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左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2016-01-29尚春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食管肝硬化

侯 鹏 尚春生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7)



胃左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侯 鹏 尚春生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7)

【摘要】目的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致死原因。胃左静脉在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对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SA机引导,穿刺胃左静脉,并应用弹簧圈+聚桂醇栓塞胃左静脉,达到止血的作用。结果 PTVE前、后门静脉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镜检查证实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聚桂醇栓塞为永久性血管栓塞,长期效果佳。结论 PTVE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尤其是破裂出血的临床有效方法。

【关键词】肝硬化;胃左静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肝硬化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中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80%~90%,其中每年有10%~30%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有20%~35%的患者死于首次出血,存活的患者6个月内发生再出血的概率高达70%,首次出血后2年生存率仅为30%~40%[1-2]。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LGV)又称胃冠状静脉,是门静脉系统的主要属支,是门-腔侧支循环中距离门静脉(portal vein,PV)最近的血管。故胃左静脉在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破裂出血及其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综合治疗、胃镜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几大类。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1974年由瑞典人Lunderquist首先报道的。其在急诊止血治疗中的地位已经得到许多临床专家、学者的认同。据报道,其急诊止血率达到100%,静脉曲张的消失和基本消失率占59.3%,优于胃镜治疗[3]。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简便易行,对设备要求低,手术直观性好,成功率近100%,止血效果良好。故目前在临床上作为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利用Philips DSA血管造影机进行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胃左静脉并栓塞该血管,测量并比较术前、后门脉压力变化,初步探讨胃左静脉栓塞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应用PTVE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145例,男性100例,女性45例;年龄43~63岁,平均(52.8±9.6)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29例,酒精性肝硬化15例,不明原因肝硬化1例。肝硬化的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依据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所有病例均未经过外科手术、介入手术或胃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按Child-Pugh分级:A级108例、B级33例、C级4例。治疗后随诊1年,再发出血28例,死亡9例。

1.2治疗设备及治疗方法

1.2.1治疗设备:800mA Philips Intergris CV数字减影(DSA)机,对比剂使用碘比醇(XENETIX)300 mg(I)/mL。

1.2.2治疗方法:治疗前,①完善检查:血常规、生化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和超声等检查。②评价门静脉情况,选择合理的引导方式。③明确诊断,必要时行胃镜检查。④手术区和穿刺部位备皮。⑤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要求手术治疗前每位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手术过程、风险及预后可能,获得充分的知情同意。⑥术前4 h禁食水,术前30 min肌注地西泮10 mg,心电监护,建立输液通道。

操作过程:手术区域常规消毒、铺巾。在DSA引导下,确定进针点、进针角度,尽量选择门静脉二、三级血管穿刺。穿刺成功后,经导丝引导进入门静脉主干,置换5F鞘组、Cobra导管,造影观察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冠状静脉情况,将导管超选至胃冠状静脉,造影证实后,用弹簧圈、聚桂醇栓塞,胃冠状静脉闭塞后,退出导管,封闭穿刺道术毕。

治疗后:①术后卧床12 h,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腹腔出血表现。②静点广谱抗生素。③常规保肝、纠正贫血、支持对症治疗。④随访观察。

1.3数据采集及分析:利用置入门静脉主干的Cobra导管测量PTVE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比较术前、后胃镜、彩超及CT的影像学变化。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比较PTVE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情况。PTVE前门静脉压力:(33.5±5.5)cm H2O;PTVE后:(38.7±4.1)cm H2O。PTVE后门静脉压力升高,PTVE前、后门静脉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1)。

2.2比较PTVE术前、后彩超影像中门脉的变化情况:PTVE术前彩超影像中门脉主干内径(12.4±1.0)mm,PTVE术后彩超影像中门脉主干内径(13.2±0.6)mm。PTVE后门静脉主干内径增粗,PTVE前、后门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1)。

2.3比较PTVE术前、后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变化情况:PTVE治疗后,经胃镜检查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普遍得到明显改善。

2.4比较PTVE术前、后的CT影像变化情况:该栓塞为永久性血管栓塞,术后1年仍未再通。

3 讨 论

胃左静脉又称胃冠状静脉(gastric-coronary vein),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的最为常见的侧支循环,表现为起自门静脉或脾静脉,向头端走行于肝左叶和胃之间的迂曲血管。其主干一般距食管壁为0.5 cm且平行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162-02

猜你喜欢

食管肝硬化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胃食管反流病最善于“伪装”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胱抑素C及其eGFR方程在诊断肝硬化患者肾损害中的应用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食管内异物致食管穿孔死亡1例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