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

2016-01-31胡唐雁李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疹块菌苗心内膜炎

胡唐雁 李志强

(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局,吉林通化 134003)

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

胡唐雁 李志强

(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局,吉林通化 13400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夏秋湿热季节多发,常呈地方流行性;在秋冬季节呈散发性发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3~12月龄的猪最易感。人可经损伤的皮肤感染,称类丹毒。主要发生在手部。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3~5d,最短的24h,长的可达7d。

1.1 急性型(败血型)

此型常见,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猪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d内死亡。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1d。

1.2 亚急性型(疹块型)

病较轻,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3mm,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以至旬余,病猪自行康复。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1.3 慢性型

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的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几种。

慢性关节炎型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腕、跗关节较膝、髋关节最为常见)的炎性肿胀,病腿僵硬、疼痛。以后急性症状消失,而以关节变形为主,呈现一肢或两肢的跛行或卧地不起。病猪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消瘦。病程数周或数月。

慢性心内膜炎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卧,厌走动,强使行走,则举止缓慢,全身摇晃。听诊心脏有杂音,心跳加速、亢进,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此种病猪不能治愈,通常由于心脏停搏突然倒地死亡。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慢性型的猪丹毒有时形成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色黑、干硬、似皮革。逐渐与其下层新生组织分离,犹如一层甲壳。坏死区有时范围很大,可以占整个背部皮肤;有时可在部分耳壳、尾巴、末梢、各蹄壳发生坏死。约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2 病理变化

(1)败血型的死尸皮肤有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暗红色疹斑或弥漫性的红色。俗称大、小红袍。内脏变化,主要是胃黏膜发红,特别是胃底部和幽门部显著,并有出血点。小肠黏膜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有炎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多汁充血。脾显著肿大,充血呈樱桃红色。胃肿大,呈暗红色,表面如云雾状,切开时可见皮质部有暗红色小点。肺充血和水肿,胸腔内常有混浊的积水。心包常有积水,心内外膜可见小点出血。

(2)疹块型的主要是皮肤有方形或菱形疹块。

(3)慢性型的在心脏的房室瓣常有疣状心内膜炎,呈菜花状;其次关节肿大,有炎症,在关节腔内可见到纤维素性渗出物

3 诊断

主要依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三方面,确诊需进行细菌学等检查。

(1)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以4~6月龄的架子猪发病最多。在流行初期,常呈急性型发生。突然死亡一、二头,且多为健壮大猪,以后陆续发病或死亡。

(2)临床诊断。败血型猪丹毒以体温升高达42℃以上,突然发病和死亡,皮肤红斑指压褪色等症状为特征;疹块型以病猪体表皮肤上出现典型疹块为特征;慢性型病猪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的表现。

(3)病理解剖学诊断。急性死亡的病猪,可见皮肤发红,淋巴结急性充血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多汁,有出血点;胃底部和小肠黏膜红肿,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脾肿大,紫红色,切面结构不清,髓质易刮下;肾瘀血肿大,呈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变化,皮质部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慢性病例,可在左心室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或有关节炎。

(4)细菌学检查。以新鲜病料(心血、肾、脾、肝、淋巴结、病变的心内膜和关节液等)的病变部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瑞氏染色或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单个、成对或成堆的小杆菌,即可确诊。在慢性心瓣膜涂片上,可见单个或成堆的长丝状菌体。必要时可做培养检查。

(5)血清学检查。比较敏感而快速的方法是免疫荧光实验。

(6)药物诊断。通常用青霉素治疗后24h内,病猪显著好转。

4 防治措施

(1)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杜绝病原扩散。

(2)注意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猪舍、用具保持清洁。

(3)定期消毒,尤其是有疫情时,对场地及用具认真彻底地消毒。

(4)定期预防接种。免疫注射前后2周禁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有干燥猪丹毒弱毒(活)菌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猪丹毒GC42株弱毒菌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苗及猪丹毒-猪肺疫二联灭活菌苗。

(5)对病猪粪便和垫草进行生物热发酵或焚烧,尸体深埋或化制,同群未发病猪用青霉素进行预防性治疗,连续3~4d,停药后全群大消毒。

(6)发病后,应立即隔离治疗,全群用药,可有效控制疫情。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效果最好,若能做到早期用药,效果更为可靠。也可用土霉素、四环素或链霉素进行治疗。抗猪丹毒血清也可用于发病猪的治疗,病初应用,效果良好。

(7)及早淘汰慢性型病猪。

(8)兽医、饲养员等注意防护和消毒,以防感染。

[1] 朱佰正,狄树波,邵爱民.猪丹毒的流行以及临床和病理诊断[J].养殖技术顾问,2011,(7):112.

猜你喜欢

疹块菌苗心内膜炎
猪丹毒的发病机理与防制措施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猪丹毒病的诊治
一例猪丹毒的诊治
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