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氯丙嗪对躁动患者的影响
2016-01-30李英
李 英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 沈阳 110002
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氯丙嗪对躁动患者的影响
李英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沈阳110002
【摘要】目的研究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氯丙嗪对躁动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引发躁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躁动程度,采用不同剂量、不同途径应用盐酸氯丙嗪,一般躁动患者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 mg)进行深部肌内注射,对急性中度躁动患者可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 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躁动控制即可停药。通过采用Ramsay方法进行镇静分级,记录患者使用盐酸氯丙嗪后的镇静时间、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患者镇静深度,观察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60例患者用药后0.5 h后Ramsay 2~5级60例(100%),用药2 h后Ramsay 2~5级54例(90%),患者BIS评估无镇静过深现象,用药后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氯丙嗪对躁动患者可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事件发生。
【关键词】非睡眠剥夺;氯丙嗪;躁动;镇静
重型颅脑损伤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躁动,躁动症状的发生通常为临床疾病变化的重要指标[1]。躁动可在颅脑损伤的不同病理阶段发生,一旦躁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但由于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因此,躁动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易致使患者的病情进展甚至死亡。
盐酸氯丙嗪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有增强催眠,麻醉,镇静的良好作用[2]。若采用氯丙嗪50 mg行肌内注射后,药物完全吸收约需2 h,血浆水平稳定值常可保持36 h。具有安全性高、无后遗效应、不易引起蓄积中毒等优点[2],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若剂量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镇静过深出现睡眠剥夺,增加患者的潜在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氯丙嗪对躁动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01-2014-12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7例,女23例,平均(45.2±11.8)岁。纳入标准:患者为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躁动;排除有氯丙嗪过敏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依据患者躁动程度,采用不同剂量、不同途径应用盐酸氯丙嗪,一般躁动患者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 mg)行深部肌内注射,对急性中毒躁动患者可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mg)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躁动控制即可停止用药。所有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镇静前评估
1.2.1.1麻醉评估:患者需实施镇静前由麻醉医生对病情镇静适应证、镇静风险等进行充分评估,告知家属镇静可能产生的风险等,并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2护理评估:评估患者此次躁动前有无除本次疾病外的其他症状,最后进食时间、进食量以及将要采取的镇静计划。实施镇静前严格遵守禁食要求确认并记录最后的食物和液体摄入量及时间,并了解治疗前有无异常情况。护士评估发现患者在规定禁食时间内已进食或者患者有非本次检查疾患及时告知麻醉医师,以确定是否可进一步用药镇静或者延迟用药镇静。
1.2.2镇静实施:依据患者躁动程度,采用不同剂量、不同途径应用盐酸氯丙嗪,一般躁动患者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mg)行深部肌内注射,对急性中度躁动患者可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 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躁动控制即可停止用药[3]。
1.2.3监测指标:根据Ramsay方法进行镇静分级[3]。1级:患者焦虑不安或烦躁;2级:患者合作,清醒安静;3级:患者只对指令有反应;4级;患者入睡,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灵敏;5级:患者入睡,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迟钝;6级;呈深睡或麻醉状态,对刺激无反应。记录患者使用氯丙嗪后的镇静时间(给药后Ramsay 2~5级的时间)及镇静后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使用氯丙嗪药物镇静的失败率。记录实施镇静时整个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呛咳反应、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意外拔管、受伤和坠床等。由1名不知情的麻醉专科护士完成上述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2结果
60例患者在应用氯丙嗪药物后0.5 h后Ramsay 2~5级60例(100%);用药2 h后Ramsay 2~5级54例(90%);患者BIS评估为(69.8±3.4),无镇静过深现象,用药后未发生呛咳、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拔管、受伤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颅脑损伤和开颅术后的患者,由诸多因素可引起躁动,如不及时处理这些因素,可加剧脑缺血、脑缺氧,继而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易造成颅内出血或出血增加,从而使病情加重。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是临床医学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属吩噻嗪类小分子药物,在对患者准确评估使用后,起效快,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各种不同因素可发生躁动,通常为临床疾病变化的重要指标[1]。可在颅脑损伤的不同病理阶段发生,一旦出现躁动导致患者神志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加剧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症状加重,从而致颅内压增高使病情加重。盐酸氯丙嗪属吩噻嗪类小分子药物,是临床医学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剂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睡眠剥夺是指因环境或自身原因导致正常量睡眠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睡眠剥夺可降低觉醒水平并有利于助眠[4],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躁动原因出现明显的不适、烦躁、亢奋等不良情绪,因此探讨非睡眠剥夺情况下盐酸氯丙嗪的用量可指导临床用药。本研究依据患者躁动程度,采用不同剂量、不同途径应用盐酸氯丙嗪,一般躁动患者采用盐酸氯丙嗪深部肌内注射,躁动控制即可停止用药。本文结果显示60例患者在应用氯丙嗪药物后0.5 h后Ramsay 2~5级60例(100%);用药2 h后Ramsay 2~5级54例(90%);患者BIS评估为(69.8±3.4),无镇静过深现象,用药后未发生呛咳、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拔管、受伤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非睡眠剥夺情况下盐酸氯丙嗪用于躁动患者的镇静适合剂量一般躁动患者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mg)行深部肌内注射,对急性中度躁动患者可采用盐酸氯丙嗪2 mL(1 mL/25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躁动控制即可停止用药。此适合剂量下均可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4参考文献
[1]李燕芬,蒋淑蓉.神经外科术后躁动患者应用咪哒唑仑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0,4(11):246-247.
[2]周连银,梁振忠,郭作国,等.靶控静脉注射曲马多合剂控制脑损伤躁动[J].广东医学,2003,24(24):883-884.
[3]陆婷.神经外科急症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J].江苏医药,2010,10(12):189-191.
[4]王青,任晓玉.睡眠剥夺法在婴幼儿水合氯醛镇静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 491-1 492.
(收稿2015-08-12)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6-0054-01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J-3-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