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不同临床分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

2016-01-29熊浩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9期
关键词:清宫肌层分型

陈 姣 熊浩然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不同临床分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

陈姣熊浩然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对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共5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Ⅰ型16例,14例行腹腔镜下清宫术,另2例因出血较多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清宫术;Ⅱ型20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清宫术;Ⅲ型14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全部患者手术治疗成功有效,术后康复良好,随访月经及经量恢复正常。结论 合理选择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可达到治愈疾病、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目的。

腹腔镜;剖宫产瘢痕妊娠;手术;分型

近年来,剖宫产瘢痕妊娠随着宫产率的增高而增加,其引起的阴道流血及子宫破裂对女性健康的危害较大[1]。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剖宫产瘢痕妊娠手术治疗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不同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对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效果。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就有关结果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平均年龄(28.8±3.5)岁,平均孕次(4.05±1.21)次,平均产次(1.20±0.35)次,平均停经时间(55± 15)d。44例为一次剖宫产,6例为二次剖宫产。

1.2分型标准:依据文献标准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进行诊断[2],结合超声检查、腹腔镜探查及包块情况进行临床分型。Ⅰ型:妊娠囊位于瘢痕上方子宫下段宫腔内,绒毛下肌层薄,见胎心搏动,周围肌层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腹腔镜下显示瘢痕表面外凸,肌层连续。Ⅱ型:妊娠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附着处肌层变薄,周围肌层可见血流信号丰富;腹腔镜下显示瘢痕表面血管怒张,包块外凸。Ⅲ型:妊娠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子宫前壁下段可见混合回声包块,局部肌层变薄,局部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腹腔镜下显示包块凸出,子宫浆膜层菲薄。

1.3手术方法:①腹腔镜下清宫术:建立气腹,经腹腔镜对子宫情况进行探查,观察子宫切口,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腹腔镜引导下实施清宫术,术后止血,气囊注入0. 9%氯化钠液20~50 mL,3~5 d抽出气囊内液体,气囊尿管最后拔出。②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清宫术:宫旁宫骶韧带上2 cm处,阔韧带后叶打开,子宫动脉及输尿管游离处理,采用双极电凝子宫动脉阻断血流;术后处理与清宫术相同。③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行子宫动脉阻断术阻断子宫动脉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打开,下推膀胱,原瘢痕处包块采用超声刀切开,妊娠组织吸净后将病灶切除,子宫肌层及黏膜层连续进行分层缝合。

2 结 果

本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Ⅰ型16例,Ⅱ型20例,Ⅲ型14例。其中Ⅰ型14例行腹腔镜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51±18)mL,手术时间(36±13)min;另2例因出血较多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清宫术。Ⅰ型2例及Ⅱ型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清宫术,术中出血量(72±30)mL,手术时间(48±25)min。Ⅲ型1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术中出血量(148±59)mL,手术时间(89±37)min。全部患者术后给予促宫缩及对症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康复良好,手术治疗成功有效;术后2~4周血β-HCG恢复正常,4~6周月经来潮;术后随访月经规律,经量恢复正常。

3 讨 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机制尚不明确,但主要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有一定关系。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子宫动脉栓塞及手术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甲氨蝶呤,其有效性报道不一[3],但治疗失败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创操作,栓塞后可发生卵巢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因此临床对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运用比较谨慎;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方式较多,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引导下的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病理特点十分特殊,传统刮宫和负压吸宫术术后可发生出血事件,通常初始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并不采用刮宫术[4]。本研究采取不同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结果,说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Ⅰ型患者一般选择腹腔镜下清宫术进行治疗,可对子宫破裂及大出血的发生进行紧急处理。本组14例腹腔镜下直接行清宫术,术中未发生大出血事件,术后采用双腔尿管压迫止血;另有2例因出血量超过100 mL,采用子宫动脉阻断术进行治疗。对于Ⅰ型患者,一般可直接行腹腔镜下行清宫术,经腹腔镜引导手术更为安全和有效。Ⅱ型患者妊娠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肌层,周围肌层血流丰富,包块明显外凸,附着处肌层变薄,容易造成出血现象。此类患者应先行子宫动脉阻断术,使子宫血供减少,以避免子宫动脉栓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组Ⅰ型2例及Ⅱ型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均顺利完成。Ⅲ型患者一般从宫腔内无法清除病灶,需要经腹腔对病灶进行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子宫动脉阻断可减少病灶的血液供应,病灶切除术可对瘢痕处妊娠组织进行切除,使病情的迁延受到限制。本组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健康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不同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 陈玉清,常亚杰,冯劭婷,等.宫、腹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2):112-114.

[2] 易莉莎,范雪梅,黄子健,等.两种不同方法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22(3):79-82.

[3] 夏一丹,梅立,谢兰,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18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6): 472-475.

[4] 郑豫,邱春萍,曹爱娥,等.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47-48.

R719.8

B

1671-8194(2016)29-0036-02

猜你喜欢

清宫肌层分型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清宫饽饽桌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