显的腹痛、腹泻,脱水症状即可确诊。

7.2治疗中应坚持审因辨证,消除病因,中西结合,对症下药,即收良效。

7.3加强哺乳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发生和促进犊牛早日康复的关键环节。

S853.33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2-0041-02

猜你喜欢

诃子蛔虫绦虫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诃子属药材多指标成分研究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藏药材毛诃子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