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穴位贴敷疗法
2016-01-30李志敏,张翔昱
·穴位贴敷·
痛经的穴位贴敷疗法
李志敏张翔昱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264200)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痛引腰骶为主症的常见病。给广大女性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口服中药,因其特殊的气味,患者难以坚持,影响疗效,而穴位贴敷可避免中药口服,又可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药物贴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疗法。该法属中医外治法,又有别于外科直接用药疗法。既可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随着内服药物疗法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增加,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而无副作用,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
穴位贴敷法历史久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蚖……以蓟印其中颠”,即白芥子捣烂外敷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此为最早的外治法。清代名医徐灵胎云:“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整体观念,即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形体、关窍等全身组织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功能活动。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仅体现在生理、病理上,也体现在依其内在的联系指导疾病的治疗上,穴位贴敷疗法就属此范畴。另外,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每个腧穴都具有其特殊性,并有双向调节作用,且对药物的理化作用有相当的敏感性,能使药物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而产生整体调节作用。如“昔人治黄疸,用百部根放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以口中有酒气为度”,即说明药物通过腧穴、肌肤、孔窍等处吸收,可以贯通经脉而作用于全身。
穴位贴敷常选择神阙、关元、中极、三阴交穴。任脉起于胞宫,具有“主胞胎”的作用。《难经·二十九难》曰:“任之为病,其内苦急。”《脉经·平奇经八脉病》云:“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所选穴位神阙、关元、中极皆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又有祛瘀消积和止脐下之痛的作用;另外关元穴为任脉经穴,并与冲脉相通,《素问·举痛论》曰:“冲脉起于关元”,内通胞宫;《类经图翼》称此穴为“女子蓄血之处”,位于脐下三寸,又称“丹田”。有调理冲任、温通胞脉的作用。神阙穴在近年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研究认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较差,且脐下没有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性较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达全身,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连接于门静脉,从而使药物得以经此捷径直达肝脏[1]。因此,神阙穴在中药外治法中应用广泛。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有调理气血、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三阴交、关元也是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记录最常用的穴位。诸穴相配,共奏通调冲任、逐瘀止痛之效。
而痛经贴主要中药有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乌药、延胡索、香附等,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效,能通调冲任气血。其中香附调经止痛;蒲黄、五灵脂行瘀散结,是中药镇痛良方,能缓解平滑肌痉挛;乌药、延胡索含挥发油,能行气止痛。痛经贴治疗痛经给药途径独特。其发挥穴位与中药的双重效应,避免了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通过穴位皮下组织的储存效应,长时间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目的。
典型案例
患者,女,17岁。痛经3年,每于经前1~2 d起自觉小腹坠痛,至月经第2 d方止,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经血色黯,夹血块,舌黯,苔白,脉沉。时逢高考将至,恐痛经影响考试发挥,又不接受中药口服疗法,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于经前5 d开始将痛经贴贴于神阙、关元、中极三穴,每日1次,每次持续6 h,连续7 d,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安然度过高考。
参考文献
[1]张仲源.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一)[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3):48.
(收稿日期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