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2016-01-31李景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祖代白羽鸡肉

李景辉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李景辉

一、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的现状

(一)过去的五年,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各个环节快速地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过去的五年,即从2011 年,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各个环节,从祖代、父母代到屠宰企业的数量等呈现疯狂的两位数的增长,也就是说从2011 年中国已经有了100万套祖代鸡,在可以产生50亿只肉鸡的基础上开始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对经济已经增长到某种程度的中国来说,一个大宗商品,市场是不会接受和买单的。

祖代鸡场的存栏能力达到200 万套。新增完整一条龙规模近20 亿只,新建10万只以上的自动环控鸡场年出栏规模超过15 亿只,进口自动掏膛屠宰线近100 条,产业向深加工延伸成为绝大多数业者的“战略”。

(二)供大于求导致行业巨亏,盈利下降

从父母代开始,按照平均生产成本计算,鸡肉价格长期低于鸡肉成本;产业各个环节却大相径庭。散养肉鸡、单独屠宰场有赔有赚,产业具有了随机性;加工转化比例高的企业额外获利反补前段。

(三)白羽肉鸡消费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期

食品安全、速生鸡、H7N9 事件及负面新闻这几年阶段性地影响了肉鸡消费,特别是H7N9 事件造成的损害最大;与此同时在政府、业界的努力下,坏事变好事的后效也在陆续显现,正面有利报道也有很多,如红肉与白肉、健康与长寿,正面负面事件及正面负面新闻报道并存这将是常态。

二、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

(一)去产能

1.去产能从祖代鸡入手针对目前乃至未来五年中国白羽肉鸡品种还要依赖进口的现状,去产能从祖代鸡入手是行之有效的。2014 年祖代企业在全面亏损的背景下通过自愿加妥协的多次沟通,达成了当年削减产能的成果并延续到2015 年进一步削减产能的成果(由于闭关被动的完成计划):无论何时恢复进口祖代,保持住总量调控目标的落实是考验我们祖代企业、协会、联盟的试金石,当然特别希望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加以限制,这样容易使去产能、控产能变为现实。

2.透明的引种数量时报、预报、预警如果政府找不到行政许可的依据、业界在有利的市场情况下,难以达成开关后新的总量控制,那么透明的引种数量时报、预报、预警就是业界参与者的共享信息,也许不会再出现像2012 年、2013 年那样高的增长量。

3.未来趋势是一条龙企业平衡肉鸡供应的数量

一条龙企业去产能,长期来看,当一条龙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后,总量调控就转为以他为主了。

(二)调结构

调结构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及肉鸡品质、降低鸡肉成本。

产业链趋向契约化;可以延伸到鸡肉加工企业、连锁餐饮业;相关集团资本融合时机成熟;一条龙企业的自有养殖场趋向职业养殖主(场长)与养殖场资本分离;平养、笼养技术更加成熟,“动物福利”之忧还要考虑,发酵后鸡粪出场还田必须尽快营运;动物保健公司、优质饲料(肠道健康)公司全程服务养殖公司的时代到来;深加工、餐饮店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不要再导致过剩的悲剧,专注养殖型公司,是目前大多数从业者的长处。

(三)促消费

1.无抗鸡肉,无抗时代的到来无抗的定义是指出生后到屠宰前饲料、饮水、预防、治疗全部不使用任何抗生素。

目前无抗的商业概念有:饲料中不加抗生素(主要是有促生长作用的抗生素);孵化场不注射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饲养期全程不使用抗生素;使用国家规定的、有职业兽医师处方的、残留符合国家标准的等情形。

国内的情况是饲料无抗中国立法没有时间表,世界趋势是支持;孵化场使用抗生素也视为无抗,美国有先例;全程不使用我们很多企业可以做到并可以被证明;符合残留国标是底线。如今,中国白羽肉鸡无抗是一张走入人们日常餐桌的特别通行证:预消化饲料、肠道健康、温度控制、空气质量、清洁饮水、环境消毒、多价高效广谱安全的疫苗的出现都为白羽肉鸡无抗创造了实施条件;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及餐饮连锁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现在的白羽肉鸡“无抗”已经进入到商业化的时代,这是其他肉类不能比拟的。

2.餐饮连锁和熟食调理品的开拓

餐饮连锁的积极宣传和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鸡胸肉菜单成功地使用大大促进了白羽肉鸡的消费;加之龙头企业熟食调理品的市场的开拓,巩固提高了鸡肉的消费。

3.品牌鲜肉导入城市家庭的消费

这并不是目前每个企业都可以跨省实施的,全国性的品牌只有在全国布局合理、实力雄厚、诚实守信等少数排名前几十家的企业可以做到。

4.白肉的持续宣传

白羽肉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是主导全球肉食消费的优质白肉,业内需要持续宣传白肉的优点,让公众科学认知、理性消费。

5.胸肉的接受度

国内消费者不喜欢食用鸡胸肉。胸肉价格比鸡翅鸡脖鸡爪更便宜,在烹饪加工方面业者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果。

6.用好食品安全的双刃剑

业内需要不断加强查处不法企业的力度,传播优秀企业的品牌产品。

7.国际贸易

中美两国禽肉生产大国可以相互学习与交流。如在饲养技术、专业设备、兽医实践、饲料营养配方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中国在进口美国的祖代种鸡和养殖设备等,这是中国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反过来,中国在肉鸡各个生产营运环节也有很多的突破,比如饲料配方技术和屠宰加工技术等。中美家禽业在大规模的鸡肉贸易方面是不现实的。双方应该各自巩固、发展本国市场,开拓新兴肉鸡国际市场;由于肉鸡的不同部位在中美两国居民的消费偏好不同,中美在鸡肉贸易上还存在互补性。近十几年来,中国涌现出几十家优秀的白羽肉鸡企业,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可以达到美国的标准,如果美国依然不对中国开放鸡肉市场,双边仅有的个别鸡肉部位的互补性贸易优势也不会顺利开展,对双边的业者和消费者都不利。

(四)稳增长

未来5~10 年将是从祖代鸡总量调控过渡到屠宰场端产量调控阶段。

只有全产业链或契约屠宰场保持1%~10%的平均净利润水平或行业总利润稳定增长时,下一年度才可以适度增量;行业亏损就要放慢增长或者下调产能,直到行业获利;行业平均亏损、产品过剩,就要放慢增速。未来几年,祖代限产和屠宰限产要相互结合,保持行业的平稳发展。

摘自《北方牧业》2016年第13期

猜你喜欢

祖代白羽鸡肉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北京农效禽业引进13000套伊莎祖代鸡
2018年祖代鸡更新情况及对市场影响
快快长慢慢长
厨房料理小妙招
下半年鸡肉市场看好
天热了,吃点鸡肉吧
不吃鸡肉
沈阳华美完成2016年首批海兰褐祖代种鸡引种工作
白羽肉鸡产业量化分析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