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系研究——基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分析

2016-01-29许晓红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许晓红

(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系研究
——基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分析

许晓红

(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及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为分析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认为二者相辅相成,进而分析了影响漳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构建科学的城镇发展体系以及创新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以推动漳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时强调:“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这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农民构建新的空间,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农民构建新型的就业空间,引领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根本动力是在城镇劳动就业。如果在城镇不能就业,农村人口就必然要最后倒流回农村或者以低水平的生活标准在城镇生活。因此,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构建城镇新型的就业空间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能否实现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首先,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增加。这主要体现在:城镇的形成得益于人口、产业在特定空间上的聚集。城镇一旦形成规模,便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辐射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实现最佳配置效率。比如产业的集群化带来工业企业的集聚,相应地生产生活服务业企业也聚集其中,服务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人口的增多,市场需求扩大,促进了住房、饮食、服装、生活用品、交通等行业的发展,行业越来越多,就业机会相应增加,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寻求比务农更好的发展机会。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中国城镇化主要依靠大量的农民进城就业、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来实现。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引擎,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果只是盲目扩大城市空间,没有人口的聚集,建成的城镇也只是“空城”。近些年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只有通过消除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和落户的各种障碍,才能促进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顺利转移,才能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双向互动的,本文将结合福建省漳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从中找出制约漳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推动漳州市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漳州作为闽南金三角城市集群中的农业城市,农业是它的特色产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及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必然催生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2012年漳州全市耕地2701500亩[1],占土地总面积的13.98%,人均耕地1.1亩,人均占有量达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乡村就业人数有2189394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8.89%,尽管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在增加,但他们的身份还未实现转换,农业户籍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1.1%,与此同时,漳州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52.81%,比福建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59.6%低了6.79个百分点。因此,促进漳州市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并实现这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实现市民化,成为提高漳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 漳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漳州市,农村人口基数大,需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加上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再者,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选择“离土不离乡”,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全市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下降,但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幅度低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幅度,有些年份还出现人口城镇化水平下降。

图1 2000—2012年漳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变动比较

2000年,漳州市农村户籍人口为37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2.9%,2013年末漳州农村户籍人口为348.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1%。由此可见近年来漳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一是从事第一产业,2009年,全市约有63%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二是选择离乡或就近打工,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0.5%;三是转移到城镇从事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这部分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1%。经济学界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占全社会总劳力的75%降到10%左右,就可视为初步完成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若按2009年全市农村人均耕地0.5亩匡算,全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超过40万人,剩余率约为23%,由此可见,漳州市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农民就业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种关系表现为,城镇化的建设产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的提高,而大量的农民进城就业、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进一步提升了人口城镇化的水平。为了进一步考察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可以通过测算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说明它们的相关程度。鉴于难以准确收集历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故采用乡村就业人数减去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来近似地反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量,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建立2000—2012年漳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PB)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CRR)影响的线性模型,具体表示为:

CRR=0.177959527737+0.630387961642*PB

T=(5.019219)(6.838035)

P=(0.0004)(0.0000)

R2=0.809553F=46.75872P=0.000028

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由表1可看出,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99751。

表1 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漳州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高度正相关,然而,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镇就业并真正转化为市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 制约漳州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一) 户籍壁垒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二元化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了农民就业的行业和职业分布,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在工资和福利待遇上的巨大差距。城乡二元结构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使农民游离于城市生活之外。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建设中大多从事各种脏、险、累的工作,却不能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基本待遇,难以在城市定居下来成为市民,这与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的现实很不协调,导致了我国城镇化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显示,2012年漳州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28.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23.1%。这表明还有一大部分常住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还不是城镇户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漳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 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

漳州市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水平。钱纳里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一国或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在1.4-2.5之间[2],即使在人口城镇化率已过半的2012年,漳州市的这一比值是1.1,与钱纳里模型中的低限还有一定差距。

表2 2000—2012年漳州市城镇化率

资料来源:漳州市统计局《漳州统计年鉴2013》

城市化进程缓慢,不仅制约了工业化的步伐,也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因为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恰恰是最容易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行业。

(三) 城镇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在目前我国城镇就业总量和结构性压力仍比较大的现实背景下,城镇尤其是大城市难以在短期内承受和消化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每年都有大批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而下岗失业人数只是整个城镇实际失业人数的一部分。2012年,漳州市农村户籍人口有343.0362万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218.939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27.3665万人[3]。2012年漳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817人,失业率为2%。根据托达罗模型可知,城市人口失业越多,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越低,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大。2012年,漳州市常住人口为490万人,自然增长率达到7.7%,总人口的增加以及失业人员的持续存在都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严重的制约。2011年,漳州市转移7.2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2014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地区是本省,其中,厦门、泉州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地。从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产业来看,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较低,这与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有关。从就业结构来看,2012年,漳州市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为40.27%,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为31.2%,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为28.53%,由此可见,漳州市就业结构还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高。

(四)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过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出现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还较大。表3主要说明了漳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07年达到最大,近些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388元。过低的收入水平使农民没有足够的消费资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对扩大消费需求更是充满后顾之忧,这样,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农村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扩大,一些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企业因此面临萎缩的局面,国内外商品消费市场低迷,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此外,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要支付比农村昂贵的生活费用,如果从城镇获得的收益减去进入城镇就业所支付的各种成本,结果不能超过务农的收益,就会丧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力。

表3 2000—2012年漳州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

数据来源:漳州市统计年鉴

(五)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加之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有限,致使农村人口中接受高中教育的人数不多,且质量不高。2010年,漳州市共有195个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接受培训的有28952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2%,说明漳州市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极其不足。由于农村劳动力较低的文化素质,缺乏专业技能,削弱了他们进入城镇就业的竞争能力。近年来,漳州市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步伐,第三产业也快速发展,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对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出现“有工无人做”与“有人无工做”并存的结构性失业,这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就业。此外,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也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如果农民没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就会缺乏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农业科学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劳动力继续进行低效率的农业生产的隐性失业现象。

三、 模型、变量和数据来源

(一) 模型的构建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受人口、经济与社会等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而且受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更具特殊性与艰巨性。本文结合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模型,其表达式如下:

CRR=C+ɑ1PB+ɑ2BR+ɑ3MD+ɑ4NI+ε

其中,CRR代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计算方法是由乡村就业人数减去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后得到乡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再由这部分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占乡村就业人数的比重(%)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PB表示人口城镇化水平(%),反映的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迁移的程度,这种迁移有利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用非农人口占县域总人口的比重表示;BR代表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城镇就业的状况;MD为农业现代化水平,随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形成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推力,本文用平均每单位农业机械总动力所带来的农业总产值表示;NI为社会保障程度,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意愿会越强,本文用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表示;C为常数项,ɑ1,……ɑ4为待估计的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这一模型的估计将获得以下预期结果:1.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将呈现为正比例关系。因为,人口城镇化发展越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也会越快;2.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负相关,当城镇失业率越高时,就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难度;3.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则会呈正相关,因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带来农业耕作的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4.社会保障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之间可能正相关,因为当居民生活和就业的所在地区能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就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向这个地区转移就业。

(二) 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0—2012年漳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13年间人口城镇化水平以及其它几个控制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其中各变量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年至2012年《漳州市统计年鉴》。

(三) 估计结果

前面所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中包含了四个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表5列出了回归结果。

Adj.R20.990474

F统计量312.9408

CRR=-1.47868170986+0.404402769221*PB-0.171491037333*BR+0.247028970133*MD+8.40093255532*NI

表5 模型回归结果

从结果来看,这种估计方法得到的调整后的R2值比较显著,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和经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同时考虑到其他四个控制变量的影响之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显著正相关,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是一致的,其估计系数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将提高0.404403个百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城镇化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较大影响力,但这远远低于仅分析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二者相关性时得到的相关系数0.899751,说明所选取的其他三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2. 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表现为负相关,这与我们的预期也是相吻合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就会降低0.171491个百分点,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能否有效地转移到城镇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的就业状况,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会大大缩小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空间。

3. 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为正向关系,这也符合理论预期。二者相关系数为0.247029,说明农业现代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提高0.247029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民,走出一条农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道路,无疑对推动人口城镇化及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4. 社会保障程度影响系数符号与理论预期也一致。城镇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越能吸引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到城镇安家落户。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劳动力游离于城镇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旦这种分割局面被打破,社会保障等福利惠及全民后,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因此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工才能在城市定居下来成为市民,这种迁居式的就业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和质量,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

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它贯穿于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始终。在当前城镇人口就业压力、财力压力和资源供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更是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融入城市社会的难度。

四、 稳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漳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漳州市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滞后于发展需要;城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之间横向联系尚待加强。因此,漳州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从空间上打造科学的城镇布局,在产业结构方面形成地区间合理分工,在市域城镇体系建设中,要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功能互补,吸引更多的周边农村转移人口在小城镇就业和落户。

(一) 构建科学的城镇发展体系,扩张城镇就业容量

在漳州市城镇化建设中,要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城镇,强化其产业集聚能力,着力加强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功能方面的建设。一方面,要在综合考虑县城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给质量,科学定位主导产业,依托产业载体增加小城镇非农就业机会[4];另一方面,县城要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供给能力建设,提高城镇的人口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1. 以点带面,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

在市域城镇发展架构中,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走城乡协调型城镇化道路。在经济比较发达但城镇化水平较低的沿海县市,尤其是九龙江南岸地区,要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城镇化进程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同时将沿海县市作为中心城市拓展战略突破口,加快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加大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配套的投入,以此提高中心城区在市域空间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中心镇的建设,中心镇凭借其区位和产业优势,将发展成为县域城镇体系中的副中心小城市,承载着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增长、开发投资、人口集聚、社会公共服务等载体功能。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小城镇的建设,注重空间资源整合利用,打造宜工、宜农、宜贸或工贸结合的综合型各具特色的宜居乡镇。为吸引更多的周边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培育和扶持根植性强、关联作用大、市场拓展能力强的主导产业。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产业是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把产业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2012年,漳州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1.1%,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与就近就地转移相结合。漳州市的农业部门中由于每个劳动者所拥有的生产资料较少,所以劳动生产率低下,由于一定量的土地所拥有的劳动力很多(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的耕地从2007年的2.37亩减少到2012年的1.1亩),且技术水平很低,所以,在漳州市的传统农业部门中,长期存在隐性失业。要实现漳州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调整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从过去的以农业为主体转变为以工业乃至服务业为主体。此外,要扩大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外向型经济,使分散的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农业紧密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少数向城市转移外,还可以灵活地流向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不仅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也包括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各产业的结合,形成农业产业一体化,在实现降低农业发展成本的同时,也通过这种纵向和横向的产业链条的延长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得以扩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要合理布局乡镇企业,重点发展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农产品加工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以本地培育为主、外地引入为辅的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树立一批适度规模经营典型,并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 增加城镇公共服务供给,确保农民工市民化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劳动力选择了离土又离乡,在城镇找到了工作,但由于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公共服务供给、劳动力市场体制等方面的限制,农民工在农村的土地以较低的价格转让或被征用、流入到城镇无法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原先参加的社保不能转移到城镇新就业的地区、在城镇获得的收入难以维持城镇的生活成本,更谈不上满足住房的需求,因此,这些农民工难以实现迁居式的就业,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奔波于城乡之间,无论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还是留守农村的家人都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服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居民获得的社会服务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医疗服务、正规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居民的社会保障(医疗和养老金)、社会救助项目、城市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将现有社会服务扩大到农民工,需要投入的资源,约占每年GDP 的1.5%[5]。因此,要建立与新的居住证体系高度匹配的财政体系,也就是一旦人口流向新的地方,人口登记就应当反映到财政资金分配所使用的人口统计中,这将形成城市向外来人口提供服务的财力,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资金可以来自扩大税基和从中央政府获得更多的转移支付。

(二) 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

从制度条件方面看,合理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要从与劳动力转移关系最密切的各种权利、制度入手,界定和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各种产权、自由选择权和平等公民权。

1. 加快户籍放开的步伐

户籍壁垒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基本因素。目前,全国的户籍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实行居住证制度,居住登记者可以获得诸如教育、医疗、福利和保障性住房等地方性的公共服务,而农村户籍则可以保留以获得土地收益等权益。尽管这两种形式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则是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具有稳定就业、稳定收入和稳定住所并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但在实践中,在城镇具有一定居住年限的农业转移人口要真正实现落户城镇还存在很多的限制条件,尤其是农业人口跨区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户籍基本没有放开。2014年制定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要根据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主要是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制定落户条件同时调高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既避免了根据城市行政等级制定落户标准的诸多弊端,又相应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门槛;规划还要求政府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负起责任,根据各地的具体综合条件制定落户标准,让农业富余劳动力对即将移入的地区有个理性的预期和选择。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比较宽松的做法,推进本地化的居住证制度,当然,一开始就能使新居民在获得居住证后立即享受与当地居民完全一致的福利是不切实际的,但应保证他们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居民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范围和内容应趋于一致。

2. 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根据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低、流动性大和逐步向城镇转移的特点,要深化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首先,对于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收入来源并有固定居住地的农民可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并享受同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的机制,在不同统筹地区参保缴费的农民,若转换工作地点,其个人账户和保险权益,可以只接不转,也可以转到新工作地区,按当地缴费标准折算接续。返回农村的,允许转移个人账户进入农保;家乡没有建立农保的,应将个人交费和单位为劳动力缴纳的金额退给本人。

城镇已有的社会保障项目要覆盖到在城镇居住的流动人口:继续推进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公立学校,对就读于民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发放公共补贴;让流动人口平等地享有城镇的医疗服务,医保账户可以由其在原先居住地参加的新农合服务转化而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或者建立新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在获得城镇居住权并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农民工及其家属应享有社会救助;实施鼓励低收入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使农民工获得低廉的住房。

3.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是衡量土地产权完善程度的重要变量。在较高的城镇收入水平的激励下,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就业,产生了现有的农业土地-劳动力配置不合理。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可以消除土地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市民化的牵制,让这部分人因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补偿,从而消解土地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和心理保障功能,同时也推动农业现代化及农业产业升级。这就要求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首先,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加强对土地测量、估价和土地合同管理等配套制度的规范,克服无组织性的土地流转的发生,保护转让双方利益;其次,因地制宜,选择或创新责任买断制、股份承包制、统一责任制等适合本地的土地流转模式,促使农民加入城镇化进程[6];最后,要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和经济补偿方案,特别是健全征地过程中的经济补偿机制,适当提高征地的补偿标准,重构土地征用的收益分配比例。

(三) 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本存量少,就业能力低。城镇化的实现过程需要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源作保障,人力资源的提升对城镇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起支撑作用,而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是各类教育的综合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定期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人员进行文化知识讲座,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依托,通过政策优惠,加强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结合各地区主要行业的生产特点和劳动力需求特性,建立专门针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教育机构,对他们进行现代文明观念和城市意识教育,使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四)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建设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举措。现代农业发展缺乏优质的劳动力资源,留乡务农的劳动力呈现文化素质低下,年龄偏大和以女性为主等特点,学习、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力可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将集中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与广播、电视、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生产实践技能。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提升农业人员整体素质,除了完善农村教育、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外,还应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用国家财力(低息贷款或无偿投资)协助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和互助组织,构建连接农民与社会化大市场的桥梁。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正朝“少投入、省劳力、高效率、保安全”的方向发展,农业科技的运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和产量提高的同时,也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一方面提高了经营农业的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促使农业剥离出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成为城镇化进程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漳州市统计局.漳州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左学金,朱宇,王桂新.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2-33.

[3]李靖,徐雪高,等.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十二五”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45):2.

[4]谭永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43.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区域与城市经济,2014(7):92.

[6]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7.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5)02-0061-07

作者简介:许晓红(1979—),女,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项目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人口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3C037);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漳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就业关系研究”。

收稿日期:2014 - 12 - 08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亟需政策红利
农地处置意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辽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