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6-03-07蔡永鸿王赫然赵露
蔡永鸿++王赫然++赵露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也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严重矛盾。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战略并通过一系列优农政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些伟大战略提出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契机。近年来,通过这样的政策以及农民兄弟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进行新技术推广以及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知识结构,已经刻不容缓。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历史重任。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概述。其次,分析了辽宁省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现状及不足。最后,从多个层面围绕如何开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并根据辽宁省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发展模式。强调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督导和认真贯彻执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等。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关键的历史时刻全面推进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发展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8206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农民是经济建设及农村全民奔小康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村职业教育正恰逢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近年来,对具备一定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技能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已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先行。据统计,2O1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招生约2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约12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近 10万人;普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约9万人,而其中农业专业毕业生才2575人;中等职业院校2013年毕业生近13万人,而农业相关的毕业生才仅仅15000人左右;成人专科毕业生28000人左右,而农学相关毕业生人数才474人。为了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为了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重点势必在农村。
1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及意义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求业人员所进行的种植、养殖 、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现今,我国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很大,而这种需求也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首要因素。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个人生存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竞争力,且具有公共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并产生正的外部效应,需要得到政府的有效供给,现代政府理论表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进行解决,其发展趋向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方式进行规定,同时政府也应进行适度的管制。
2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概述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可归类为以下几种。
21按促进农村发展不同区域经济目标分类
按照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目标分类,可概括为三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它们分别是适应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缩减贫困型”发展模式、适应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适应环都市经济圈的“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
(1)“缩减贫困型”发展模式
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这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它具有三种特征:第一,将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内“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缩减贫困乡村发展战略相融合,并成为缩减贫困的重要力量。第二,由政府部门主导与民间各类科协组织和扶贫济困团体联合起来,对教育资源(普教、职教、成教)进行充分利用,一方面重塑区域内人力资源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传播配套的实用技术,逐步培植主导产业满足开发自然资源的需要。第三,骨干设定为正规教育,主体确立为短期教育,主线是创业教育,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的制度,开展低重心、多形式的学制灵活教育。第四,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设置专业,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放在办好农业类专业上面。
(2)“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
“资源开发型模式”主要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一定的相关机制,将各类各级中等职业学校、农校与区域内的若干农户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建立起固定的联系形成网络式相连结构,以“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实现职教成教相接连,教育经济相结合,最终使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优势产业开发得到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
“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为:在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实行 “立足本地农业资源实情、服务都市经济需求、专业形式多样、科目门类齐全”措施。它要求:第一,立足本地农业资源实际情况,培养出符合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都市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具有综合职业技术的劳动者。第二,在全日制教育的基础上,侧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积极开拓非正规教育的发展空间。第三,根据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传统农业类的专业设置,开辟更多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同时,可拓宽现有产业的专业口径以满足乡镇企业和城市第三产业的需要。第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并积极推进教育的现代化。
22按办学主体不同分类
这类模式包括校企联合、校县、校会、校站所、校校等办学模式。
(1)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期间,可接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的办学条件,并且由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办学经费由企业和学校按比例分担,同时企业要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实习教师和相应专业的实习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专业人才。在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教学背景的熏陶下,学生之后就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将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进行无缝对接。学校企业之间订单式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开拓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道路;二是能够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场地,培养出善于实践的人才;三是通过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校乡联合
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指的是以一乡、一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向下移,为基层培养定向人才。这种办学学制灵活,一边进行理论教学,一边开展生产实习,为农村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先进致富带头人。同时借助各类农职专业优势,在乡镇之间形成多元化的网络结构,构建起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培训科学技术、示范专业生产、推广优势项目的立体交叉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开办农业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农村管理干部培训等多种培训班,从而实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
(3)校所联合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结合当地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局、农机机构等为农服务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共同联合研究科技项目和农业技术的推广,达到产学结合的效果。这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也更好地为农服务做出了贡献。
23按照切入点不同分类
(1)产学结合模式
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或成职联校在各自实行长期专业教育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需求,举办各种专业化的小型培训班,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广泛提高。这种办学模式的特征表现在,能够及时查缺补漏,时间短,见效快。这种模式可以集中培训更多的农民更熟练地掌握农业新技术,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农村人才。
(2)阶段统筹模式
这种模式在有限的经济条件,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在教学内容上,小学阶,实行三个阶段统筹兼顾的模式。从小学阶段开始,向学生灌输劳动思想,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和对劳动的重视;初中阶段一边实行理论教学,一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高中阶段对学而思进行农村职业就业指导教育,使三个阶段的不同程度教育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影响。这种模式可以使农村职教学校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3)农村职教培训转移模式
目前农村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采取将农村更多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的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这种模式既可以帮助农民致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为今后农业发展储备高质量高数量的人力资源。这种模式可通过农村各类农业教育部门,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定期举办有利于农民增强农业知识储备,掌握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在培训工作中,需要进行转移的工作主要有五点,它们分别是将一次性就业培训转移至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将培训重点放在质量的转移上面;将原来的理论知识教学培训转移至产学结合;将落脚点转移为农业产业化;扩大培训需求范围,将总体培训工作内容扩大到全社会各地区以及全国。最终可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综合素质等得到有效提高。
3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每年约有1000 万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由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家乡。其中一些小学毕业生因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二、三产业无路,只好闲在家里,面临“无望升学、无处就业、无力致富”的局面。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然而大多农村职业学校被动招生,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职业学校中80%以上正面临生存危机。而这种危机也明显存在于辽宁省,原因主要体现在资金、生源和就业三方面。具体的细节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领下,传统的农村职教体系的投资主体单一、教育手段落后、涉及面狭窄等弊端已被如今辽宁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步伐远远落在后面。开展农村职教的校方在资金上实力不足,目前还仅停留在由政府单向供给阶段。尚未实现由专业高等院校或可用社会力量供给帮扶的模式(这在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农村职教发展建设中已有成功先例)。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扩大规模 、完善模式、增加师资等适合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2)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差
相比之下,地方农村职教院校办学条件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完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尽管在高举“教学模式创新”旗帜的响亮口号下,依然实行着传统的理论文化教育方式。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3)人才的严重缺失和生源的极度匮乏
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供求比例不平衡。根据最新公布的 2OO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 ,明显缺少大量各类技术人才。然而许多农村职业院校的招农村经济生不容乐观。在我省,有一部分农村职教院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同时还会安排一部分人力去满街的传发相关宣传单。有的学校甚至还会用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即便职业院校的领导尽量做到人性 ,但仍然还是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4)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途径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及辽宁省目前的总体发展过程,我们认识到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是不容忽视的,为谋求恰当的解决方式来促进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这里简单谈谈以下几方面的个人观点。
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关注度。
各地政府应继续集中关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各院校,尤其是在其对各项政策、资金等的帮扶需求上,由于政府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农村职业院校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将行业、企业作为农村职业院校的合作伙伴,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以彰显农村职教在先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完善各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基础设施及师资队伍。
建设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难以开展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教室里讲实践、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处处可见。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低,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缺少实践经验,而一些年长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农村职教经验。
在认清本省经济发展趋势及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借鉴我国其他地区以及国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合理改进完善本省具备的办学条件及师资教学模式,落实“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理念,同时尝试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学生群体的年龄、文化程度、个人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为确保整个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实施多管齐下。
第四,注重在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单一的“学位式”理论文化课教学方式。
校方应帮助在校学生寻求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最终达到农村职教院校毕业生的两个宗旨得到实现的目的:有知识、懂技术。同时各农村职业教育院校还应侧重当地特点与市场需求的相互结合,构置特色专业、设立本土课程,培训具备专业水准的优秀毕业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给予学生有效的就业保障,同时也为学校的资历和声誉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
第五,建立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有力保证农村职业院校能长久生存。
面对农村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农村职业院校也普遍成立了一些相关的专门的就业机构,通过联合办学、先期推荐试用等各种方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在可能的条件下,校方在调整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的同时还应顾及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聘请专家定期来学校进行现场的专业性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讲授和指导。以达到尽快提高师生素质的目的,尤其是对学校老师的培训尤其重要,只有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寄希望于学生将来会带着一身过硬的知识技能去社会上找到自己可以生存下去的一席之地。有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学校也就有了可以继续与同类院校相抗衡的原动力。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为划分不同的标准、原则、范围,可得出大小各异的许多模式或方法。而且,有些同一类别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只要适当变换其教育过程,还可形成不同关系的新模式。不同的地方,构建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关键是要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特点来进行选择,以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金星,俞启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2] 王福祥蓬莱市农民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民科技,2012(11):10-11
[3]郭智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路径选择[J].河南科技院学报,2014(2):23-2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4DJY063)和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435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