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猪丹毒的体会
2016-01-31严竹君张建峰
严竹君,张建峰
(1.陕西省周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710400;2.陕西省周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防治猪丹毒的体会
严竹君1,张建峰2
(1.陕西省周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710400;2.陕西省周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以高热和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疹块为特征的一种热性传染病。根据笔者临床统计,本来接近灭绝的猪丹毒,近几年又突然在一些场户散发,且原有的治疗用药表现疗效不佳,我们借鉴同行的经验,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
病原体为猪丹毒杆菌,菌体呈极纤细的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该菌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各器官、耐过猪的扁桃体、肠道和胆汁中,由病猪的排泄物污染了环境,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夏季高温、高湿,饲养密度很大或猪只本身出现免疫抑制等情况时,致使猪丹毒杆菌趁虚而入从而发病。祖国医学认为:由于饲养管理不良,外界气候变化,猪舍潮湿闷热,猪只感受疫邪后传里入营,逼血外越故见斑疹,邪入于肺而见咳喘,邪陷胃肠则见大便秘结或腹泻。
2 主症及分型
2.1最急性型 发病突然,在皮肤尚未出现红斑之前就突然死亡,临床较少见。
2.2急性败血型 病初体温突然升至43℃,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卧地不走,两眼发红肿胀,不少病例便秘、尿红、呕吐。继而在耳根、颈部、胸腹及股内侧皮肤较薄处,出现菱形大小不同的暗红色疹块,手指按压时疹斑消退,离之则复原样,若转为淤血、出血时,指压不褪色。但当疹块出现后,体温可降至正常。此型临床多见。
2.3慢性型本型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皮肤病变严重或病程延长,疹块处或颈部、背部、耳尾的皮肤坏死、增厚变硬似皮革样,进而脱落,表面呈红色、油脂样的肉芽组织;其二是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被毛粗乱,呼吸迫促,心跳加快,咳嗽,逐渐疲弱而亡。
3 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
3.1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全尸皮肤有大小不等暗红色特征性菱形疹斑(俗称“打火印”),胃肠均有炎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充血多汁,脾呈樱桃红色、肿大、充血,肾表面如云雾状、呈暗红色、切开皮质部有暗红色小点,心包积水,心外膜点状出血。慢性型在心脏的房室瓣常有疣状物,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3.2实验室诊断 从耳静脉采血或切开疹块挤出血液或渗出液涂片,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单个、成对或成丛排列平直或微弯长丝状杆菌。将所取样品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上,经24h后,出现纤细、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针尖大露珠样、直径小于1mm的菌落,即为猪丹毒杆菌。
4 防治
4.1预防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高热高湿环境刺激、采取合理密度养殖,易发季节在水中定期加入优质电解质多维,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或添加中药清瘟败毒散。二是在搞好基础免疫(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的同时,搞好猪丹毒菌苗注射,并注意配合使用免疫增效剂。
4.2治疗 发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头孢唑啉钠2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对同群疑似病例添加清瘟败毒散(组成:生石膏120g、地黄30g、黄芩25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赤芍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水牛角60g,功能泻火解毒、凉血,主治热毒发斑,高热神昏)。
5 病例
2015年8月30日,周至县尚村镇马村高某饲养一圈8头70kg左右育肥猪发病,初期发烧,卧地不食,身上有大小不等菱形疹块,1天后,斑面增大呈紫红色。继而两个育肥圈10头猪陆续发病,有1头初产母猪怀孕2个月身上亦出现疹块,发烧不食后流产,场方兽医疑似猪丹毒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1天后,病情未见明显减退,故邀诊疗,即临床检查初诊为猪丹毒,遂剖检病变,主要是脾脏肿大,肾脏於血,肺脏淤血、水肿,最先发病猪心脏可见疣状心膜炎病变。采集病料后,经化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丹毒,故对假定健康猪立即注射疫苗,对有临床症状的猪及同圈猪进行隔离治疗。群体处理:清瘟败毒散(5kg/吨料)+安乃近(800g/吨料),混合拌料,连用3天;个体处理(不食并有明显症状者):头孢唑啉钠20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天,连用3天,并对猪场内主干道及猪舍内的过道用20%石灰乳进行全场消毒。经上述处理,除3头发病较早,病情较重的猪只死亡外,再无新病例发生;病猪食欲增加,病情得到控制,1周后猪群逐渐恢复正常。
6 小结
夏秋季高温高湿及饲养密度过大极易诱发本病,故对高危猪群(2-10月龄)应从猪舍环境及添加保健药等方面进行有效防控;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选择相应疫苗开展防疫,可有效防止发病;猪丹毒的常用治疗药物青霉素对本菌的敏感性已显著降低,故应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敏感药物。
S858.23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2-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