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016-01-29曹卫慧
曹卫慧
[摘 要]美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更要研究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简单分析有效的美术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关键词]美术 感知 实践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66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当前的美术教学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实践、探究能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美
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美术教学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美术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叶子上的小血管》一课时,教师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游戏方式来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收集来的树叶抛向天空,树叶像彩蝶一般在空中飞舞,缓缓飘落下来,好像一群孩子,你推着我,我压着他。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树叶之间存在着遮挡关系、疏密关系。这种课堂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因此,生动的教学情境是美术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感知美。
二、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让学生实践美
新课标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教师可以利用双休、假期,带领学生外出写生。游乐场、动物园、风景优美的景点、富有教育意义的场所都是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社会的好地方。例如,一名教师带着学生拜访盲童学校。那里环境清静、绿树成荫,像一个景色优美的大花园。使学生惊奇的是,那些盲童不仅生活幸福,而且身残志坚。学生看了非常感动。回来后,学生立即创作了一幅幅表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作品,获得广泛好评。
新课标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例如,一名教师以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素材进行创作。这时,学生纷纷举手说要画国旗。一个学生说要画去年学校中发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几个红领巾看见操场上的国旗还没降下来,于是,他们冒雨降下了国旗。这个设想很好,于是,教师就鼓励这个学生进行创作。不久,他就画好了,只见他把操场上的篮球架、单双杠等都画了进去。这时候,教师的态度尤为重要,教师既要指出他的不足,又要给予恰当的鼓励。教师提示:“画面上大雨纷纷,几个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杆绳索,这些画得非常好。但画面中的教学楼、篮球架、单双杠和爱祖国的关系不大,画出这些画面,主题就不突出了。”学生欣喜地接受了修改意见。
三、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探究美
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美术教学首先要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学好美术。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画人物》一课时,一名教师让学生通过尺子测量教材中的图画,探究“站七坐五盘三半”的美术定律。活动开始,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3人一组的若干组,然后分配角色,要求模特、测量者、记录者各一人。若干分钟以后,学生得出了数据。比起教师的直接讲授,学生对自己在探究中得来的定律理解得更加深刻。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还发现,其实这个定律也不是真的“定”的,它会因人物的性别、年龄和身高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从而发展了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另外,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美术的乐趣。如下图:
师:作者根据鱼、吊扇、汉堡画出了三幅奇怪的图画。奇怪在哪儿?大家一起看看。
生:鱼儿长了鸡爪;吊扇的叶片成立树叶;而汉堡中间是书和笔。
师:作者为什么能进行这样的创作呢?
生:因为它们发生变形的地方形状相似,同时让美术更有趣味。
师:是呀,美术是趣味无穷的,大家能不能也画几幅富有趣味的图画呢?
……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美术的天地里发挥想象力,提高了美术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获取美术知识与方法上,让学生通过“感知—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去发现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