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1-29李爱军
李爱军
(甘肃陇西县畜牧兽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
陇西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爱军
(甘肃陇西县畜牧兽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
草食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陇西县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型升级,把肉牛产业作为该县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文章针对该县肉牛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今后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陇西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海拔1 612~2 798 m,总面积2 408 km2,耕地面积118.57万hm2,人均占有耕地2.73 hm2,年平均降水446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2 h。县内以陇东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达28.3万hm2,玉米种植面积70万hm2,甜高粱2.4万hm2,年加工制作青贮饲料760 000 t。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发展肉牛养殖业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县上着眼长远,提出了“畜牧强县,肉牛先行”的宏伟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肉牛养殖企业和适度规模养牛户的建设和发展,肉牛产业逐步走向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1 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生产总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陇西县一直把抓生产、促规模、增效益作为提升肉牛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养殖规模增长较快,养殖效益逐年增加。截止2015年底,全县肉牛饲养总量达9.2万头,年出栏3.6万头。农民来自牛产业的收入人均达到600元,占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的42%,养牛业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1.2 生产方式得到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一直沿袭以放牧和农村散养的传统养殖方式,饲养管理粗放,养殖周期长,基础设施差,病害威胁大,死亡率高,导致其效益低下。2008年以来,县上把加快肉牛养殖企业发展,大户培育和发展5头以上的适度规模户作为扩大规模和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养牛的主要途径。通过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肉牛养殖水平大幅提升。止2015年底,全县累计建成肉牛养殖企业6家,百头以上养牛大户48户,5头以上适度规模户1216户,发展肉牛养殖专业村64个。肉牛饲养逐步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式转变。
1.3 良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县已建成黄牛细管冻配改良点24个,冻配从业人员30余人,年内引进西门塔尔、德国黄牛、夏洛来等优质细管冻精3.5万支,年内授配母牛2.5万头,繁活肉牛2.3万头。通过良种引进和杂交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85% 以上,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按照“肉牛良种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着力提高肉牛标准化养殖水平,通过暖棚养殖、人工授精、彩钢隔热、粪便发酵还田等新技术,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通过完善防疫体系建设,强化监管手段,使疾病防控和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显著提高。另外,通过加强科技培训,使养殖户都成为科技明白人,年内培训从业人员3 000余人,培养养殖能手200余人。
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秸杆开发利用率不高
从资源总量来看,全县秸杆年产量稳定在2 000 000 t 左右,但青贮利用秸杆仅占 40 %,开发利用率不高,即使用饲草的部分也是抛地饲喂,牲畜采食后消化率不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影响人居环境。由于群众认识不到位,加之部分农户的电力、交通、加工设施等配套步伐跟不上,严重影响了秸杆的开发利用和养殖户扩群补栏,造成草畜不平衡。
2.2 组织化程度不高
当前组建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许多行业中介服务组织,大部分基础条件差,运行不规范,功能不完善,信息来源少,缺乏产前、产中及产后的一体化组织服务。牛业协会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协会与农户、市场之间边连接不紧密,尚未完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不能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
2.3 加工企业增值能力弱
畜产品龙头企业少,市场交易主要以出售活牛为主,产业链条不健全,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养殖户效益得不到保证。同时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户联系松散,只是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在带动肉牛产业化发展上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4 产业发展资金短缺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投入能力有限,小区建设、品种引进及秸杆综合利用等方面资金缺乏。牛产业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投入资金额度大,筹资难度大,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着肉牛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3 对策措施
3.1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范、配套完善”的原则,大力推进工厂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小区建设。继续加大养牛专业村培育,鼓励支持千家万户发展适度规模投入肉牛养殖行业。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力度,着力提升舍饲精养水平,扩大能繁母牛比例,增加存栏量。
3.2 做强做精龙头加工企业
加快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利用高科技,研发新产品,搞好五香牛肉,腊牛肉和中温套装牛肉等产品的生产,形成地方性名特优系列产品,着力打造“陇原情”、“三绝”等品牌,改变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的局面,提高牛肉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和科技含量,积极推行无公害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主动参与竞争,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国内知名度。
3.3 加快专业化组织建设进程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养殖户和其它经营者联合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牛业协会和合作社在传递产销信息,推广生产技术、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的作用,切实解决养殖户生产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使养殖户有序、按市场供需进行生产,降低养殖生产经营风险。积极吸引承接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引进产品、饲料、草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投资企业,形成稳定的集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资金、研发为一体的肉牛产业集群。
3.4 加强饲草资源开发利用
结合草原奖补政策和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扩大紫花苜蓿、甜高粱、高蛋白饲用玉米等人工种草面积。大力推广青贮饲料喂养技术,通过青贮、黄贮、微贮、打捆等多种方式提高秸杆利用率。推广玉米和喇叭豆套种技术,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引进饲料及草产品开发企业,提升草产品加工能力,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拓宽饲草资源。
3.5 强化技术服务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肉牛产业发展技术服务网络,确保技术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推广冻配人员,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3.6 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抓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减少疫病发生。加强肉牛调入,产品的销售及购进等制度管理,加大兽医、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安全监管,从源头上确保肉牛养殖的生产安全。全面推进养殖方式转变,做好养殖污染防范工作,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王旭东.陇西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3,(12):8-10.[2] 赵芳芳,李少斌,郭艳丽等.甘肃省养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15,(4):44-48.
[3] 李春佑.影响我县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5,(3):65-66.
[4] 昝林森,辛亚平,陈宏等.陕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2,(6):85-87.
[5] 吴慧霞.陇西县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禽业,2014,(2):51-52.
Present Situation of Bee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ongxi County
LI Ai-jun1
(VeterinaryTechnicalServiceCenterinLongxiCounty,Longxi,Gansu,748100,China)
Herbivorous animal husbandr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a region'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apidly, beef industry is the leading industry and competitive industries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ongxi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the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frame of reference of future study.
Deef cattle industry,developing situation;improving measures
2016-07-10
2016-07-15
李爱军(1978-),男,甘肃陇西人,畜牧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6)05-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