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标主任手针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2016-01-30陈静
陈 静
(天津市武清区大良医院,天津 301703)
邢俊标主任手针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陈 静
(天津市武清区大良医院,天津 301703)
目的 观察手针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55例患者,予手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33例,好转20,效差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 手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具有方法安全、操作便捷、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肩周炎;手针;功能锻炼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以肩部阵发性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影响睡眠,肩部怕冷,压痛明显,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本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西医认为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或特异性炎症造成纤维化粘连,导致的肩部活动受限,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人体肝肾亏损,气血渐衰,荣卫虚弱,感受风寒湿邪或劳损外伤,致肩部筋凝血瘀,经脉拘急,引起肩部摩急疼痛,屈伸不利,归属“痹证”范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女性31例,男性2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2 d,最长5个月。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手针疗法
1.2.1.1 手针简介:手针技术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技术,为远道取穴法的应用。主要刺激组织层面为皮肤,筋膜,骨间肌,骨膜。手具有精细复杂的结构和灵敏的感觉,不仅是配合完成身体活动的重要部位,更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媒介。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质功能的区域面积不容忽视,仅大拇指的运动区域就相当于大腿的10倍。手和大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非常敏感。人的大脑左右分工不同,左半球负责逻辑推理、记忆和语言功能等,右半球主管感情、想象力、空间定位和音乐等。手的运动可以影响对侧大脑皮质的神经功能。所以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皮质,从而较快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和体内防御系统。
1.2.1.2 取穴:手针之肩点(位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头顶点(位于中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颈项点(位于第2/3掌骨指间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
1.2.1.3 操作方法:以上穴位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一般每次选2~3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患者坐位或卧位,手部自然弯曲,用1.5寸毫针紧贴骨膜外缘垂直于穴位面直刺入穴位,以不刺入骨膜为准,深度3~5分,一般采用捻转、提插的强刺激手法,留针20 min。
1.2.1.4 注意事项:①手针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疼痛感较明显,对于年老体弱者或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减少刺激量或慎重使用防止晕针;②针刺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肢,缓缓做上举、后伸及后背动作,观察幅度变化;③针刺痛止后须持续行针1~2 min。
1.2.2 功能锻炼方法。①爬墙训练:患者正面一堵空墙,双臂肘关节紧贴墙壁,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爬到最高点(疼痛不能再上举)后缓缓放下,如此反复进行多次。②搓背训练:嘱患者手臂后背,从背部下侧向上摸背,尽量两手靠拢拉到一起,起初很难互相摸到时,可以用毛巾等物连接两臂,像搓背一样。③画圈训练:嘱患者双脚站立,双手下垂,做右前向后或由后向前的画圈动作,初期可两臂分别操作,后期可双臂同时操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多次进行。手针治疗每日一次,功能锻炼每天至少选择一项每日坚持,10 d为1个疗程。
1.2.3 疗效标准。治愈:肩部周围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完全恢复正常。好转:肩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功能较前改善,患肢上举至少140°,两手爬高上升相差10 cm以内。
2 结 果
治愈33例,好转20例,效差2例。总效率为96.4%。另外,60%的患者在针刺当时即可增大患肢的活动幅度。
3 讨 论
手针疗法是针刺手部特定穴位,用以治疗全身各部疾病的方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虽然现代研究记录关于手针者甚少,但早在《内经》中即有手与脏腑经络联系的记载。《灵枢·经脉》中阐述“手太阴经行于手大鱼际处,止于拇指桡侧端,手阳明经受太阴之脉之交,起于食指桡侧端,上行手掌出合谷两骨之间等。”《灵枢·逆肥顺瘦》中论述:“手指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阴气……循彼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灵枢·动输》中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灵枢·卫气失常》又有“皮之部,输于四末。”之说。20世纪,我国医务工作人员在针灸手部经穴可以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疾病的启发下,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在手部又发现了不少新穴位,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手针疗法。手针的完整的全息框架最早可见于1986年方云鹏教授撰写的《手象针与足象针》中。方氏手象针的手伏象、手伏脏、手横伏象、手横伏脏,已能较完整地以全息图的模式涵盖了我们手针中常用的穴位。可见,手是经脉之气生发、布散之处,手部经络又与全身经脉密切联系。运用手针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有利于激发全身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可对全身各部的疾病进行治疗。
肩部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组织由于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或因肩部外伤后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粘连、萎缩,或因长期受寒、姿势不当等产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都会导致患侧肩部的活动限制加重,而患者在肩部疼痛时出于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而使肩部逐渐废用,如此恶性循环,肩部功能会逐渐减弱甚至丧失。所以长久反复的功能锻炼可以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防止和解除粘连,增强和改善肌肉功能。因此手针结合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增大活动功能范围。
经过对邢俊标主任利用手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此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操作简便,省去了以往常规体针取穴时需要大量床位,需要褪去厚重衣物,暴露隐私部位等的繁琐需求。②起效迅速,60%的患者在针刺当时即可体验到明确疗效,例如手臂较前明显抬高,可以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③疗效确切,在本组观察的肩周炎病例中有效率达到了96.4%。
综上所述,手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非常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R255.6
B
1671-8194(2016)30-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