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建构的策略
2016-01-28陈伟
陈伟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教育发展的新契机,备受关注的初中地理教学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育模式,要以新课程为标准,以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推动课堂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材;学生主体;氛围
高效课堂是教学形式的最高标准,是教学质量的最高形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根从底进行创新与优化,就必须从基从重进行拓展与改革。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就要以适应时代进化与教育发展的措施为根本进行突破创新。
一、以教材为实际,明确学生主体本位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基本材料,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核心基础。新课程的改革改变了初中地理的原有教材,新的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时代、知识与学生的发展要求。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读新版地理教材,要认真揣摩其中的逻辑关系,要以教材为基础发展学生主体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内在能力,让学生主体能够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解析其中地理知識的内在规律。
二、以氛围为基础,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更不可或缺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态度肯定。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引导师生达成某种优势心态的基础,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关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处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要令学生信服教师、尊重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合适的方法稳定课堂教学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学互动在宽与严、张与弛的氛围下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让学生在情感的交融中默契配合、心理共振;让教师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下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内在情趣。
三、以活动为辅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地理知识是对现今社会中人口、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的一种解读,是对人类生活行为及因果关系的一种剖析,探究地理知识的内在本质规律不能仅仅局限于小课堂,更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与支撑。组建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上拓展视野、感悟生活;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观察等形式下提升地理知识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全新的地理价值观念,进而支持学生更好地完成地理学习,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总之,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就要打破传统封建课堂的限制,要以各种开放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策略予以支撑,以此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全新场景。
参考文献:
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0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