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胡麻种植利用旧地膜高产技术
2016-01-28魏强
魏强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人民政府 甘肃定西 748100)
旱地胡麻种植利用旧地膜高产技术
魏强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人民政府 甘肃定西 748100)
胡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一种高质食用油。地膜覆盖的保水、抑制蒸发、增加土壤孔隙度等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在重复利用旧地膜中同样能够实现相同作用,在不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产量提高、地膜污染减少、肥料利用率提升,无疑是实现节本增效的较好途径。
旱地胡麻;种植技术;旧膜利用;高产技术
胡麻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一种高质食用油。地膜覆盖实现产量提高、地膜污染减少、肥料利用率提升,无疑是实现节本增效的较好途径。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甘肃中部旱地旧地膜利用胡麻种植高产技术。
胡麻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胡麻油味香、品质好,是一种高质食用油,胡麻饼和亚麻分别是优质饲料和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为了充分利用旧地膜的集雨、增温、保墒作用,我们通过对双联点陇西县云田镇乡杜家门村进行胡麻种植,联合开展了旧地膜覆盖胡麻胡麻技术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胡麻种植试验、示范结果
(1)适宜种植条件。根据胡麻的生长特性,经过试验可知,地膜覆盖种植适宜在广大干旱山区以及玉米双垄沟播地膜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块栽培,海拔1500~1800m左右,年平均气温8~11℃,年降水量350~400mm。地块选择上年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肥力较好,地膜保存完好率达到60%以上。玉米收获时应注意保护旧膜,收获后不揭膜,也可以将收获的玉米秸秆就地覆盖在地膜上,保护地膜不受损伤。
(2)增产增收效果。试验种植旧地膜胡麻0.2hm2,单打单收折合产量2035kg/hm2,较对照(传统露地)胡麻的产量1320kg/hm2增产715kg/hm2,增产率为54.2%。示范种植20.0hm2,平均产量达到1875kg/hm2,较传统露地胡麻的产量1320kg/hm2增产575kg/hm2,增产率为43.6%。示范地平均每hm2增收3680.0元。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利用双垄沟播旧地膜种植胡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是一项节本增效、提高胡麻生产水平的新技术和有效措施。
2 胡麻种植增产机理
(1)提高水分保蓄能力,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散失。地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货后,继续保持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秋季降雨入渗后的土壤水分无效散失,增加了土壤有效水的总量,其效果与秋季覆膜一样,保水效果优于顶凌覆膜。春季温度升高期,地膜覆盖能够较好地提升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抑制土壤水分无效蒸发,较好地保证了胡麻的播种、出苗以及春季干旱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2)提高地温,确保苗全苗壮,促进苗期生长发育。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胡麻出苗至现蕾期,旧地膜胡麻0~20cm土层平均地温较露地胡麻高2.1~3.8℃,由于地膜覆盖蓄积秋季多雨时段的降雨,并且较好的抑制土壤水分散失,有效改善了耕层土壤水、热状况,因而改善了苗期,特别是春季干旱时段胡麻生长条件,为旱作胡麻保苗、壮苗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旧地膜胡麻与露地胡麻相比出苗-枞形期提早5d,现蕾、开花期提早3d.成熟期提早4d,生育期天数延长了5d。
(3)大幅度优化胡麻主要经济性状。由于胡麻土壤温湿度环境优化,表现出地膜覆盖栽培出苗率大幅度提高,平均出苗率为85.9%,比露地胡麻出苗率50.8%,提高35.1个百分点,表现出苗全、苗壮、苗齐。收获期考种结果表明,地膜胡麻株高均高于露地胡麻5~7cm,单株分枝数增加2.2个,分茎数1.1个,蒴果数增加20~30%,千粒重平均数基本一致。地膜覆盖栽培多项经济形状指标优于露地栽培。
3 胡麻种植技术要点
(1)选地及地膜保护。选择上一年地膜双垄沟播玉米地。在玉米田间管理和收获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地膜,如避免雨后马上进地造成地膜损坏,避免农机直接进入玉米田,收获玉米及秸秆时避免农具伤及地膜,秸秆收货后可将玉米秸秆纵向(玉米种植行方向)覆盖于地膜上以防牲畜践踏,也可防止收货后地膜裸露造成加速地膜老化。
(2)播种与器械选择。地膜胡麻播种可选择人力地膜小麦穴播机。次年春季,在三月上、中旬气温稳定超过15℃时,略早于露地胡麻播种2~3d。播时将过筛草木灰及羊粪(用量1000~1500kg/hm2)与种子混合后装入地膜小麦穴播机,通过调整鸭嘴口,控制每穴8~10粒种子,播种量为60~75kg/hm2,行距 20~25cm,穴距 20cm,播种深度 2~4cm。人力播种时尽可能保持速度均匀,行距一致,避开玉米茬桩。
(3)品种选择。选用抗旱、抗病、耐瘠薄、株高中等、丰产性状良好的品种为宜,甘肃中部地区可选用定亚22、陇亚10号、陇亚11号、陇亚杂1号、2号等新品种。
(4)施肥与管理。旧地膜施肥与管理是本技术得以实现高产、节本增效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前茬玉米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旧膜利用在播种前难以实现大量施用农家肥和化肥,所以在施肥环节需要特别注意脱肥造成减产。试验表明:①播种后可使用优质农家肥对穴播口进行封口,既可保持穴播口控制水分蒸发,也可增加穴口处养分补给;②降雨时或雨后撒施尿素300kg/hm2或150kg/hm2二铵,肥料遇水溶解后随水流入穴播口;③利用施肥枪在两穴之间施入尿素300kg/hm2或150kg/hm2二铵。穴播地膜胡麻要及时封口、放苗,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5)及时收获。茎杆和蒴果大部分呈黄色,多数种子坚硬有光泽时(黄熟后期)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拉运脱粒。
4 旧膜胡麻种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旧膜胡麻种植技术中施肥是一个较为费工费时的过程,因此,在种植地膜双垄沟播玉米时,应该适当增加农家肥、普通过磷酸钙等长效肥的使用量,以确保来年地膜胡麻种植中减少脱肥现象,造成减产。
(2)播种密度及每穴播量是通过调整穴播机出籽量决定的,每穴播量过大,会造成密度过大,植株分枝、分茎不足,营养、光线和水分竞争严重导致苗弱、徒长,易在后期造成倒伏,严重影响产量;播量过小,不能充分发挥地膜作用,增产幅度不明显。
(3)如遇双垄沟播玉米地膜损坏较严重,地膜覆盖面积不足60%时,在玉米收获时可以暂时不揭地膜,保留地膜到来年开春胡麻播种时期揭膜,此时,土壤水分含量仍然远远高于露地越冬地块,可以根据需要,种植露地胡麻或揭膜后整地、施肥,再覆盖新膜种植地膜胡麻。
总之,地膜覆盖的保水、抑制蒸发、增加土壤孔隙度等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在重复利用旧地膜中同样能够实现相同作用,在不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产量提高、地膜污染减少、肥料利用率提升,无疑是实现节本增效的较好途径。
S565.9
A
1004-7344(2016)25-0216-01
2016-8-18