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和体会
2016-01-30张曙光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畜牧兽医站重庆404703
张曙光(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畜牧兽医站重庆404703)
猪蓝耳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和体会
张曙光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畜牧兽医站重庆404703)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6.7.035
1 病例描述
2015年10月14日,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某3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猪场出现断奶后的仔猪陆续发病和死亡,畜主使用阿莫西林拌料饲喂发病猪群,不见好转,请笔者现场诊断和处理。
笔者经过调查以及对病死猪进行实地剖检,发现大部分断奶仔猪后肢关节肿胀明显,普遍发育不良,被毛粗乱,色泽无光,眼角有不同程度的眼屎;拉稀;发烧病猪体温平均在41.5℃,耳末梢暗红色,消瘦明显;猪舍简陋,积有很多蜘蛛网,清洁卫生极差。
主诉:每年仅当地畜牧兽医站人员到猪场免疫猪瘟、口蹄疫和蓝耳病,其它疫苗从未进行过免疫。
现场剖检2头病死仔猪,总体呈如下病变: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腹股沟淋巴结断面灰白色,内脏器官淋巴结断面大部分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斑纹;腹腔和胸腔积大量白色纤维素性炎性分泌物覆盖于腹腔胃肠、胸腔肺心表面;前肢腕关节、肩关节和后肢跗关节肿胀明显,剖开积大量浑浊黏稠液体;肺和胸内壁粘连严重;肺不同程度肉变;胸腔积较多浑浊炎性液体;脾蓝黑色,肿大出血;肾畸形,呈三角形,左右肾表面均有程度不等的凹陷;胃肠病变不明显;肝脏肿大,轻度出血、淤血。
结合副猪嗜血杆菌多发于保育仔猪、症状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为特征,普通蓝耳病以繁殖障碍、仔猪易继发条件性细菌病、肾畸形及脾蓝黑色、内脏淋巴器官断面大理石样斑纹等特点,结合猪场的免疫情况,笔者初步诊断该猪场是因感染普通蓝耳继发副猪嗜血杆菌导致仔猪不间断的死亡。
2 防控措施和方案
2.1加强猪场饲养管理和消毒
2.1.1加强卫生清理清除猪场杂物,清洁猪舍地面,加强猪舍粪污的定期清理。
2.1.2加强消毒采取季铵盐类和碘制剂消毒药交替对猪场消毒,消毒前按除粪便、冲洗、晾干程序进行,治疗期间3 d/次,后转为每5~10 d消毒1次。
2.1.3加强猪场保温和通风对现有陈旧猪舍采取购买塑料薄膜或尼龙布遮闭半趟开式的猪舍和安装大功率发热灯的方式对猪舍保温,同时,晴天正午趟开薄膜或尼龙布1~2 h便于猪舍通风。
2.2紧急接种和全群投药
2.2.1蓝耳疫苗紧急接种全群包括母猪和仔猪紧急倍量接种蓝耳(普蓝毒株)疫苗;接种疫苗前1~3 d,可给猪群黄芪多糖饮水,2~3次/d,或接种疫苗时可同时注射干扰素或转移因子,剂量为参考使用剂量的一半。
2.2.2全群投药全群扶正解毒散按4~5 kg/t料的剂量沸水浸泡30 min,纱布过滤,滤液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猪群自由饮用,连用5~7 d,至猪群恢复正常时减半剂量使用。同时,用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或恩诺沙星与替米考星全群饮水,其中,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恩诺沙星任选其一,与替米考星上、下午交替使用,连用3~5 d,疗程结束时根据猪群恢复情况酌情给药。
2.3重症治疗
对重症猪只,注射四联多抗(猪瘟-蓝耳-伪狂-圆环)血清配合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樟脑磺酸钠注射液、VC与葡萄糖,连用2~3 d,上下午各1次,其中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任选其一,与泰乐菌素或替米考星上下午交替使用。
3 诊治体会
按上述方案执行7 d后对该猪场进行回访,畜主反应猪场未出现死猪现象,猪群精神状况、食欲基本恢复正常。说明本次防控方案的有效性,通过本次治疗,笔者有如下体会。
1)临床养殖过程中,出现死猪现象时最核心的是找到导致猪死亡的原因,只有找准发病和死亡的关键因素,并对其采取对应措施将对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针对规模猪场暴发或散发某一传染性疾病,其防控原则不再是传统散养时代的一对一的治疗思维,应该本着全群防控和分群治疗的防治理念进行处方和方案执行。
3)针对病毒性病原与细菌性病原同时混合感染,不仅要通过血清抗体或紧急疫苗免疫有针对性的防控病毒性病原,以达到治本的效果,同时,需采取对疑似细菌病原较敏感的抗菌素及其它辅助手段应用于猪群,有利于发病猪群的快速恢复。■(编辑:赵晓松)
西南大学横向项目专项(项目号:134020-41000316)
张曙光(1967-),男,重庆巫山人,汉族,兽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及生猪养殖技术的研究。E-mail:381292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