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对于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2016-01-29温艳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红细胞

温艳玲

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对于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温艳玲

【摘要】目的 探讨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对于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心源性脑梗死(24例)及非心源性脑梗死(36例)两组,收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尿常规以及血常规、临床生化标本,测定其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水平,在相关指标标准值的指导下,给予统计分析。结果 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均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尿比重以及24 h尿蛋白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通过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水平可以准确鉴别诊断心源性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疾病,且尿常规标本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关键词】尿白细胞;红细胞;血肌酐;心源性脑梗死

作者单位:462400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中心医院检验科

Clinical Value of Urine Leucocyte, Red Blood Cells and Serum Creatinine for Diagnosis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WEN Yanling Luohe City Wuyang County Central Hospital Clinical Laboratory in He’nan Province, Luohe 462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rine leucocyte, red blood cells and serum creatinine for diagnosis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OAST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divided into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24 cases) and non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36 cases) two groups, collected patients within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 routine urine and blood tests,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specimen to determine the urine leucocyte, red blood cells and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t criteria values, give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Results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routine urine test results in the WBC count, red blood cell count, and serum creatinine, were higher than the without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24 hours urine protein urine specific gravity,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linically by detecting urine leucocyte, red blood cells and serum creatinine level can accurately differentiate diagnose cardiac disease and non-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routine urine specimen conveniently, simple operation and low price.

[Key words]Urine white blood cells, Red blood cells, Serum creatinine, 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是心脏血栓上游至脑动脉引起堵塞,其原发病有很多,如风湿性疾病,心脏原发病等[1],临床上约20%的患者属于心源性脑梗死,在临床上需要对心源性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严格的鉴别诊断,为其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研究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3者的检测水平以及心源性脑梗死之间的联系,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心源性脑梗死(24例)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36例)两组,心源性组中男17例,女7例,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6.44±3.25)岁,非心源性组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5.27±4.13)岁,试验前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1)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第七版《内科学》中的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2)所有患者发病至来院治疗时间在7 h内。(3)患者既往无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病史。(4)

未出现大小便失禁。(5)排除妊娠妇女。(6)所有患者无精神性疾病,无休克昏迷情况,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7)患者在1月内未使用影响尿液成分药物。

1.2.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收集尿液标本,由同1名检验科人员,应用尿沉渣仪、干化学仪器以及尿液分析仪对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尿蛋白、血肌酐水平等,观察、记录并进行结果分析。

1.2.3 参考指标 24 h尿蛋白正常值为0 g/L;红细胞计数正常值为(0~12)×1012/L;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0~10)×109/L;尿比重的正常值为1.01~1.04;血肌酐的正常值为71~133 μmol/L[3-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的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肌酐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尿比重以及尿蛋白水平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脑部的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既往多有脑动脉硬化病史,当机体血液粘滞度上升时,血流速度减缓,血压下降,血管中血小板及纤维素成分在血管壁上粘附,引起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后反过来阻碍了机体的血液循环,故患者出现了脑部缺血、缺氧,诱发脑梗死的出现,在脑梗死患者中20%是由于心源性原因所引起,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往往发病较急,容易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同时也会影响到循环系统,其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临床上大部分心源性脑梗死是由于复杂性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因此心源性脑梗死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心脏疾病有关。早期诊断脑梗死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上脑梗死疾病往往难以鉴别,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也有逐渐被应用于可疑心源性脑梗死的患者的检查,但是诊断费用较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简便的诊断方法。心源性脑梗死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尿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均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尿蛋白以及尿比重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对于鉴别诊断心源性脑梗死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主要是由于脑梗死血栓同时阻塞了肾动脉血管,导致肾梗死而诱发血管内膜细胞受损,部分患者出现继发感染,机体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水平不断上升。因血栓阻塞影响,心肌细胞受损而使得大量肌酐被释放至血中,随后随尿液排出,尿常规检测的血清肌酐水平亦升高。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血清肌酐、尿白细胞、红细胞水平检测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临床工作中,这些检测指标的敏感度均较低,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还需要配合其他的相关流程体征,才能有效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水平检测可以对心源性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予以准确区分,且尿常规标本取材较为方便,可以从临床上快速获得。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尿中相关检测指标比较(x-±s)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尿中相关检测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   红细胞计数(×1012/L)   尿比重   血肌酐(μmol/L)  24 h尿蛋白心源性组  24  15.55±2.49  61.55±25.36  1.02±0.32  114.37±25.88  0.05±0.03非心源性组  36  3.28±1.72  7.93±3.51  1.02±0.24  89.68±17.53  0.05±0.02 t    12.931  22.489  1.037  11.381  0.482 P     <0.05   <0.05   >0.05   <0.05  >0.05

参考文献

[1] 冯光坤,牛建花,朱海英,等.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40-1942. [2] 赵小梅. Hcy、hs-CRP、DDR 和 IMT 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961-963.

[3] 陈斗佳. 以脑梗死为表现的Evans综合征1例[J]. 广东医学,2014,35(9):1341.

[4] 谭盛,陈健,刘卉,等.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6):622-625.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9.02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9-0038-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46.11

猜你喜欢

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藏药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14例疗效观察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妊娠中期孕妇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分析参数的研究
大剂量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