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贵池区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1-28刘晨辉

大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贵池区竹林经营

刘晨辉

(池州市贵池区林业局造林经营站 247100)

池州市贵池区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晨辉

(池州市贵池区林业局造林经营站 247100)

池州市贵池区位于安徽省西南,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与铜陵襟连,牵携举世闻名的国家5A级风景区佛教圣地九华山,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国土面积375.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2.8万亩,是全省二十一个重点山区县(市、区)之一,森林覆盖率48.25%,林木绿化率52.68%,现有以毛竹为主竹林面积16万亩,竹资源丰富,是竹类栽培的适宜区。

竹产业;现状;对策

2015年全区林业产值53.5亿元,其中林业一产(种植业)产值16.1亿元,竹材产值0.68亿元,竹笋产值0.58亿元;林业二产(加工业)产值21.35亿元,林业三产(森林旅游等)产值16.0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加工业、竹产业、林下经济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森林旅游及休闲产业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1 贵池区竹产业发展现状

1.1 竹林面积迅速扩大

近年来通过竹林增产增效和省级竹子科技示范园建设,示范辐射效应逐步显现,全区竹林面积从2011年的11.8万亩发展到2015年底的16万亩;其中毛竹林15.3万亩,其它竹林0.7万亩;年产竹680万根。

1.2 竹加工业发展迅猛

截至2015年底竹加工企业8个,其中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3个,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个。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是我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主要生产工艺卫生竹筷、烧烤签、水果叉、寿司卷、热狗棒、铁炮串等各类上百种型号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林产品”模式,利用阿里巴巴、中国制造、PANGO母语通等国际网络平台,产品销往东南亚、南美、欧洲、中北美洲、非洲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自营出口4103万美元;2015年公司自营出口5751万美元。

2 贵池区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竹产业发展政策滞后,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

贵池区虽为省重点竹产区,但对竹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推动力不大。自林权制度改革后,竹林基本上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

2.2 竹园经营粗放,竹林经济效益低

由于林农对竹林经营积极性不高,贵池区大部分竹林经营粗放,其中一类林(集约经营)不到1万亩,只占竹林总面积的0.6%,二类林(一般经营)4.8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30%,三类林(粗放经营)10.2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63%。具体体现在:竹林下灌木杂草丛生,竹林年龄结构及密度不合理,林地很少垦覆,竹林生产力下降,林地管理成本高;竹笋采收利用率很低。虽然我区竹林资源立地条件并不差,但限于经营技术水平和竹农思想意识的落后,竹林经济效益并未完全发挥,尚处于低产低效林阶段。

2.3 竹加工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

全区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3家,主要产品为竹筷、竹签、竹拉丝等,企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如竹家具、竹胶板、竹纤维制品、竹工艺品等高附加值竹产品开发几乎是空白。竹原料综合利用率低,加工企业生产的竹制品以半成品和粗加工产品居多,加工后的竹兜、竹梢、竹屑等剩余物利用率低。

3 加快贵池区竹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发展意识,培育竹林资源

贵池区林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近54%,竹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在森林资源约束趋紧、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竹产业对于促进林农增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强竹产业发展意识,就要把竹产业发展列为贵池区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科学谋划竹产业发展方向,编制全区竹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培育竹林资源,通过砍灌、垦复、调整竹林结构和密度、钩梢、灌溉等竹林培育措施提升竹林质量,提高竹林效益。建设高效丰产毛竹科技示范园;通过建设示范园区道路、铺设灌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辐射带动周边林农提高竹林生产经营水平。根据毛竹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科学管护措施,调整竹林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大小结构、稀密结构和均匀分布,提高竹林产量和质量,达到竹林持续高产、稳产的目的。①合理砍伐是调整竹林结构的重要手段。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按龄级择伐的采伐方式。若砍伐幼龄竹,竹材达不到最佳材质,同时也破坏了竹林更新发展的基础,导致竹林衰败。竹株过长留养林地,养分消耗大,也影响了竹林的更新,而且材质差。因此,必须坚持四砍四留的原则,即“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劣留优”。每亩立竹保持在150株以上;竹龄在5年以下的除病虫竹、小竹外,禁止砍伐。通过合理砍伐,使竹林内母竹径级增粗,1~6年生母竹的数量增多,这样才能发笋多、成竹多、产量高。②科学钩梢是确保竹林基本母竹数量的重要措施。尽管地球变暖,但近几年在春节前后都普降大雪,造成毛竹遭雪压十分严重,科学钩梢显得特别重要。据多样点调查统计,损失最大的年份,每亩损失竹株达17根,最多的样点每亩损失达46株。而且大部分为1~2年生嫩竹,竹杆破裂,利用率极低。钩梢的重点应放在陡坡地段、当风坡面、弯曲下垂严重的竹株和径级大、生长高的竹株。竹林内矮小的、直立的竹株不必钩梢,并且尽可能地多留竹枝,以减少由于钩梢带来的副作用。③毛竹生长快、产量高,要吸收和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要保证竹林的持续高产稳产,必须对竹林施肥。竹林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种类多,养分结构复杂。因此,要满足其养分需求,必须施专用复合肥。对竹林施肥通常采用沟施,沿等高线开深8~10cm的浅沟,沟与沟之间的距离1.5~2m,将专用肥施入沟中即覆土。合理采伐、科学钩梢、竹林施肥等技术措施在实施当中必须采取适当的行政措施,加强领导责任,实行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办点示范制,带动农民科技兴竹,科学管竹。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助推竹产业精准扶贫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竹产业组织化程度。①在坚持在林农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家庭林场、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成股份制合作林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发展;②要鼓励企业通过林地流转龙头、参股等形式建设高效丰产竹林基地,实现产业带基地,基地促产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在适宜的贫困村建设竹子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优质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和速生丰产竹林基地,推进竹林经营和提质增效,助推竹产业精准扶贫。

3.3 加强内扶外引,促进竹产业升级。

竹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①要积极极引进竹类加工企业,通过各种平台和途径,积极引进竹地板、竹板材、竹凉席、竹编等竹材加工企业。引导竹加工企业到村、到基地设立加工点。结合镇域经济发展,扶持一批小微加工企业扩规提质开发新产品,做到原竹不出村、不出乡,提高经营效益。②要鼓励和扶持现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协作,加快高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步伐,如:竹纤维系列产品、竹工艺品、竹食品、竹炭产品等。着力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竹林林下种植养殖业,实现竹林立体高效开发,最大限度发挥竹林经济效益。支持在竹园发展林下养殖皖南生态土鸡,种植培育九华黄精。④要利用旅游资源推动竹产业发展。在平天湖、九华天池、大王洞、霄坑大峡谷等具有影响力的景区,开展竹乡竹海旅游,建设一批依山傍水的竹林康养与体验基地,设置一些蕴含池州文化的竹工艺品销售点。研究竹文化与池州的诗文化、佛文化的关系,挖掘竹文化的深刻内涵。

3.4 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

①要建立竹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竹产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打造品牌、协作互助、信息服务、价格指导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②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制定出台竹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探索建立竹林流转机制,推行租赁、股份合作、联营等多种经营形式,鼓励吸纳各种社会主体和民间资本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投资发展竹业。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竹示范基地建设、竹技术推广和培训、竹产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和品牌打造等,并根据实际成效,实行以奖代补。③强化竹产业的科技支撑。加强竹子科技示范园建设,通过邀请竹子专家教授等到示范园建设现场指导、举办竹林高效丰产培育技术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发放竹林经营技术资料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林农的经营水平。

4 总结

竹产业在贵池生态、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占重要位置。同时也是贵池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对竹产业进行摸底和总结经验,分析、探讨其竹产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革建议,为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F326.2

A

1004-7344(2016)25-0217-02

2016-7-2

刘晨辉(1965-),男,林业工程师,中专,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贵池区竹林经营
竹林察记
竹林察记
竹林察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池州市贵池区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
竹林奇俊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杂交中籼水稻品种丘陵山区适应性试验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