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环境教育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的应用
2016-01-28宫胜亮
宫胜亮
摘 要:环境教育随着我国环保整治力度和社会的环境关注度的增强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高中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实施阶段,做好环境教育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显得更为紧迫。通过介绍环境教育的含义和环境教育的特点,总结了环境教育的意义,进而提出了环境教育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思路,为进一步落实环境教育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环境教育;重视度;物理实践
一、环境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环境教育是通过加强对人们现代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人们能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能力,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践行环保意识,使得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环境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别于其他的学科教育,具
体来讲包含以下两个特点:穿插融合性和实践性。鉴于这样的特点,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环境教育大纲中这样写道:一到六年级
培养自然环境的意识,七到九年级侧重于社会环境意识的培养,
而十到十二年级则是实践能力的培养。穿插融合性主要是环境教育的教育内容与各个学科的穿插融合点比较多,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中也有所涉及。实践性则是指环境教育不仅要加强理论方面的教育,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重要方面,环境教育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环境意识和环境习惯的培养,因此,动手实践能力也是环境教育重要的一个特点。
二、环境教育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GDP
也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在取得经济成就与社会进步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带血的GDP,由于破坏环境引起的种种灾害,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来诸多地区发生的雾霾污染,使得PM2.5的监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环境教育对于我国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措施,通过基础教育的方式,使得人们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树立保护环境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工业化水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而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环境教育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的应用思路
1.加强高中环境教育教学顶层设计和重视程度
要想落实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全校师生从意识上重视环境教育活动,由于环境教育本身的特殊性、综合性,因此要落实环境教育不仅要加强高中物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应用,而且要通盘考虑环境教育在各个学科中的落实情况;其次,除了思想上重视外,要根据每个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环境教学的顶层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大纲的设置、不同学科环境教育知识穿插融汇的过程;再次,具体到高中物理课程中,要细化各个物理知识点的环境教育教学内容,制定高中物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目标和课程设计,有效地将环境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使得趣味性和知识性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总之,要想落实好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也要做好顶层的课程设计。
2.高中物理教育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应用
要将环境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对高中任课教师把握知识点以及知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该对高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建立起整体的框架结构,然后根据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划分,把不同的知识点融合到环境教育的内容中。例如,在教师讲述“能源”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当前应用的主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及新型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的缺点和利弊,以及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通过细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和环境意识。再如,在教师讲授“电磁”内容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灌输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辐射问题以及家用电器节电性的常识,使得学生能够培养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总之,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应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文所提供的方式。
3.在高中物理实践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环境教育方面的意识,那么将这种环境教育意识转换成具体实在的生活习惯则需要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调查实践手段,如文献法、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等都应得到鼓励,这样,在动手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在分析和调查“光污染”的课题中,应主要采取文献法和实地考察的方法;而在进行“电磁辐射”方面的实践考察方面要更多地采取动手实验和文献分析。通过具体的实践,可以将一些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量化处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生活理念。总之,要在高中物理实践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高中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张飞.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