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1-31巩春建
巩春建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00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创新教育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我们在学习图形时,教师创设如下问题:祖国的末来需要我们去设计、去建设,让我们一起来当个“小小设计家”,多媒体出示“小小设计家”一题:为了美化我们中学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要在校园内一块长、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的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坛,花坛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圆形等的组合图形,请你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扣人心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创新的火花
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在讲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时,例如用如下问题引入: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局限于在一个平面内,无论如何是摆不出来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6根火柴真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时只需轻轻一点:可以竖起来试试,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空间,很快获得成功。通过这个有趣的例子,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时,可设计如下游戏:首先向学生说明两个同学手拉手表示一对有序实数,即表示平面上某点坐标,左边同学表示横坐标,右边同学表示纵坐标,面向大家表示正数,背向大家表示负数。其次,任意让两个同学手拉手站在教室前面,教师用布把他们的眼睛蒙上。然后,在教室的地面上画上平面直角坐标系。接着,两个学生不断变换前后方向,并同时说:“我俩是一对盲人,我们迷路了,谁能把我们送回家?”如果两个同学都背向大家,,即表示(—,—),那么说明他们的家在第三象限,则把他们领到第三象限……实践表明,这个游戏不论是扮盲人的同学,还是领路的同学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活动情景让学生经久不忘。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总结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除创设游戏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正像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极具竞争性、挑战性和开拓性,只有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实践证明,创新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要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持续长久,唯有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和探索,从而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从而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