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气至”之思辨*

2016-01-31屈红艳牛文民王瑞辉殷克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气脉象灵枢

屈红艳,牛文民,王瑞辉,殷克敬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46)

关于“气至”之思辨*

屈红艳,牛文民,王瑞辉,殷克敬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46)

关于“气至”的内涵及其与“得气”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诸多争议。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确定了基本定义以来,关于“气至”的探索后世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因此,梳理针刺“气至”和“得气”含义的衍变及其与针刺疗效的关系,不仅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将进一步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气至;《内经》;《难经》;得气;针刺

关于“气至”的描述,最早记载于《内经》这本医学典籍中。如《内经》之开篇《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实践证明“气至”是针刺起效的关键,已为古今医家所公认。自“气至”的基本定义被确立以来,历代针灸典籍中均多处提及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发挥和阐述。然而针刺“气至”的含义却多种多样,梳理历代医家的相关描述不难看出,在针灸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已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1 《内经》对“气至”的阐述

1.1 “气至”之状态与针刺疗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灵枢·小针解》这样写道:“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提示“气至”即通过施行各种针刺补泻手法,使机体达到“气调”的理想状态[1]。《灵枢·终始》中亦提到:“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提示要实现“气至”的方式有2种,一是指通过适当的针刺补泻手法和治神,二是指静留针,候气而使得经气行至针下,最终使人体恢复至“气机调畅”的良好状态[2]。所说的气至,指的是经气所至。而经气至于何部位,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为气至于针下,二为得气之后针感直达病位。《灵枢·终始》曰:“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从该描述可以看出,“气至”为针刺能否取得疗效的判断标准[3]。

1.2 “气至”与针下之寒热感

在《素问·针解》中有这样的阐述:“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此段描述表明,对于虚证针刺可以使正气充足,正气充足经脉之气盛针下即可产生热的感觉。治疗实证,针刺泻其实邪在针下会产生凉的感觉。可见,针下的凉感或热感是正气得补、邪气得泻的标志。因此,《内经》认为对“气至”与否的判断,应以患者针下寒热感觉作为标准。这也是关于针刺产生热感或凉感最早的记载。

1.3 “气至”与医者指下感觉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气穴,则针染于巷”,即说明医者在刺中腧穴气至后,指下有种特殊的感觉循经传导。若行针而气未至,则医者指下有种空虚无物的感觉,患者也不会有循经传导的特殊感觉。针刺正如元·窦默在《标幽赋》提到的:“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又说:“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如针下轻浮虚者,气未至也”,这些都说明针刺后医者指下的感觉可以体现出“气至”与否。

1.4 “气至”与针刺前后脉象之变化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灵枢·经脉》中提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终始》曰:“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灵枢·小针解》曰:“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以上这些经典阐述说明,经脉阴阳之气的盛衰可以通过寸口、人迎脉象的变化来了解。针刺治疗时,机体内气血的变化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医者可通过感知受针者脉象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这些脉象也能为针刺补泻及针刺治疗原则提供依据,故而当针刺疗法被用来治疗疾病时,施针者必须对患者治疗前后脉象的变化密切关注,以期验证针刺治疗的效果。黄龙祥[4]亦强调了脉象作为客观指标可以进行针刺疗效的判定。如针刺治疗后,以前所表现的“盛”“虚”和上下脉象的不相应等现象逐渐恢复正常了,如此即提示已然“气至”。相反的话,如若经过针刺的治疗患者异常的脉象没有得到改善,则提示尚未“气至”。此时,即使病证看起来有所减轻,病邪也尚未退去。《内经》十分强调诊脉;刺前诊脉,了解经气盛衰、疾病虚实以指导补泻;刺后诊脉,了解是否“气至”以此来判断预后[5]。

2 “气至”与“得气”

“十一五”规划教材《针灸学》[6]中提到:“得气,古称气至,是指毫针刺入腧穴内一定的深度后,施行一定的行针手法(如提插或捻转等),使患者针刺局部获得经气感应。”可见现代对“气至”的看法多源于《内经》以及历代先贤医家的阐发,从而形成了“气至”与“得气”的概念。关于“得气”的记载如《灵枢·小针解》提到:“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王朝阳等[7]认为,《内经》对得气和气至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得气、气至之气为阴阳已调之气,即谷气、正气;二是得气或气至为针刺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得气或气至后不可以再施行操作手法;三是得气即气至,气至即得气。然而后世医家对此却认为得气、气至为针刺补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得气在先,气至在后[8],这些均应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补泻操作。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阐明《内经》之意为主的重要典籍。对“气至”“得气”进一步阐发,深刻地影响着后世针刺手法的发展。如《难经·七十难》曰:“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明确提及了“得气”的概念。《难经·七十八难》又云:“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以上说明我们通常提到的针刺“气至”,即指的是针刺时医者所能感受到的像动脉形状一样的波动感。“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主要描述的是正气与邪气斗争激烈、邪气盛的感觉,与《内经》中的“邪气至紧而疾”意思相近。《难经》中对“得气”的描述集中体现在《难经·七十难》和《难经·七十八难》中,如“得气”后方可进行“推内而补”或“动伸而泻”的操作。

《内经》对邪气至的形容“紧而疾”,对谷气至则描述为“徐而和”的感觉。《难经》中指出:“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难经·八十难》亦曰:“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所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紧而疾之义从字面上来看是紧实,而徐和之义为舒缓,这些叙述均是通过一定的临床实践操作得到的体会。

3 后世诸医家对“气至”的阐述和发挥

《内经》《难经》以下历代先贤对“气至”的内涵均有所阐发。如金元时代的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描述:“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临床实践的体会,很难做出如此形象具体的描述。在其所编纂的《生成数法》中认为:“冷补之时,使气至病……热泻之时,使气至病”。明·针灸医家徐凤在《针灸大全》中这样写道:“轻浮、滑虚、慢迟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乃真气之未到也。沉重、涩滞、紧实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是正气之已来也。”这段描述告诉我们,“气至”指的是进行针刺治疗时针灸医生针下所体察到的感觉,此外能否达到“气至”和“气至”的速度快慢都与针刺的疗效息息相关。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如此记载道:“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针灸大全》徐凤云:“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说明针刺得气的基础是气至,而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使经气循经传导而最终可达到气至病所。明·马莳指出:“盖邪气之来,其针下必紧而疾;谷气之来,其针下必徐而和,可得而验者也。”《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马氏认为“气至”所指即为邪气已去而正气来复,所以针刺施术者针下的感觉由“紧而疾”的邪气感,到“徐而和”的正气感。同时《针灸大全》中又记载:“况夫出针之法,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真气未至,不可出。出之者,其病既复。再须补泻,停以待之,直候微松,方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这段经文提示,我们通常提到的“气至”是为真气至或谓谷气至。

清代著名的针灸医家吴谦在其代表作《医宗金鉴》中的行针手法次第歌中写道:“如欲出针,须持针下气缓,不沉不紧,觉轻动滑快,方以右指捻住针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及穴外之皮,令针穴门户不开,神气内存,然后拔针。”吴谦认为针刺“气至”所指邪气去而谷气来。

综上所述,针刺“气至”是对针刺效果的判断标准,不应简单地等同于“得气”。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鉴别。首先,针对一般的针刺治疗,若“气至”时施术者可以感知到针下的变化,与此同时患者的受针部位会有酸、麻、胀、重等一系列的感觉。此外,不同的针刺方法也有不同的机制或者过程[9];其次,可以通过针刺前后患者脉象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判断;最后通过“气至”后人体形气的变化来进行判断。在针灸临床必须以整体观念认识“气至”是针刺入人体腧穴内一定的深度后施以手法进行补虚泻实操作,调动机体正气驱邪外出,改变正邪双方力量对比,这不仅是不同的步骤和环节,还应辨证施治、取穴精当,从而使疾病向着痊愈方向发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1]胥荣东,张军伟.《黄帝内经》中“气至”一词的本来含义[J].中国针灸,2005,25(6):445.

[2]刘迈兰,陈钢,梁繁荣.《黄帝内经》“气至”的阐释对现今针灸临床的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68-70.

[3]张芳,王鸿度.浅谈针感、气至与得气[J].中国针灸,2012,32 (12):1132-1134.

[4]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83.

[5]封敏,侯天舒.《黄帝内经》“气至”浅识[J].江苏中医药,2010,42(12):66-67.

[6]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7.

[7]王朝阳,刘清国,袁亮,等.《内经》中有关得气、气至的初步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9(1):11-13.

[8]王朝阳,薛敏,刘清国,等.从《内经》看《内经》《难经》对针刺“得气”“气至”认识的不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3):28-29.

[9]张权,张连城.浅议“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11,31 (3):276.

Speculation to Arrival of Qi in Acupuncture

QU Hong-yan,NIU Wen-min,WANG Rui-hui,YIN Ke-j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xi Xianyang 712046,China)

As always,there are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Arrival of qi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eqi.After the definition was determined in Inner Canon of Huangdi,it was further enunciated by later physicians of past generations based on their clinical experience.Therefore,sorting out and categoriz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wo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acupuncture effect are conducive not only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theory,but also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rrival of qi;Inner Canon of Huangdi;Classic on Medical Problems;Deqi;Acupuncture

R222.15

A

1006-3250(2016)06-0825-02

2015-06-20

2011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课题(LC05)-陕西省名老中医殷克敬经络诊查选穴经验的临床研究

屈红艳(1980-),女,陕西合阳人,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经气脉象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人体经脉养生律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