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使用激素后合并高血糖的护理

2016-01-29曹旭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江苏南通2260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合并高血糖激素

曹旭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江苏 南通 226019)



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使用激素后合并高血糖的护理

曹旭源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江苏 南通 226019)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高血糖;合并;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但因剂量大、长时间的使用所导致的类固醇性糖尿病是我们不容忽略的问题[1-3]。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糖尿病发生率约为10%~20%,严重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14年11月10日收治了一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激素治疗3 d后出现高水平血糖,通过严密监控血糖、调整饮食、正规胰岛素注射等措施,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现将相关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患者于十余天前开始出现反复牙龈出血、鼻衄,开始未予重视,后至门诊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11×109/L进而入院。入院时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一年余,最高血压150/100 mm Hg,血压控制稳定。入院后予以静丙、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输注血小板,同时护胃、补钙治疗;3 d后血小板升至21×109/L,血糖高达20.9~25.8 mmol/L,予以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改糖尿病软食,7 d后血小板升至42×109/L,激素逐渐减量后改为口服,改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14 d后,患者全身皮肤瘀点瘀斑消退,血小板升至63×109/L,血糖稳定,治愈出院。

2 评 估

2.1 出血症状的评估: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散在瘀点瘀斑,反复牙龈出血、鼻出血十余天,入院第2天牙龈出血渐止,无鼻腔出血。

2.2 饮食及生活习惯评估:患者经常在外就餐,有吸烟史。入院后进软食,后血糖升高改为糖尿病软食,在医院订餐。

2.3 心理及社会状态评估:患者性格乐观开朗,愿意与人交谈,经济状况尚可。

2.4 疾病认知评估:患者对血糖变化很关注,但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糖尿病的饮食和并发症的认识存在误区。

3 护 理

3.1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3.1.1 血小板过低的护理:患者血小板低于20×109/L时绝对卧床休息,当2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避免磕碰。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内压增高引起出血。禁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忌用一切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3.1.2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注意观察瘀斑消退情况和新出血现象,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同时避免感染的发生。牙龈渗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漱口。鼻出血的患者应指导其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注意保护血管,尽量避免肌内注射,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更换。

3.1.3 输血护理:输血前应认真核对,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生,如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

3.1.3 密切观察病情:患者内脏出血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注意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当眼底及颅内出血时,应嘱患者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休息。不要揉眼睛,以免引起出血。

3.2 血糖的管理及护理

3.2.1 高血糖状态的护理: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血糖变化具有自身特点,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午后至睡前严重高血糖,部分患者可出现夜间低血糖[4-5]。该患者使用激素治疗第3天血糖明显上升,餐后血糖波动于20.9~25.8 mmol/L,空腹及午夜血糖8.1~12.9 mmol/L。根据血糖水平,增加餐前皮下胰岛素注射剂量,或予胰岛素临时注射,使血糖平稳下降。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至少3000 mL。患者4 d后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空腹血糖波动于5.4~7.7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8.9~14.8 mmol/L。血糖监测的时间为三餐前后及午夜。

3.2.2 低血糖的护理:患者激素由静滴改为口服治疗后,减量后第2天,夜间00:00测血糖为3.2 mmol/L,患者无不适主诉,立即指导进食一些糖果,15 min后复测血糖为5.0 mmol/L。询问患者有无心悸、乏力、出汗感等不适。观察患者精神症状,注意有无紧张、焦虑、行为异常等其他低血糖的非典型症状。指导患者床边备糖果等食物,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及时服用。遵医嘱减少晚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

3.3 饮食护理

3.3.1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

3.3.2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活动量,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的热量。根据患者血糖波动的特点,指导患者少量多餐,扣除早、中、晚餐主食各25 g作为餐间加餐。

3.3.3 “食物升糖指数(GI)”选择:“食物升糖指数”是在相同糖类含量下,餐后血糖升高快慢的指标,GI值越大,餐后血糖升高越快,糖尿病患者宜选GI值低的食物。

3.4 足部护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及危害,让其认识到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和足部并发症的严重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

3.5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配合临床治疗及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3.6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防护,避免外伤引起出血。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嘱患者注意休息及营养,以免引起病情复发。慢性病患者适当活动,定期来院复查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等,门诊随访。

4 小 结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血糖异常便是其中常见情况之一,类固醇性糖尿病虽然不如1、2型糖尿病多见,但仍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血糖的自身变化特点。因此,为避免漏诊,注重餐前、餐后血糖,并进行多点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对原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使用激素后血糖升高,通过严密监控血糖、正规胰岛素应用、调整饮食、运动指导等措施,血糖控制基本满意,未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严重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能自己正确注射胰岛素,原发疾病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孙胜男,赵维纲,董颖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9.

[2] 叶美君,卢洪敏,林玉辉.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与综合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41-42.

[3] 林志美,饶进,殷莉,等.血液病患者激素治疗后的血糖变化特点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10(23):121-123.

[4] 顾兰,吴嘉维.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51-52.

[5] 王中京.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糖变化特点及对策[J].中国药房,2011,22(14):12-1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76-02

猜你喜欢

合并高血糖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医院“两办”合署办公后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质量以及改进方法
基于ISODATA算法的草莓图像分割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