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9李斯洋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6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直肠癌

李斯洋(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斯洋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直肠癌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8例,观察组通过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通过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9例(42.65%),有效33例(48.53%),无效6例(8.8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27例(29.58%),有效32例(40.84%),无效9例(13.24%),总有效率86.76%;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通过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中出血较少,效果明显,而且复发率有所降低,经济方便,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疗效分析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处之间的癌症,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直肠癌的位置偏低,很容易通过直肠指诊或是乙状结肠镜来诊断,也可以通过镜检来获得病理诊断。在临床上有大便出血的患者要留心,不能轻率地诊断,应该进一步检查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但也因为它的位置在盆腔深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容易使手术进行得不彻底,同时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1]。中下段的直肠癌比较接近肛管括约肌,手术时会影响到肛门以及其功能,这对医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在我国40岁左右的人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而现在青年的发病率也有升高的趋势[2]。因此,本文通过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来提高直肠癌的疗效,现做一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直肠患者136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男患者85例,女性51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做完术前准备工作后,进行全身麻醉,在脐上钻孔安置镜头,周边钻孔安置器械及确定主操作孔;分离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切断直肠上动脉或是肠系膜下动脉及其静脉,在间隙处进行钝性分离,避开自主神经切断两侧的侧韧带,在肿瘤下切断直肠,将带有肿瘤的近端直肠拉出腹腔外,把肠段切除掉,然后进行吻合。

实验组:对患者做完术前准备后,进行全麻醉,术中在左方将乙状结肠分离出来,确定好右侧肠系膜下静脉的解剖位置,将其肠系膜下动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结扎于距离脾静脉和主动脉1 cm的位置,将淋巴完全清扫后,剪断位于腹下神经内的盆脏层筋膜,在该位置的垂直上方沿壁层筋膜与盆腔脏层间,用电刀把腹下神经内的左右脏层筋膜、直肠周围的系膜与肿瘤完全分离至肛提肌的平面处,分离过程中确保筋膜始终保持完整的光滑面。为了防止损伤其筋膜进而保护好自主神经丛,在解剖出直肠侧面韧带的时候往往需要靠近盆壁,进行锐性分离,操作时避免钳夹结扎。用同样的锐性分离的方法,在腹膜折返的上方约1~2 cm处切开直肠的前方膜,确保正确切分防止出血现象的发生。在完成切分步骤后要将病灶部位以及周边的系膜和肠管同时切除掉,肿瘤下2 cm的肠管切除就已经达到根除的要求,但是对于分化较低的病灶来说,可切除多于2 cm。如果不确定切除处是否有多于病灶的残留,就要给患者的病灶切除处做冰冻切片,进行病理检查,从而确定已无多于的癌细胞存在于体内。对于系膜的远端切除位置最好距离病灶多于5 cm,才能根治患者。为了防止筋膜在术中有破损的的情况,就要减少过度的牵拉和挤压肿瘤,切除平面中是不存在血管的,侧韧带中的血管在切断后可以通过纱布压迫出血点来止血,不需要另外结扎。在做完切除术后需要将直肠和乙状结肠进行吻合,双吻合器使吻合术更加便捷,在病灶的远处横向夹闭,然后用消毒水清洗肠管。

1.3 临床观察项目:对比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失血量,手术进行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泌尿功能等情况,并且需要留意患者的并发症及术后的健康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做卡方检验,应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如果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2 结 果

通过数据处理后,得出观察组显效29例(42.65%),有效33例(48.53%),无效6例(8.8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27例(29.58%),有效32例(40.84%),无效9例(13.24%),总有效率86.76%;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 讨 论

在我国,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但是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据统计患者在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50%,而术后又复发的概率达到10%~45%。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是英国学者Bill Heald在1982年提出的,直肠系膜是直肠自身所固有的筋膜包裹着的筒状或信封状结构,在其中存在神经、血管和淋巴组织。在盆腔脏层与壁层之间有一个外科平面,在有研究调查显示直肠癌浸润位置大部分都位于直肠系膜内该平面,而复发也是由于没有切除完全还有残留癌细胞存于体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就是能够切除直肠癌及其局部浸润病灶,它适合于直肠中下段的癌症患者,T3期以上的肿瘤以及未浸出浆膜层的肿瘤患者,大多数更适合低位前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但是一旦癌细胞浸润了骶骨或是周围脏器,该手术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对于上部直肠癌的患者,实施手术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并没有预想中的下降,而其并发症或是病死率在相比之下也较高,因此表明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不适合上部的直肠癌[3]。

直肠全系膜基本的技术要求就是要在不损伤患者盆筋膜脏层的基础上,通过直视在间隙实施锐性分离,同时要保障癌细胞不会扩散,也没有残留。有学者认为直肠系膜内会有癌细胞巢的存在,如果通过钝性分离进行手术,不仅系膜无法切除完全,还会有损伤其包膜喷筋膜脏层的可能,这样就会导致其内的癌细胞扩散同时会留下手术的创伤面,这就是导致以往根治术的复发率偏高的原因所在。因此在保肛手术中,肿瘤远处的直肠系膜至少要切除5 cm以上,才能确保系膜内的癌细胞切除完全,在术中手术技术因素比手术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在直视下进行锐性分离并不是新技术,消化道以及胸部、头颈部的手术中已经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由于对盆腔内的解剖结构认识不够全面,怕手术中的不熟练操作会损伤血管或是神经造成生理功能的损害。在以往的传统手术中由于钝性分离、切除程度等因素,会有损伤患者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可能,从而造成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障碍;而且手术中通过分离、钳夹和结扎的方式对韧带进行操作时,也有损害神经丛的可能性。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是根据盆腔位自主神经走向在直视下切除直肠系膜,手术中保留神经丛及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性,这对患者的恢复有极大的好处,也会降低复发率[4],间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得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是相对安全的,伤口吻合发生口漏的概率较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有显著的下降,该切除术还使患者的保肛率有很大的提高,术后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也明显改善,有也是轻度损伤,整体上说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大出血的可能,也降低了术中的出血率,同时减少了给留下手术创面的概率。综上所述,本文得出结论:直肠癌患者通过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中出血较少,效果明显,而且复发率有所降低,经济方便,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毕会新.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10):67.

[2] 韩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4):92-93.

[3] 田东生,任国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208-209.

[4] 杨明坤.5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0):6539.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46-02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