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与糖尿病研究进展*
2016-01-31蒋云霞冯晓桃
赵 伟,蒋云霞,冯晓桃
(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 550003;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宁 530001; 3.广西中医学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南宁 530001)
浊毒与糖尿病研究进展*
赵 伟1,蒋云霞2,冯晓桃3
(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 550003;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宁 530001; 3.广西中医学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南宁 530001)
通过研究文献对浊毒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评价,发现在糖尿病的发病和治疗中浊毒起重要作用,浊毒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浊毒为患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迁延和深化的关键所在,解毒化浊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尚缺乏糖尿病浊毒内蕴辨证论治的统一标准,亟需开展相关标准化研究,规范和促进解毒化浊药物对糖尿病防治研究工作。
浊毒;糖尿病;综述
浊毒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其病理特性兼“浊”“毒”两者之长,致病广泛、凶险、怪异、繁杂、缠绵难愈、变证多端,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相符合[1-2]。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关于浊毒与糖尿病的记载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如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等对此亦有所记载,遗憾的是没有进行系统论述,未能形成理论体系。随着对糖尿病发病学及治疗学研究的深入,浊毒与糖尿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医学界关注,逐渐成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方向。相关研究已积极展开并初见成效,笔者复习古今文献,就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评价和综述。
1 病因病机
1.1 浊毒前体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痰湿、水饮、瘀血为最常见的浊毒前体,其在体内聚积日久均可变生浊毒。研究发现,痰湿证占糖尿病各种证候的78.5%,血瘀证占糖尿病各种证候的76.2%,两者均是糖尿病的最多见证候[3]。痰湿是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病理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瘀血贯穿糖尿病始终,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
1.2 外感浊毒致糖尿病
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胰腺,化燥伤津,消骨耗液发为消渴。现代研究证实,科萨奇B4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B细胞,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而诱发糖尿病,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
1.3 内生浊毒致糖尿病
内生浊毒是糖尿病病因病机中的重要部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其病机演变过程尚无统一认识。有学者将糖尿病浊毒为患的病机演变分为三个阶段[6],即初始阶段(浊瘀血分)、持续阶段(由浊致毒)及并发症阶段(浊毒内伤)。有学者认为,在糖尿病相应的阶段中,浊毒作为病变的主要矛盾主导着病机的变化,并影响和决定着糖尿病病理变化的规律[7]。分析目前文献,糖尿病浊毒为患的病机演变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阶段,早期阶段即糖尿病前期,此期患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饮食起居失节等导致脾、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逐渐受损,水饮、痰湿、瘀血聚积体内而致浊毒生成。研究发现,在糖耐量减低阶段浊毒已形成[8];中期阶段即糖尿病期,糖尿病前期浊毒含量不多,若病情进一步进展,机体代谢明显紊乱,水湿、痰饮、瘀血进一步聚积,浊毒明显增多,包括湿浊、痰浊、糖毒、热毒、瘀毒、痰毒、湿毒等,是糖尿病的基本致病因素和重要病理机制,常常兼夹为患而致糖尿病[9-10];晚期阶段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期,此期患者因脏腑功能明显受损,水湿、痰饮、瘀血堆积,浊毒大量化生,壅滞体内,劫耗脏腑经络气血,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发现,浊毒络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迁延、反复的关键所在[11-13],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共同病机[14-15]。
2 辨证论治
2.1 辨证
古医籍没有浊毒的辨证内容,目前对糖尿病浊毒内蕴的辨证内容研究较为缺乏,尚无标准、公认的糖尿病浊毒内蕴的辨证标准。有学者提出糖尿病胃轻瘫浊毒内蕴的辨证标准[16]。笔者在用解毒化浊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中亦提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浊毒内蕴的辨证标准[17],并对糖尿病浊毒内蕴的辨证标准尝试进行了研究[18]。研究发现,糖尿病浊毒内蕴的辨证内容是口干、多饮、视矇、肢麻、肢痛、身体困重、便秘、苔腻、脉濡,同型半胱氨酸和/或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多。但上述标准仅为一家之言,不是统一公认的标准,该研究方法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研究结果的临床使用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价。
2.2 治疗
解毒化浊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最早可溯及《素问·奇病论》:“……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首次提出用芳香化浊法治疗消渴;张仲景所创用于治疗消渴的白虎加人参汤,其组方的指导思想就含有清热解毒法;《千金方》则明确运用泻火解毒的黄连丸治疗消渴。后世医家对化浊、解毒法治疗消渴的思想进行了传承和创新,但遗憾的是未进行系统论述,也没有明确提出解毒化浊法这一治法。从文献分析可以肯定解毒化浊法对糖尿病治疗有效,但何时治疗、如何治疗尚无统一认识。根据目前文献报道,笔者认为解毒化浊法对糖尿病的治疗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2.2.1 对糖尿病前期的治疗 有学者主张在糖尿病前期就应尽积极使用解毒化浊之品进行干预[15-19]。研究表明,解毒化浊中药有降糖、调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对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效果优于生活方式[20]。金芪降糖片中主要药物黄连、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研究是1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大型临床试验,其研究结果值得期待[21]。
2.2.2 对糖尿病的治疗 有学者对治疗消渴的古方进行总结后发现[22],《古代验方大全》治疗糖尿病的方剂中含解毒类药物方剂占77.5%;《糖尿病良方1500首》含解毒药方93.9%;使用频率较高的前20味药有解毒、活血、祛浊功效的占63% (13味)。现代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23],解毒化浊法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24]。
2.2.3 对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 糖尿病常并发血脂异常,有学者提出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是浊毒内蕴所致,应全程使用解毒化浊之品[6];有研究用化浊解毒为基本大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莫沙必利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6]。笔者用解毒化浊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膀胱、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现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17]25-27。
3 结语
浊毒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是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病机[28]。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因为外感邪毒、药毒或因代谢失常、痰湿、水饮、瘀血等不能及时排除,蕴结体内而化生浊毒,浊毒壅滞劫耗阴阳气血,导致络、经、腑、脏等功能受损,从而加重和/或诱发糖尿病,是糖尿病缠绵难愈的关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因消渴日久、气阴亏虚、痰湿瘀血蕴结、浊毒壅滞、经络及脏腑功能受损所致,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虚、瘀、毒”,其中气阴亏虚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产生的始动因素,痰湿瘀血蕴结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形成的病理基础,而浊毒壅滞则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迁延深化、缠绵难愈的关键。解毒化浊法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毋庸置疑,无疑会成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糖尿病浊毒内蕴尚无统一、公认的辨证论治标准,限制了解毒化浊法对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因此亟需开展糖尿病浊毒内蕴辨证论治的标准化研究,规范和促进解毒化浊药物对糖尿病的防治。
[1]许筱颖,郭霞珍.浊毒致病理论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8.
[2]赵伟.浊毒略论[J].四川中医,2010,28(1):34-35.
[3]潘明政,李玲,李鲲.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4):6-11.
[4]杨洁,何威,周国英.痰湿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J].福建中医药,2004,35(5):7-8.
[5]鲁丽,杨柏枫,刘红英,等.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瘀血证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712-715.
[6]吴深涛,闫冬雪.从浊毒论糖尿病血脂异常之防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8):1047-1049.
[7]吕雄,陆璐,卢红梅,等.浊毒瘀滞、糖-脂毒性与葡萄糖耐量减低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8,49(11):1052.
[8]陈路燕,周晖,高彦彬.糖耐量低减的中医辨证分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3):223.
[9]吴深涛.论浊毒与糖尿病糖毒性与脂毒性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4,45(9):647-649.
[10]李怡,姜良铎.从“毒”而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2):119-120.
[11]赵伟,李双蕾.糖尿病神经病变浊毒损络病机探微[J].新中医,2006,38(9):4-5.
[12]赵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浊毒目损病机探讨[J].时针国医国药,2010,21(7):1751-1752.
[13]赵伟.浊毒损络在糖尿病性膀胱中的致病作用探讨[J].时针国医国药,2014,25(3):685-686.
[14]龚光明,亓鲁光,李洁,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调查分析及其中医证型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 (1):26-30.
[15]路志敏.浅谈糖尿病并发症之浊毒伤络[J].河北中医,2008,30(10):1046-1047.
[16]岳攀峰,葛美娜,史纪增,等.化浊解毒法治疗浊毒内蕴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 (8):804-806.
[17]赵伟,李双蕾,唐爱华,等.浊毒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38(12):18-20.
[18]赵伟,李双蕾,唐爱华,等.糖尿病浊毒内蕴辨证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5):25-27.
[19]赵伟.从未病学理论探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时针国医国药,2009,20(3):759-760.
[20]李智滨.应用浊毒理论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2):1890-1891.
[21]Hongbo Cao,Ming Ren,Liping Guo,et al.Qi-Jiangtang tablet,a Chinese patent medicine,for pre-diabet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0,doi:10.1186/1745-6215-11-27.
[22]王如沾,曲卫毅.论毒与糖尿病[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 (8):339-341.
[23]代培良,余得海.黄连解毒汤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2):36-37.
[24]吴深涛,武娜杰,张罡,等.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5,22(2):119-120.
[25]赵伟,覃美琳,李双蕾,等.浊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Hcy、CRP影响的研究[J].时针国医国药,2011,22 (1):124-125.
[26]赵伟,李双蕾,唐爱华,等.浊毒清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J].时针国医国药,2013,24(11):2691-2692.
[27]赵伟,冯晓桃,李双蕾,等.基于浊毒理论探讨浊毒清颗粒对糖尿病性膀胱的疗效[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6):1313-1317.
[28]吴深涛.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浊毒[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1):24-26.
R587.1
A
1006-3250(2016) 01-0138-03
2015-05-17
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4-045-42)-蒲黄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TNF-a、IL-6影响
赵 伟(1980-),男(白族),贵州大方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冯晓桃,E-mail:fengxt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