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课整合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肿瘤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2016-01-31沈永杰,蒋建平,崔文珍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满意度护理专业基础医学



三课整合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肿瘤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沈永杰,蒋建平,崔文珍,程亚,李宜川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关键词]基础医学;三课整合;教学改革;肿瘤学教学;护理专业;教学满意度

自从教育部颁布“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文件之后,基于该文件引发的护理职业教育的思考引起了广泛关注。护理职业教育应当以培养较强护理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的,而如何培养这类人才则是目前护理职业教育相关人员研究的热点,也是目前护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1-2]。本研究通过将解剖学、组胚学和生理学三课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护理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这一改革的重点是三课整合,并更名为人体结构生理学,同时优化教学大纲内容,突出护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为进一步分析该改革对后期教学的影响,本研究以肿瘤学这一后期课程的教学为例,进行教学改革的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学生300名,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150名,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观察组150名学生对解剖学、组胚学和生理学的学习,则采取三课整合的教学模式。首先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护理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培养实用型高职护理人才为根本任务,调整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大纲教、整合教材内容。其次,整合三课之间的重复和陈旧性知识点,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使3门课程有机整合。再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生理动物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有机结合,通过虚拟生理活动扩充教学内容;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最后,设置模拟病房,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提高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肿瘤学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样采取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

对照组150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解剖学、组胚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时在后期的肿瘤学教学中则采取与观察组相同的教学模式。

1.3教学成绩评估参考相关文献[3-4]的方法,比较观察2组学生的肿瘤学考试成绩,同时对学生对教师所采取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评估。

2结果

观察组150名学生考试成绩为(89.6±5.2)分,高于对照组150名学生的(78.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0名学生中,141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满意率为94.0%;对照组150名学生中,98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满意率为65.3%,2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肿瘤学教学成绩和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基础医学课程主要阐述人体正常和异常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习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先期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开设的合适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会对学生将来在行业内工作岗位的变更产生重要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本课题组积极探索基础医学三课整合的教改方案,将解剖学、组胚学和生理学整合为一门课程,更名为人体结构生理学,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突出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同时为验证这一改革对后期教学的影响,本课题组选择肿瘤学为观察对象,观察教学改革对肿瘤学教学成绩这一直观指标的影响,并观察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50名学生考试成绩为(89.6±5.2)分,高于对照组150名学生的(78.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础课程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的三课整合对后期肿瘤学的教学产生一定影响,能够提高教学成绩。观察组150名学生中,141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满意率为94.0%;对照组150名学生中,98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满意率为65.3%,2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提示基础课程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的三课整合对后期肿瘤学的教学产生一定影响,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这可能与通过三课整合的教学改革,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深度参与者,学生更有主观能动性,参与感更强,求知欲也更强等有关[5]。

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通过三课整合等的教学改革,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且经过了系统强化,使其对医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同时通过生物实验和多媒体模拟实验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深入认识,而通过模拟病房的设置,提高了学生对后期临床教学的认识,并使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为后期肿瘤学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6]。

其次,通过三课整合等教学改革,缩短了护理学专业学生基础医学课程的整体时间,从而为后期临床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赢得了更充足的时间,这使得包括肿瘤学在内的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更为充裕。

最后,通过三课整合等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更好掌握了肿瘤学教学内容,通过与未采用教学改革的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对比,明显可以看出,教学改革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肿瘤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三课整合等一系列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肿瘤学教学成绩,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值得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义成,郭晓华.我校单招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8):133-134.

[2]熊蕊,李玉荣.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54,23(18):10-11.

[3]王乐.启发式教学法在专科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9):2565-2566.

[4]刘孝琴,郭长秀,倪薪.循证医学理论在肾病综合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4):402-404.

[5]刘笑梦.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全科护理,2009,7(5):1397-1398.

[6]沈永杰,蒋建平,崔文珍,等.三课整合的教学改革对肿瘤学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5):454-455.

收稿日期:(2015-03-2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412(2015)06-0545-02

作者简介:沈永杰(1981-),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基础医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教学改革 (编号:wjzx12054)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5.06.029

猜你喜欢

教学满意度护理专业基础医学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学生评教的元评价研究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技能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