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6-01-28隋茹娟
隋茹娟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要求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加强联系,做好配合,教育体制改革的理念,对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设计提出了要求,即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及情感体验,加强语文教学的指导性,引导学生做到高效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和写作教学方面做到有效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要求更高了。阅读课,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精彩的语句及段落加以赏析,对深层的含义加以体会,对作者的内在情感有所体悟,并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在写作课上,要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在生活、身边小事中观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并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逐步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指导的效率
在教材学习中,要积累知识。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语文教材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也在增强,要保留传统教材的名篇,还要加上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学生还要在素材的积累与词汇量的增大上下功夫,要加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打好写作的基础。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并做到分类攫取,整理“励志类”“亲情类”“创新类”文章。
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并对文章的独特性加以表述,指引學生在布局谋篇、写作技巧及语言的文采方面入手,做好文字的表述工作,对基本写作手段和写作主旨加强练习,由文章主题思想回归文章的表述方式。
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种优美的散文时,不仅学习济南冬天的迷人景象的描写,还要学习作者热爱家乡思想情感的抒发。教师引导学生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感情,还要结合文章的优美、生动的句子和段落加以体会,从而积累了优美的语句。
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提高后进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课上,对后进生要有特别的耐心,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他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热爱他们。老师这样对待学生,在教学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范文 “仿”写中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模仿写作针对性较强,写作时有法可循,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收效较高。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仿写时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先仿写句子,然后仿写文章的片段,再仿写文章,在范文仿写中,注意在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方面加强练习。
阅读时要教会学生思考,如果只有思考,没有应用,也不可能检测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边阅读边思考,并写出自己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更有价值。有了阅读,在此基础上加强模仿,当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和认识时,再以类似情感为主旨写一篇文章,先是写作技巧的模仿,再到主旨的模仿。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在轻描淡写中表达浓浓的父爱,让读者受感动。打动人的文章是因为情感的真挚,在平淡的描述中表达无穷意味。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写自己的亲人,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和白描的技巧。
比如,《紫藤萝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有内涵,文字表述优美,可以让学生模仿和借鉴这篇优秀课文。在经历了痛苦后,在紫藤萝花的启示下,对生命更加热爱。这样的文章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的转变,还要摘录能打动人的语言和段落,积累好的语言。
三、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老师要意识到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学生阅读文章以后,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方法及写作技巧。同时,在调整以后,学生把学到的内容应用于写作,自己的写作会有独特性。此后,结合相关的具体需求,对其他优秀的文章加以研读,以读促写。从阅读到创作再到阅读这一循环过程中,阅读和创作要取长补短,相互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结构,在段落安排上要合理,要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技巧,让学生有针对性、有意识地读一些优秀作品,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并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一课时,因为此篇文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本篇文章的主旨为范本写一篇与之相似的文章,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文章反映的内容是父母逼迫孩子向好友要回自己所赠送的礼物。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是让父母对孩子多几分理解与包容,还要借此对小伙伴之间纯洁的友情加以赞美。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展开联想,结合自己平时被父母误解或与父母沟通时的遭遇,结合现实生活实例,写一篇与课文主题思想相同的作文。这样,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得以锻炼,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阶段,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也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提升这两部分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通过不同角度来对文章加以分析和创作。要善于想象并敢于思考,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发现创作的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阅读经验、写作素材,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蔡先锋.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2]张代成.为阅读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谈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J].成功:教育,2011(0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