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痿证与宗气的联系

2016-01-30刘志海乔文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宗气筋脉五脏

刘志海 乔文军

综 述

论痿证与宗气的联系

刘志海1乔文军2

作者单位:1.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

宗气是由肺吸入自然之清气与脾胃化生水谷之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成,可谓是“后天之气”,它可以濡养全身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而痿证的发生是由于五脏虚损,筋脉肌肉失去后天气血津液的濡养而发病;因此,宗气的盛衰与痿证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肺脾肾虚损是导致宗气虚衰与痿证发生的共同基础,也是连接宗气与痿证的重要环节,所以,补益肺脾肾在治疗宗气虚衰及痿证发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痿证;宗气;肺脾肾虚损;补脾肾益肺

古人云“百病皆生于气”,痿证的发生亦离不开气的影响,尤以宗气的影响最为明显。一方面,宗气是连接心脏搏动和肺脏呼吸的最重要环节,心主血脉,肺主气,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另一方面,痿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五脏虚损,筋脉肌肉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日久而发为痿证,所以,宗气的盛衰与痿证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此外,肺脾肾虚损是致宗气亏虚及痿证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补益肺脾肾治疗宗气亏虚与痿证具有重要作用。

1 宗气的生成及作用

气者,人之根本也[1]。宗气又称大气,它是由肺所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正如张显耀所说:“宗气的来源在于脾肺,合成在肺,贯注在心,根本在肾,部位在胸中心肺”[2]。宗气是人体在出生之后获得的,可以称之为“后天之气”。宗气居于上焦,统摄上焦心肺的功能,将心脏的搏动和肺脏的呼吸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故又可称之为“心肺之气”。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提出:“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3]。一方面,宗气的亏虚可以直接影响全身脏腑组织的功能;另一方面,全身脏腑组织功能失调也可以影响宗气的生成与运行。因此,五脏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五脏功能失调可导致宗气生成受阻,而宗气生成受阻又反过来加剧了五脏虚损,然而痿证的发生正是五脏虚损的结果,由于机体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作用,日久则气血亏虚,全身脏腑功能失调,四肢百骸失去濡养而发为痿证,由此可见,宗气的生成与五脏功能正常与否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以肺脾肾三脏功能为主,因此,补脾肾益肺法在治疗宗气时占有重要地位。

2 肺热叶焦,五脏虚损,发为痿证

《素问·痿论篇》中提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4],由此可见“肺热叶焦”乃痿证的主要病机。首先,肺朝百脉输布气血津液,凡滋养五脏的津液气血均赖于肺气的输布,若肺热叶焦,内热丛生,必损及其他四脏,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5]118;而五脏分主五体,若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又加剧了精血津液的不足,五体失其濡养而弛纵,日久以致筋脉肌肉枯萎无力,发为痿证;其次,肺主宣肃,为五脏之长,凡气血津液之布达周身,皆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若肺有热邪,则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无从宣畅布达,终使五脏失养,五体失用而发为痿证。故张景岳说:“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6]。再者,肺为五脏华盖,居位最高,若肺热叶焦,下传于其他四脏,引起其他四脏虚损内热,热邪耗伤精血津液,筋脉肌肉四肢百骸失其濡养,日久必发生痿证。因此,“肺热叶焦”是痿证发生的主要因素。

3 痿证与宗气的联系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正所谓“治病之道,气内为宝”。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人体的呼吸运动与肺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肺肾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肺肾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是人体气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也是维持机体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通过肺肾的呼吸运动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肺内,与脾胃运化水谷的精气在肺内相结合,积聚于胸中的气海,从而形成宗气。因此,宗气是通过肺肾与脾胃化生而来的后天之气,在一身之气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连通心脉以助气血津液布散全身,温养各脏腑经络组织,从而维持他们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因此,肺肾与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进而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因为宗气的生成与肺脾胃肾密切相关,而痿证的发生也与肺脾肾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治疗痿证时,应尤其重视宗气的调护。张静生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复方黄杞颗粒剂,擅长运用补宗气之黄芪来治疗痿证,取得显著疗效[7]。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擅长补脾肺之气,有助于宗气的生成,为补中益气要药。正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篇所述:“黄芪之性,又善治肢体痿废,然须细审其脉之强弱”[8]225。并且提到,“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宗气)下陷”[9];同时,黄芪可以补脾气,帮助脾脏“游溢精气”,从而营养四肢,正所谓夫精者、身之本也[5]20。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能够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兴奋呼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运用复方黄杞颗粒剂治疗痿证时,常重用黄芪,因其补气之功优,故推为补药之长,功在补益肺脾肾以顾宗气,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筋脉肌肉得以濡养,从而达到治疗痿证的作用。由此可见,宗气在痿证的发生与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中所述:“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10]。同时,张锡纯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大气(宗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主之”[8]85。说明人体精神活动及四肢运动都有赖于宗气的作用。

综上所述,肺脾肾虚损是痿证发生的关键,而肺脾肾虚损必然导致宗气匮乏,因此,宗气的盛衰与痿证的发生密切相关。脾肺肾虚则宗气虚,宗气虚则痿证发。宗气实则全身气血津液布散正常,筋脉肌肉,四肢百骸得以滋润濡养,则筋脉肌肉强健有力;宗气虚则全身气血津液布散失常,筋脉肌肉失其濡养,则四肢痿弱不用,发为痿证。

[1] 凌耀星.难经校注[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2] 张显耀.辨证治疗宗气下陷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8):6-7.

[3] 马烈光,张湖德,曹启富,等.黄帝内经通释[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68.

[4] 王中琳.《内经》痿证理论钩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8):648-649.

[5]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1版.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5:20,118.

[6] 张景岳.景岳全书[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41.

[7] 乔文军,宫丽鸿.杂病治验录——张静生临证经验集[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55.

[8] 于华荟,赵艳,季旭明,等.医学衷中参西录[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5,225.

[9] 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28-429.

[10] 艾青华.读医随笔[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

乔文军,Email:1211902417@qq.com

R27

A

1672-7185(2016)08-0043-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8.015

2016-05-09)

猜你喜欢

宗气筋脉五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乐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探讨宗气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的实践意义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试述“宗气”与“肺痹”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