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桩基基础中的预制桩施工原则与技术

2016-01-28陈克哥

大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吊点沉桩汽缸

陈克哥

桩基基础中的预制桩施工原则与技术

陈克哥

桩基基础是建筑的根本,桩基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结构稳定性。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预制桩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单位均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将对预制桩施工原则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施工技术方法,谈一下笔者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桩基基础;预制桩;施工原则;施工技术;研究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桩基础是根本,对建筑物起到承载作用。预制桩是常见的一种桩基础,应用优势非常显著,在国内建筑行业应用广泛。

1 预制桩工程施工建设原则

桩基基础中的预制桩施工,即从预制桩制作起吊、运输堆放,到打桩、沉桩。整个过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制作原则

制作预制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短桩在预制厂制作,长桩在露天预制。在方桩现场预制过程中,通常采用叠浇法进行制作。重叠层数决定于地面荷载、施工条件,一般不超过四层。②制作预制桩时,场地应当平整、坚实,而且沉降要均匀。③桩间布设隔离层,确保邻桩间、底模与桩间接触面不粘结。在上层桩、邻桩浇筑过程中,应当确保下层桩、邻桩混凝土强度设计至少30%,此时方可浇筑。④因钢筋骨架以及桩身尺寸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超过偏差范围就会导致预制桩打偏,所以桩预制时应当与打桩顺序保持对应,实现养护时间缩短之目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自桩顶位置向桩尖方向连续施工作业,另一端应当避免积聚砂浆过多问题发生。

1.2 起吊原则

在起吊预制桩时,应当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70%时,方可施工作业。运输预制桩,打桩过程中,应当在强度达标以后方可进行。实践中,若需提前吊运,则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并对其进行严格验算。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运作业。起吊时,合理选择吊点,以免起吊时因过弯而导致预制桩受损。如果吊点不超过三个,则吊点位置应当严格按照正负弯矩相等原则计算和确定;如果吊点数量超过三个,则吊点位置应当严格按照反力相等原则计算和确定。一般而言,桩基基础预制桩的长度在20~30m时,建议选用三个吊点。

1.3 堆放运输原则

在打桩作业前,应当从制作场地讲预制桩运输到作业现场,严格按照要求的顺序随时打桩、运输。如果距离较短,则可利用起重机吊运桩;如果距离较长,则可利用轻轨的小平台车运输。需要强调的是,在场地推拉桩体现象,一律禁止。当预应力管桩长度超过20m时,可采用四吊点法;当节长不超过20m时,可采用两点捆绑法。预应力管桩运输过程中,应当确保两点起吊法的应用位置合理,为避免滚动可加垫楔形掩木,而且垫木间不出现错位。堆放桩地面必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与吊点位置保持一致,不同层垫木应当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层数不超过四层。对于预应力管桩而言,应当满足设计强度要求,达到两周龄期方可沉桩。

1.4 打桩沉桩基本原则

打桩时预制桩影响土体挤密度,后入桩会影响先入桩,并对其产生水平挤推力,以致于桩位发生偏移,或者形成垂直挤拔力,最终出现浮桩问题。在该种情况下,后入桩无法满足标高以及入土深度要求,土体隆起或者挤压。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桩基施工质量,避免对周围环节以及建筑物造成影响,在群桩打桩施工前,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确定桩基轴线,将桩位测设于地。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桩的规格、长短、密集度、基础标高以及地形条件和施工土质情况,根据这些因素对打桩顺序进行确定。

常见的打桩顺序主要是:自一侧单一向施工作业、自中间向两侧对称施工作业以及自中间向四周施工作业。如果基坑不大,则课选用后两种方式打桩施工作业。如果基坑较大,则应当讲基坑分段,在各段分别打桩。如果选用第一种方式打桩,推进方向均逐排改变,以免造成某方向土壤挤压不匀等问题。在大面积桩群处理过程中,建议选用后两种作业顺序,以免土壤因挤压而导致桩无法打入。若桩基础标高存在差异,打桩时应当先深后浅。如果桩规格存在区别,打桩过程中应当按照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顺序施工作业,以此来避免桩偏斜或者出现位移现象。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挤土产生的影响,应当严格按照以下基本原则进行沉桩作业:自中向周围进行逐渐沉设,从近到远逐渐沉设,先沉设深入土桩位,从大到小依次沉设。

2 桩基基础预制桩技术

对于预制桩而言,其施工技术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预制桩打桩技术以及预制沉桩施工技术。

2.1 打桩技术

预制桩打桩过程中,可采用轻锤高击以及重锤低击方式进行施工作业。做工情况相同的情况下,上述两种方式下的施工作业效果存在差异。对于轻锤高击施工方法而已,需要较小的动量,但因桩锤对桩头的较大冲击力影响,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回弹,可能会将很多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桩锤回弹上,导致锤头受损,桩很难打入土层之中。重锤低击则与之相反,所需要的动量比较大;桩锤对桩头的冲击力非常的小,回弹也相对较小,不易讲桩头打碎,多数能量用于克服桩身与土壤的摩阻力、桩尖阻力。对于重锤低击而言,其落距非常的小,可提高锤击频率,打桩效率比较高。在粘土、砂土密实土层总,可轻松穿过。总体而言,打桩过程中采用重锤低击技术和方法比较合适。

2.2 沉桩技术

对于预制桩沉桩而言,其可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锤击法、静力压桩法以及振动法等。采用锤击法进行施工时,主要是采用桩锤冲击的方式克服土对桩的阻力,确保桩可以沉至预定持力层,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沉桩方式。

桩锤作为锤击法应用过程中的基本设备之一,主要有落锤、汽锤以及柴油锤等几种类型。落锤由生铁铸成,经卷扬机提升,并利用脱钩设备、松开卷扬机刹车方式,让锤头自由坠落至桩头,将桩逐渐打入土中。落锤构造非常的简单,而且具有重量轻、利用方便以及故障少等特点,打桩速度慢;对于柴油锤而言,其燃料是柴油,点燃爆炸时产生较大的压力,以此来将锤头抬起,在自由下落以后冲击桩顶。汽缸内温度的不断上升以及空气压缩,汽缸中柴油因燃烧而爆发,将汽缸快速上抛,落下时击桩,然后击桩循环。循环往复,将桩打入土层之中;对于汽锤而言,其动力是蒸气,主要包括单动、双动两种汽锤,二者冲击分别是汽缸、活塞。其中,前者将活塞固定在桩顶之上,后者则将气缸固定在桩顶处。对于单动汽锤而言,讲锤固定于桩顶位置,通过锅炉阀门、软管连接在一起,将蒸气引至汽缸活塞空间,蒸气压力使汽缸上升。气缸到顶端位置,停止供汽并排出汽体,让汽锤自由下落击桩,然后循环往复将桩打入土层之中。对于双动汽锤而言,应当通过调解阀让蒸气进入活塞下部位置,并且利用蒸汽将活塞推动上升;当活塞达到顶端位置时,在压差影响下调节阀自动改变其位置,而下部位置的气体排出以后,循环打入桩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基础中的预制桩是常见的一种桩基础类型,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尤其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定性,应当确保地基强度达标,合理应用和控制施工技术,遵循预制桩制作、运输以及起吊和打入原则,而且施工人员应当准确把握预制桩的应用特性,确定桩间距、保证预制桩的密实度,以此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1]钟文辉.预制打入桩在施工中的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4(03).

[2]孙建虎.打入式预制桩的施工质量控制[J]岩土工程界,2014(10).

[3]崔 勇.打桩事故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方法[J]太原科技,2013(02).

[4]胡振吉.预制桩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处理[J].山西建筑,2014(18).

TU753

A

1004-7344(2016)25-0314-01

2016-8-19

猜你喜欢

吊点沉桩汽缸
导管架内外布置吊装吊点的有限元分析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房建工程混凝土预制管桩静压沉桩施工技术
砂土层中钢管桩高频振动贯入效率模型试验
自动沉桩技术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船体吊装中吊点的特点分析
汽轮机排汽缸喷水量计算
汽车发动机汽缸垫检修的研究与探讨
汽缸垫烧蚀成因及检测维修技术应用初探
发动机汽缸垫破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