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2016-01-30王金坤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兴城125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妇产科

王金坤(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 兴城 125100)



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王金坤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 兴城 125100)

【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在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推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

妇产科室是整个医院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收纳患者的特殊性,因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临床上关于该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基于此,我院就将以实际病例资料对比的方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将持续质量改进作用于妇产科护理中,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8±1.9)岁;另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5.9±2.2)所有入选研究的产妇及其家属对我院研究过程及目的知情并自愿,两组产妇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具体内容为:①过程改进:根据科室的基本情况有意识的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增强其护理质量改进的意识,帮助护理人员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保证各项护理操作均按照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1];②优化护理流程,制定完善的护理制度:根据科室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划分护理小组,实施分层管理。形成以组长为核心,囊括护士长和普通护士的三级护理体系,每一个病区可根据工作情况设置2~3个护理小组,组长均由高年资的主管护师担任,要求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落实到个人[2]。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评估,指导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宣教,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持续性的关注,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③持续性改进,科室管理人员应对过往护理工作中存在并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深入探究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找到应对措施,以避免同类型问题的再次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④预防性改进,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前瞻性护理体系,详细了解产妇在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以保证护理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护理安全防范,对重点产妇进行详细的标识,并交代各种注意事项,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①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出院前交由其进行填写,然后回收,本次研究将产妇的满意度具体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②护理质量:通过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依照我院制定的考核评分标准对各项具体的护理指标进行评分,单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护理质量越好,研究将护理质量项目具体分为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和规范服务四个项目。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经资料整合,观察组(n=100)护理满意评定为满意的共计68例(68.00%),较满意30例(30.00%),不满意2例(2.00%),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n=100)护理满意度评定为满意的共计44例(44.00%),较满意36例(36.00%),不满意20例(20.00%),护理满意度为80.00%;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475,P=0.0000)。

2.2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n=100)病区管理评分为(98.2± 2.4),对照组病区管理评分为(90.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35,P=0.0000)。

观察组(n=100)分级护理评分为(97.3±1.8),对照组分级护理评分为(91.3±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768,P=0.0000)。

观察组(n=100)护理文书书写评分为(97.4±1.5),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评分为(91.4±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257,P=0.0000)。

观察组(n=100)规范服务评分为(98.1±1.1),对照组的规范服务评分为(92.8±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79,P=0.0000)。

3 讨 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先进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具体分为过程改进、持续改进和预防性改进三个步骤,结合本次研究来看该理念的推行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小方面来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下要求护理人员每一项护理服务活动和操作都必须做到有章可依,并改善护理理念,即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患者置于所有护理工作开展的中心,变被动服务于主动服务,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其次,通过对过往护理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查找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找到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便有针对性的提高了护理中的不足之处有效的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也从侧面提示了持续质量改进作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舒密.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9(11):84-85.

[2] 李智英,成守珍,谢文,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22(10):38-40.

[3] 刘世晴,黄厚娟,廖俊峰.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16(5):51-53.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247-02

猜你喜欢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妇产科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运用观察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